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约翰· 刘易斯、维勒利亚那、凯尔· P· 拉希:美国对外政 策与第三世界,纽约,1983
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所需资料容易找到, 计算简便易行,
PQLI所衡量的关于生活 质量的范围过于狭窄,
可以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 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比较。
没有考虑到社会和心理上 的许多因素,如安全感、 公正、人权等。
100000
120000
140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0
年 份 195 3 195 5 195 7 195 9 196 1 196 3 196 5 196 7 196 9 197 1 197 3 197 5 197 7 197 9 198 1 198 3 198 5 198 7 198 9 199 1 199 3 199 5 199 7 199 9 200 1 200 3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引子 2.1 2.2 2.3 没有发展的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的度量 经济发展的研究思路
引子 没有发展的增长
拉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源的区域; 在20世纪60、70年代, 拉丁美洲普遍实行了进 口替代战略,经济增长 很快; 然而,经济总量的增长 并没有最终带来经济发 展。
(2)人类发展指数分为三组。
高人类发展指数有45个国家 平均0.904, 最高加拿大(0.932), 挪威和美国并列第二(0.927)。
高人类发展指数 (0.8~1)
中等人类发展指 数 (0.51~0.79)
中等人类发展指数的国家有94个
平均0.662;
低人类发展指数的国家有35个,
中国历年GDP(按当年价格计算)
2.1.2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
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 还意味着经济、社会和政治
在经济增长基础上,所 伴随着的经济结构、社 会和政治体制的变化与 优化。
结构变化
包括投入与产出结构、产业
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 社会福利、文教卫生、人民参 与程度等在内的所有的变化。
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忽视了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且过分依 赖于美欧等国市场,以及过于依赖反复无常的外国资本。
21世纪初期,全拉美国家外
债超过7500亿美元,每年支 付外债的资金将近1500亿美 元。 财政赤字连年增加,外债 “雪球”越滚越大,偿还债务 就成为美欧吸取拉丁美洲财富 的“黑洞”。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波动非常频繁。
(3)其他早期发展思想 马尔萨斯的经济发展思想 马尔萨斯(Malthus,R.T.)《人口论》。 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增长的人口是 经济繁荣的一种表现或结果,而继续增长的人口 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 提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停滞的思想。
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Mill,J.S.)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 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 。 是对他以前的经济学说的系统综合。
表2-1 198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GNP与PQLI的比较
国家 冈比亚 安哥拉 苏丹 巴基斯坦 沙特 印度 伊拉克 卡塔尔 GNP/ 人 348 790 380 349 2720 253 3020 27790 PQLI 20 21 34 40 40 43 48 56 国家 坦桑尼亚 巴西 中国 斯里兰卡 新加坡 台湾 哥斯打黎加 津巴布韦 GNP/人 PQLI 299 2214 304 302 5220 2533 1476 815 58 63 72 75略低。
中国的寿命预期和教育两个单项指标好,但GDP指数稍微 低于人类发展指数。 表明中国的社会发展指标比经济发展指标要好。
挪威最高
塞拉利昂最低
中国第96位
2.2.5千年发展目标
2009年9月,“千年首脑峰会”上通过(参见教 材P17-18页)。
2.3研究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结构主义 新古典主义
2.1.3 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
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全面的增长。 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Afghanistan Argentina Armenia Australia Bolivia Brazil Canada China HK.China Iraq Japan Kenya Sierra Leone Mozambique Norway Sweden
资本积累的扩大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 当人口对生活资料产生压力时,补救的办法不 是减少人口,就是迅速地累积资本。
实行自由经济和贸易政策,不仅使一国,而且使 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利于本国的配置,从而有利 于整个世界。 经济增长的前景令人忧郁,随着经济增长,利润 率有下降趋势。经济增长前景是悲观的、令人忧 郁的。
低人类发展指数 (0~0.50)
平均0.416, 塞拉里昂最低(0.254)。
(3)中国的情况。
2006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为0.762,属于中等行列,排在第98位,
与世界平均差不多。
中国的寿命预期指数为0.75,比中等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平均数(0.69)高0.06;
教育指数为0.78,比中等平均数(0.72)高0.06; GDP指数(按PPP法估算)为0.57,比中等平均数
2.2 经济发展的度量
2.2.1GNP(GDP)指标
GNP不能说明产出中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也不能
说明由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而获得福利的大小, 更不能说明增长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人口膨胀 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大量未通过市场的产品和劳务在GNP中得不到反 映; GNP不能反映收入的分配状况,GNP增长,但收 入分配可能两极分化;
由三个指标构成。
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 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2/3权数)与初中高各级学校
