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生态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绿色生态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
摘要: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要制定合理的用水规划,其水环境系统包括4个子系统,论述了设计各个子系统时应满足的水质、水量和应遵循的设计规范,对规范欠缺的内容做了探讨。
介绍了节水设施、器具和绿色管材的选用原则。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直饮水中水雨水
1制定合理的用水规划
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小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在进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前,必须结合城市总体水资源和水环境规划,合理制定小区的用水规划。
总的原则是:低质低用,高质高用,充分利用市政供水以外的水资源,如雨水、生活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进行回收与再用。
具体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水量平衡
根据《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规定的用水定额,参照相关设计规范,计算小区生活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及雨水收集量,给出考虑污水、雨水回用时,需要市政提供的水量。
1.2节水率、回用率指标
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确定合理的计量收费标准,通过控制水龙头的出水压力、收集雨水回收再用、处理生活污水并回收再用、优先选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等措施减少市政提供的水量,节约用水。
要求节水率不低于,中水和雨水的使用量达到20%小区用水量的30% 。
1.3技术经济比较
为了经济有效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对小区水系统的方案选择,污水和雨水不同回用目的和工艺方案做出全面的经济评价,经比较后推荐最佳方案。
比较时要注意采用适合当地情况、管理简便、运行可靠、节约能源、成本低廉的水系统和处理工艺,以减少投资,提高效益。
在制定出合理的用水规划后,就可以对水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设计。
2 分质供排水子系统
2.1分质供排水子系统
分质供排水系统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分质供水和分质排水两个系统,即:分质供水系统是指按不同水质供给不同用途的供水方式。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室内给水系统应该设三条不同的管网:第一条为直饮水管道,输送洁净的饮用水;第二条为自来水管道,主要用于洗涤蔬菜、衣物及洗浴等;第三条为中水管道,输送经小区中水设施净化处理的循环水,主要用于冲洗卫生间便器、环境卫生清洗等。
分质排水系统是指按排水的污染程度分网排放的排水方式。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室内排水系统应该设两条不同的管网:一条为杂排水管道,收集除粪便污水以外的各种排水,如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等,输送至中水设施作为中水水源;另一条为粪便污水管道,收集便器排水,输送至小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分质供排水系统的示意图见图1 。
2.2在管道直饮水子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2.1水质标准
根据《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规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的管道直饮水水质应该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J94 —1999)。
2.2.2用水标准
目前直饮水管道设计没有现成规范可循,根据一些实际工程的设计经验,对于住宅小区一般用水标准可取5L(人•d),每户5人;对于南方以及北方大城市可取8L(人•d);对于办公室可取2L(人•d)。
2.2.3流量的确定
到目前为止,管道直饮水的室内管道设计没有规范性的公式。
如果使用规范中“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秒流量计算公式”,其结果既不合理又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别提出了直饮水管道设计秒流量的方法,下面给出后者的计算公式:
(1)
q—设计秒流量(L/S);
qd—直饮水用水标准L/(人•d)
N—直饮水水龙头当量总数,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中的规定,每个直饮水水龙头的当量数为0.25 。
此外,为了保证管道直饮水的水质新鲜,除了进户直饮水水表至龙头之间的管道之外,其余的各路主管均应保证直饮水的循环回流。
3 中水子系统
3.1水源
住宅小区中水水源的选择要依据经济技术比较来确定。
应优先选择水量充裕稳定,污染物浓度低,水质处理难度小,安全且居民易接受的中水水源。
住宅小区中水可选择的水源有:①住宅小区内建筑物杂排水;②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③相对洁净的工业
排水;④小区生活污水或市政排水;⑤建筑小区内的雨水;⑥可利用的天然水体(河、塘、湖、海水等)。
当中水水源采用建筑物杂排水时,中水原水量可按取用排水项目的给水量及占总水量的百分率计算,给水量及百分率可参考《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确定,在该标准基础上修订的《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即将成为国家标准,现已进入审批阶段。
也可按排水器具的实际排水量和器具数计算。
此外,建筑物排水量可按建筑物用水量的80%~90%计算,用作中水水源的水量宜为中水回用水量的110%~115%。
3.2中水原水水质与中水水质标准
中水原水水质应以实测资料为准,在无实测资料时,各类建筑物各种排水的污染浓度可参照《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确定。
当中水用于冲厕、道路清扫保洁、绿化、消火栓消防、洗车时,其水质标准应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此外,在该标准基础上修订的《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也即将成为国家标准,现已进入审批阶段。
当用作物、蔬菜浇灌用水、空调系统冷却水和采暖系统补水等其他用途时,其水质应达到相应使用要求的水质标准。
对于多种用途的中水水质标准应按最高要求确定。
3.3中水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中水系统应有一定的规模,比如在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制定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1年版)中规定:规模达到5万m2 的住宅小区应设置中水(复用水)系统,一些城市也都有类似的规定。
中水系统的规模原则上以中水成本价不大于自来水水价为宜。
(2)中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严禁中水进入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
(3)中水用水量计算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年版)中有关规定执行。
(4)建筑中水供水系统管道水力计算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中给水部分执行,建筑小区中水供水系统管道水力计算按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的有关规定执行。
(5)中水供水管道宜采用承压的塑料管、复合管和其他给水管材,不得采用非镀锌钢管。
(6)中水贮存池(箱)宜采用耐腐蚀、易清垢的材料制作。
钢板池(箱)内壁应采取防腐处理。
(7)中水供水系统上,应根据使用要求安装计量装置。
(8)中水管道上一般不得装设取水龙头。
当装有取水龙头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9)中水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
(10)充分注意中水处理给建筑环境带来的臭味和噪声的危害,对处理站中构筑物产生的臭味和机电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应采取有效的除臭、降噪和减振措施。
(11)选用定型设备,尤其是一体化设备时,应注意其功能和技术指标,确保出水水质。
4雨水子系统
4.1可利用的雨水水量及水质
一般来说对于小区雨水主要有屋面、道路、绿地3种汇流介质。
在这3种汇流介质中,地面径流雨水水质较差,道路初期雨水中COD通常高达500~1500mg/L而且色度很高;而绿地径流雨水又基本以渗透为主,可收集雨量有限;比较而言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径流量大、便于收集利用,其利用价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