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额宝的使用情况调查
研究报告
发布机构: 需求网调研社区
发布日期:2015年6月
目录
“余额宝的使用情况调查”
数据分析报告
目录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方法 (1)
2.1 数据来源 (1)
2.2 数据清洗 (1)
2.3 数据分析方法 (2)
三、研究分析 (2)
3.1 用户属性 (2)
3.2 用户的网络理财习惯 (3)
3.3 用户对使用余额宝的态度 (4)
3.3.1 余额宝使用率分析 (4)
3.3.2 用户对余额宝的态度分析 (4)
3.4 用户了解余额宝理财的渠道 (5)
3.5 用户投入余额宝的金额 (6)
3.6 用户对余额宝的风险认知 (6)
3.6.1 对风险的了解度分析 (6)
3.6.2 对风险的担忧分析 (7)
3.7 用户对余额宝今后发展的态度 (7)
3.7.1 对余额宝发展趋势分析 (7)
3.7.2 对余额宝改进意见分析 (8)
3.8 用户对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建议 (9)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9)
图索引 (11)
一、研究背景
余额宝,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品牌,其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
用户把钱转入余额宝,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而且和部分银行2年定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
转入余额宝的资金在第二个工作日由基金公司进行份额确认,对已确认的份额会开始计算收益,余额宝的收益来自货币基金市场收益,并非支付宝支付。
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得到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像使用支付宝余额一样方便。
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
然而,余额宝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第一,余额宝的实质是货币基金,货币型基金的收益并不是固定的,余额宝也是如此,如果货币市场表现不好货币性基金收益就会随之下降。
第二,余额宝并没有提醒用户货币基金的投资风险,一旦余额宝的用户因收益发生争执,法律纠纷很难避免,由此引发的影响很难估计。
第三,按照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规定,支付宝余额可以购买协议存款,能否购买基金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余额宝借助天弘基金实现基金销售功能的做法,是在打擦边球。
从监管层面上来说,余额宝并不合法。
一旦监管部门发难,余额宝有可能会被叫停。
为了全面了解用户目前的理财态度以及对余额宝的认知和使用情况,需求网对特定用户展开本地调研。
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余额宝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于4月20日放置在需求网,5月4日后台捞取数据,共计捞取7466个样本。
2.2 数据清洗
为保证样本的质量,我们对数据作了如下处理:
1、删除手机重复答题的样本;
2、删除同一时间段问卷中所有问题的选项均一致的样本;
3、删除问卷填答不完整的样本:漏答3题及以上的样本;
4、删除答题时间过长和过短的样本:答题时间低于20秒及超过30分钟的一律删除;
5、删除题目逻辑跳转错误的样本;
6、删除问题间选项逻辑矛盾的样本,如:
①第12题选择“男”,第15题选择“家庭主妇”的样本;
②第13题选择“年龄18岁及以下”,第14题选择“硕士及以上”或第15题选择“家庭主妇”“事业单位/机关公务员”的样本;
③第13题选择“年龄45岁以下”,第14题选择“离/退休人员”的样本;
④第13题选择“年龄46岁及以上”,第15题选择“学生”的样本。
经以上数据清洗,《余额宝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共获取有效样本4153个,样本有效率55.6%。
2.3 数据分析方法
本报告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的数据研究方法,并对统计结果加以描述与解释。
三、研究分析
3.1 用户属性
①女性用户略多于男性用户,达52.3%;
②超过5成的用户处于26-35岁之间,其中31-35岁之间用户略多,占29.3%;18岁及以下用户最少,仅占1.7%;
③有近4成用户为本科生;硕士及以上用户最少;
④职业以企业/公司职员为主,比例高达58.9%。
(详见图1)
图1 用户属性
3.2用户的网络理财习惯
经调研,有近7成的用户曾使用过网络理财,其中有47.2%的用户一直有网络理财的习惯;另有19.7%的用户对网络理财感兴趣,准备尝试看看。
(详见图2)
图2 用户的网络理财习惯
3.3用户对使用余额宝的态度
3.3.1余额宝使用率分析
调查显示,有近7成的用户曾使用过余额宝,其中有51.5%的用户一直在用余额宝理财;另有23.9%的用户对余额宝感兴趣,准备尝试看看。
(详见图3)
图3 余额宝使用率分析
3.3.2用户对余额宝的态度分析
由上节可知,有96.0%的用户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愿意使用余额宝,其余的4.0%则明确表示不愿意使用余额宝。
对愿意使用余额宝的用户进行深入调研,结果显示:收益率较高是最主要的因素,比例高达53.1%;其次是网络操作便捷和对网络理财感兴趣,所以愿意尝试。
对不愿意使用余额宝的用户进行深入调研,结果显示:有56.5%的用户还是习惯实体银行理财;此外,平时不经常上网、认为风险较高也是较主要的影响因素。
(详见图4)
图4 用户对余额宝的态度分析
3.4用户了解余额宝理财的渠道
网络是用户了解余额宝理财的首要渠道,比例高达62.9%;其次,是朋友相互推荐,朋友间的信任对于发展网络理财客户群尤为重要。
(详见图5)
图5 用户了解余额宝理财的渠道
3.5 用户投入余额宝的金额
由于余额宝是支付宝的衍生品,用户充入支付宝的金额也会随时转入对应的余额宝账户。
经统计,超过半数的用户投入余额宝1000-10000元,其中属投入5000-10000元的用户略居多,占29.9%;投入20000元以上的用户也达到了15.0%;投入1000元以下的小额用户最少,仅占12.2%。
(详见图6)
图6 用户投入余额宝的金额
3.6 用户对余额宝的风险认知
3.6.1 对风险的了解度分析
事实上,余额宝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第一,市场风险。