入学率(1/3权数)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 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NP来表示(按照购买力平价和 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这三个指标按0到1分级。
0为最坏, 1为最好。
在算出每个指标的等级后, 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人类发展指数。
把经济规律分为两类: 一类是生产规律,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 另一类是分配规律,受人类意志支配,是人为的、可 以改变的。 把生产要素概括为资本、劳动、技术和自然资源,将人口 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逐个地作为变化条件来观察对 投入要素价格升降所起的作用。
“静态的插曲”
在古典主义以后的经济思潮中,直至二战以前的100多年,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几乎在经济学说的主流中完全消 失。 被迈耶(Meier,G.M.)称之为“静态的插曲”。
系统和技术,统计资料不可靠,因此,GNP不能 反映真实情况。
2.2.2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 要指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容和衡量标准, 1970,日内瓦,参见教材P16-17):共有 16个指标。
2.2.3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PQLI: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用人们 由莫里斯 1岁时的预期寿命, (Morris)等人 婴儿死亡率 在1977年提出, 识字率 等人提出。 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 “1”表示“最坏”,而“100”则表示“最佳”。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s the number of years a newborn
各国的GNP一般以本国货币按照汇率用美元计算,
而固定汇率往往定值过高或过低,如汇率浮动, 则只好用一年的平均值计算。无论哪种情况,各 国的GNP都难以作出真实的比较;
各国的相对物价结构差异很大,把国民生产总值
作国际比较,不易反映各国的实际生活水平;
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完整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组织
infant would live if prevailing patterns of mortality at the time of its birth were to stay the same throughout its life. Infant mortality rate is the number of infants dying before reaching one year of age, per 1,000 live births in a given year.
(2)大卫.李嘉图的发展思想 大卫.李嘉图(Ricardo,D.),《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 理》。研究重点由生产转向分配。
国民财富增加方式 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不仅可以增加产品数 量,还可增加其价值。 不增加劳动数量,而使劳动生产效率增大——会增加产 品数量,但不会增加其价值。 报酬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生产发展的长期趋势:工业生产报酬渐增,农业生产 报酬递减。 土地有限,就农业而言,技术进步,可能短期内抵消 或延缓报酬递减,从长期上讲不能扭转报酬递减趋势。 结果,从某历史阶段起,增长将逐渐放慢,越来越慢。
社会问题严重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
2.11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内的产品 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通常以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收入(NI) 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
经济危机频发
1982年的债务危机 1994年墨西哥货币贬值 1998年拉美经济萧条 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 最近的金融危机深受其害
目前拉美贫富分化严重,贫困人口达2.4亿,占全地区人口的1/3, 失业人口超过2000万。 墨西哥城每天发生1500~2000起犯罪案件; 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谋杀犯罪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加; 巴西是拉丁美洲暴力犯罪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总人口万分之二的人 被谋杀; 哥伦比亚暴力活动频繁,是世界恐怖暴力活动最为猖獗的国家之一。
1990 42 72 72 77 58 66 77 69 78 61 79 57 35 43 77 78
2003 .. 74 75 80 64 69 79 71 80 63 82 45 37 41 79 80
Infant mortality rate per 1,000 live births 1990 2003 168 .. 25 17 52 30 8 5 85 53 50 33 7 5 38 30 6 4 40 102 5 3 63 79 175 166 146 101 7 3 6 3
激进主义
新制度主义
2.3.1 经济发展思想起源
(1)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
发展经济学在成为独立 学科之前
亚当.斯密(Smith,Adam)《国富论》,论述了经济增长 问题和促进国民财富增减的因素。 国民财富增长的来源,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数。 资本积累对劳动数量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国际分工有利于经济增长。 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自由放任。 经济增长三种结果:进步状态、退步状态和静止状态。 增长过程不稳定,从均衡状态开始,任何一个向上或向下 的移动力量,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循环变动。
1982年中国的PQLI为77,印度为43,美国为94; 1990年中国的PQLI为83;世界平均为65,发达国家为94,
欠发达国家为53,印度为57。
2.2.4 人类发展指数HDI
(1)人类发展指数 HD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UNDP)在1990年 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 报告》中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