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
分析
摘要: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血站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需要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1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相等均为90人,分组规律随机。
实验组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照组不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
结果:实验组的检验准确性要明显优于对照度(P<0.05)。
结论:对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可以提高检验精度。
关键词:免疫检测;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引言血站
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在临床免疫检测中,出现检验结果不合理的概率占1.4%左右,在这之中,由于分析前出现问题的占62%~66%,分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占18%,在分析后出现问题的占21%~24%。
随着当今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仪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临床免疫检测的精度。
但对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进行检验前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样本的保存以及运输都是需要严格控制的[1-2]。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情况,并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过程与总结如下。
1血站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血站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接收了需要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79例。
在患者充分了解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将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均为90人,实验组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照组不进行质
量控制。
对照组中,年龄在23至62岁,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62岁,
平均年龄为(34.76±11.96)岁;学历上初中以下的有17例,在初、高中及以
上的有73例。
对照组组中,年龄大多在24至63岁,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
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34.89±11.86)岁;学历上初中以下的有16例,在初、高中及以上的有74例。
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的程度等其他
资料在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12检验仪器
本血站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分析时使用的仪器有:长光HYBIOME血站全自动化
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E-180、北京普朗DNM-9602酶标仪和北京普朗血站DNX-96洗
板机。
1.13操作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检验流程进行,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不进行质量控制,
但要保证检测仪器的配置正常,常规操作规范正确。
血站研究组要在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要进行以下的质量控制:
1)样本的采集与仪器的选择:在患者接收检验前,要考虑患者的生理状况
与心理状况,对患者的过敏史额外关注,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患病史,选择
合适的仪器与药品。
并向患者说明检验的具体步骤与详细情况,使患者对检验过
程有着清晰的了解。
同时,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解释清楚可能出现的不良效果,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2)合理安排采集时间:在采集标本时,好预估好进行检验分析的时间。
一
般情况下,选择在早上采集最好,采集后要立刻密封保存,并在标本有效期内移
动到检验室进行检验。
防止存放时间过长,影响检验的效果。
3)标本存放环境:对于不需要外送检验的标本,只需保证标本在正常温度
密封保存不受光照、潮湿影响即可。
对于有的要外送检验的标本,采集后要迅速
移至温度控制在2~4摄氏度的条件下,等候送检,防止光照以及其他污染,同时,尽量在3个小时内送检,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按照临床病例诊断标准,以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D 、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为检验评价指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指标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中所获到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t 进行检验,在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2结果
实验组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照组不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了两组的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血站实验组和对照组检验情况对比表
对比标
准 实验组(n=90) 对照组(n=90) P
免疫球
蛋白A 99.9(99.92%) 91.32(91.32%) 4.618 0.039
免疫球98.13(98.92.41 5.7
蛋白D13%)(92.91%)25.015
免疫球蛋白E
99.26(99.
26%)
90.18
(90.18%)
4.8
12
.027
免疫球蛋白M
98.97(98.
97%)
91.56
(91.56%)
3.9
87
.046
免疫球蛋白G 100(100%)95.72
(95.72%)
9.5
46
.003
3讨论
经过以上的实验与分析表明,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可以大大地提高检验精度。
因此,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医血站在质量控制方面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在检验前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对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注意标本的采集、存放时间以及存放的环境。
做好以上的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将会大大提高检验精度[3]。
医血站也应当加强医护人员与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各人员掌握最新的检验手段,提高检验效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保证了检验的准确性,才能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春霞.血站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J].血站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血站2019,血站19(15):172-174.
[2]吕继荣,血站高庆华.血站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价值以及质控措施[J].血站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血站2018,血站
v.18(64):127-129.
[3]杨浩,血站吕勤珍,血站许军生,等.血站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临床意义[J].血站临床医学,血站2018,血站38(4):血站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