余额宝的实质是货币基金,货币型基金的收益并不是固定的,余额宝也是如此,如果货币市场表现不好货币性基金收益就会随之下降。
第二,纠纷风险。
余额宝并没有提醒用户货币基金的投资风险,一旦余额宝的用户因收益发生争执,法律纠纷很难避免,由此引发的影响很难估计。
第三,监管风险。
按照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规定,支付宝余额可以购买协议存款,能否购买基金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余额宝借助天弘基金实现基金销售功能的做法,是在打擦边球。
从监管层面上来说,余额宝并不合法。
针对以上的潜在风险,对此了解的用户仅有53.9%,其余的用户都误以为余额宝很安全。
(详见图7)
图7 对潜在风险的了解度分析
3.6.2 对风险的担忧分析
除了上述的市场风险、纠纷风险和监管风险以外,大多数用户还对余额宝的管理体系感到担忧,担心账号被盗,钱被转走,被盗号后资金能否追回等问题。
(详见图8)
图8 对风险的担忧分析
3.7 用户对余额宝今后发展的态度
3.7.1 对余额宝发展趋势分析
余额宝是一个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网络理财渠道,经统计,有近8成的用户对其持看好态度,其中有41.3%的用户认为余额宝今后能与传统理财平分市场;另外2成用户则不太看好余额宝今后的发展,甚至有2.2%的用户认为余额宝会渐渐消亡,直至逐步退出理财市场。
(详见图9)
图9 对余额宝发展趋势分析
3.7.2 对余额宝改进意见分析
余额宝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过程,在此期间余额宝应该多接纳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来进行更好的改革和完善。
在用户心中,增强风险提示是最为关键的,近年来利用网民对余额宝业务的不熟悉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诈骗者通常会利用网页上显示的假的“余额宝人工客服”等手段来盗取用户的隐私信息。
此外,提高收益率也是用户较为关注的因素,今年1月份至今,余额宝收益率持续走低,甚至远低于很多传统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结果就是减少用户群,流失大量的资金,长此以往余额宝的地位岌岌可危。
(详见图10)
图10 对余额宝改进意见分析
3.8 用户对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建议
对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支付宝加余额宝等于多出来一家高息揽蓄的银行,直接造成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流失。
存款流失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实际就是挤兑,大银行还能支持,小银行就很危险了。
从用户角度来说,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入门门槛较高、办理手续过于复杂费时,所以才会选择余额宝来理财。
有63.2%的用户提议传统金融机构应该降低入门门槛,小钱也能做投资;有62.9%的用户提议传统金融机构应该简化柜台业务手续流程,节省时间。
(详见图11)
图11 用户对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建议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4.1 本次调研的用户以26-35岁之间的上班族为主,女性用户略居多;
4.2 有47.2%的用户一直有网络理财的习惯;另有19.7%的用户对网络理财感兴趣,准备尝
试看看;
4.3 有96.0%的用户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愿意使用余额宝,其余的4.0%则明确表示不愿意
使用余额宝。
对愿意使用余额宝的用户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收益率较高是最主要的因素,比例高达53.1%。
对不愿意使用余额宝的用户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有56.5%的用户还是习惯实体银行理财;此外,平时不经常上网、认为风险较高也是较主要的影响因素;
4.4 网络是用户了解余额宝理财的首要渠道,比例高达62.9%;超过半数的用户投入余额
宝1000-10000元,其中属投入5000-10000元的用户略居多,占29.9%;
4.5 余额宝存在市场风险、纠纷风险和监管风险等潜在风险,而对此了解的用户仅有
53.9%;此外,大多数用户还对余额宝的管理体系感到担忧,担心账号被盗,钱被转
走,被盗号后资金能否追回等问题;
4.6 余额宝是一个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网络理财渠道,经统计,有41.3%的用户认为余额宝
今后能与传统理财平分市场;同时也有2.2%的用户认为余额宝会逐步退出理财市场。
在用户心中,增强风险提示和提高收益率最为关键;
4.7 从用户角度来说,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入门门槛较高、办理手
续过于复杂费时,所以才会选择余额宝来理财。
有63.2%的用户提议传统金融机构应该降低入门门槛,小钱也能做投资;有62.9%的用户提议传统金融机构应该简化柜台业务手续流程,节省时间。
免责声明:本报告完全基于客户的问卷填答结果,其研究结论受到样本数据的影响,部分数据未必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所以本报告仅提供参考意见,所显现出的属性、观点等不能直接推论至市场总体客户。
图索引
图1 用户属性 (3)
图2 用户的网络理财习惯 (3)
图3 余额宝使用率分析 (4)
图4 用户对余额宝的态度分析 (5)
图5 用户了解余额宝理财的渠道 (5)
图6 用户投入余额宝的金额 (6)
图7 对潜在风险的了解度分析 (7)
图8 对风险的担忧分析 (7)
图9 对余额宝发展趋势分析 (8)
图10 对余额宝改进意见分析 (8)
图11 用户对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建议 (9)
客户需求网,覆盖PC、手机全平台的互联网调研社区,拥有丰富的样本数量、专业的运营团队,是消费者与企业间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
官网:/
微信公众号:需求网调研社区(xqwdysq),有奖调研,犀利报告,奇闻异事,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