2017年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山朗润(rùn)起来了,水涨(zhàng)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bāo)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shì)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C .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sù)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jiào)。

D . 看鸟雀下来啄(zhuó)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zhào)住了。

2.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_______的小村调来一个一个能_______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_______某个孩子能成为数学家,某个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_______他的话。

多年以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

这个小村也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

A . 遥远预想预算信任
B . 远远推测预知迷信
C . 偏僻探测计算信服
D . 偏远预测算出相信
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B .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 .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D .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终不愿意。

4. 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 .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

D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 ①④②⑤③
B . ②⑤①④③
C . ②③①⑤④
D . ②①⑤④③
6. 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冰心,现代著名女家、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B .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C .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我与地坛》。

D .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北京人。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背影》。

二、默写
7. 按要求填空:
(1)《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论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两岸宽阔、帆有悬空态势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通过描绘莺燕活动表现春天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8.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诗人以生动形象地比喻,把________ 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________,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_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 .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 .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 .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四、综合性学习
10. 综合性学习:生活处处有语文。

(1)现在很多广告宣传语刻意改动成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请还原下列广告宣传词语,先找出改动的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①默默无蚊的奉献(某杀虫剂广告语)________还原为________
②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广告语)________还原为________
③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语)________还原为________
(2)〔缤纷课堂〕语文课代表在课堂上深情念了一段感受语文的话:语文是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荷花映日红的夏;语文是仙鹤排云上的秋;语文是梅花独自开的冬。

这段话里包含有四句古诗,你知道吗?写出两句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 ②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③必有我师焉________ ④三十而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对划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温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可以为(做)师矣
B .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不亦君子(有地位的人)乎
C . 三十而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困惑)
D . 择(选择)其善(善良)者而从之
(4)写出三个出自《论语》六则中的常用成语。

(5)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

那么,学习了《论语》六则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六则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六、现代文阅读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第④段写的是“春花图”,而划线的句子却写蜜蜂和蝴蝶的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钻”改为“长”行吗?为什么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这些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是()
A . 草地有人活动,所以要写
B . 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
C . 间接写草地,突出草的嫩绿可爱
D . 写了草,又写人,构成一个画面
(5)选文的第③段写的是“春草图”其中写春草“质地”的词语是________;写春草“色泽”的词语是________;写春草长势旺盛的句子是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13. 阅读《后母的三巴掌》,完成小题。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

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

”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
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我都没动过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子底下。

“阿巧”,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

”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

我赶紧把席子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子一怔。

“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着走了。

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礼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

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

”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

求人借钱多难。

”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
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不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

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严酷
拽过去
(2)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________。

(3)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

(4)“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三次深刻的教益分别是:________。

(5)说说文中后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6)看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七、命题作文
14.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心与心沟通的纽带。

回首我们成长的历程,总有一些眼神让我们刻骨铭心,甚至给我们震撼的力量。

浮躁的时候,爸爸的眼神让我们警醒;失落的时候,妈妈的眼神给我们力量;怯场的时候,老师的眼神使我们自信;苦恼的时候,同学的眼神令我们振作……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眼神?
请以“一个难忘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②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