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论教养》实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
8 论教养
新知导入
初读感知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 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 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 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 人”。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 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 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的名字屹立不倒。
典范: 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C.②⑤③④① D.④②③⑤① (2)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原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
②举例论证。文章列举大量的例子说明哪些是有教 养哪些是无教养的表现,增强了说服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读课文
知识拓展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 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 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 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 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已经步 入智能时代,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对 文明的表现和“有教养”的要求会更高,希望 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一个 “有教养”的人。
“无教养”的行为,是人人痛恨和鄙视的,作者在文 中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是为 了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这样的 写作顺序,使作者的观点更突出,更鲜明。
研读课文
内在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风度,有风度的人不一定有教养。“教养”是“风度”的
“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有教养的人一定有
有教养的人一定有风度,有风度的人不一定有教养。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5)试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已经步入智能时代,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对文明的表现和“有教养”的要求会更高,希望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一个“有教养” 的人。 第二部分(4-12)分析讨论真正的教养的表现。
jiǎo 矫揉 nuò 允诺 tíng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bīn 彬彬 雷霆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
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归纳各层大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阅读第二部分(4—12段)回答问题: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啥就干啥。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新知讲解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
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知识拓展
三、阅读第三部分(13—18段),回答问题。 (1)(13)段由“教养”转向“风度”,二者之间有什 么内在联系?
(2)从(16)段可以看出“优雅”与与“有教养”是怎 样的关系 ?
“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判断一 个人“教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教养水平越 高,行为举止越优雅,反之亦然。
思维激发
新知学习
一、阅读第一部分(1—3段)回答问题: (1)第(1)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指出良好的教育的三个来源 ——家庭、学校和自身。 (2)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 又说“倒是原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 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不矛盾。“不敢贸然”表明了作者的谦虚、谨慎, “原意交换意见”表明了作者的诚恳。作者这样说,既 表明了他的谦虚、谨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 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教养的优雅举止”表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其 “深刻的含义”也就是行为举止体现出的一个人的自我修 养——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研读课文
知识拓展
(5)试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在内容上,提示了“有教养”的本质是尊重;在结
构上,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四、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对比论证。将没有教养的行为和有教养的行为加 以比较,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
A.②⑤③①④ C.②⑤③④①
B.②③⑤①④ D.④②③⑤①
研读课文
课堂作业
4、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 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希望我 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要成为一个有教养 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研读课文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代表作有《俄罗斯思考》《善与美书简》等。
A.②⑤③①④ B.②③⑤①④
“教养”是本文的论述对象。
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指出良好的教育的三个来源 二、阅读第二部分(4—12段)回答问题:
赞同作者的看法。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 举止就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 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 。
研读课文
知识拓展
(3)第(9)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永远 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教养的人” ?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成长受父母 的影响非常大,父母的言传身教,一静一动都直接影响孩 子的成长。父母没有教养,那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一定 不会有教养。 (4)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第三部分(13-18)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 “优雅风度”是“有教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判断一个人“教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尴尬: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
(3)第(9)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教养的人” ? “无教养”的行为,是人人痛恨和鄙视的,作者在文中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A.②⑤③①④ B.②③⑤①④
A.②⑤③①④ B.②③⑤①④
zhēn 箴言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一层:(13、14)探讨优雅风度的表现。
kè 恪守
jí 汲取 gān gà 尴尬
一个人的成长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父母的言传身教,一静一动都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研读课文
知识拓展
二、阅读第二部分(4—12段)回答问题: (1)第(5)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一个在社会上 能积极帮助其他妇女而在家庭中却不愿意帮助妻子干 家务的男人是一个教养上有缺陷的男人,从而表现了 作者的观点——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作者作品
新知导入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 3期。谷羽译。有删改。本文出自作 者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书 中以一封封书信的形式,讲述关于善 ,关于美,关于植根善与美的一切, 文笔 亲切、平易、生动,论述深入 浅出,联系生活实际阐述哲理,耐人 寻味。
新知讲解
记准字音
1、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
“优雅风度”是“有教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是判断一个人“教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人 的教养水平越高,行为举止越优雅,反之亦然。
研读课文
课堂作业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________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 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 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 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他们所 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 ,好像 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新知讲解
贸然: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涵养: 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箴言:劝诫的话。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 严格遵守。 遵循:遵从;依照。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汲取:文中是吸取养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新知讲解
词语解释
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论教养》的文章,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代表作有《俄罗斯思考》《善与美书简》等。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研读课文
知识拓展
(3)作者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 于尊重别人。 (3)一个有教养的人 ,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4)如何理解第(17)段中的“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 是包含着深刻的含义”一句话的含义?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写作思路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反正举例

阐述真正的教养的表现
正面论述


优雅风度的表现
剖析“优雅风度
养成优雅风度的应遵守的准则
教养 的本 质是 尊重
课堂作业
1、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揉造作、附庸风雅
的错误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接 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 中,尊重别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 重要表现 。 2、“优雅风度”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
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
关文化活动。
扭捏作态: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
天然或自然的。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词语解释
新知学习
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归纳各层大意。
第一部分(1-4):开门见山,提出论题“教养” 第二部分(4-12)分析讨论真正的教养的表现。 一层:(4-10)从反面论述,列举“无教养”的种种表现。 二层:(11、12)从正面展开论述真正的教养是什么。 第三部分(13-18)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一层:(13、14)探讨优雅风度的表现。 二层:(15-18)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的准则。
1、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 今 读开作1二1随题((④1在有二形(父他开题题(随形“第—((形(一利随(教、 、 、天了门者层着目31他内才层容4母把门目目3着容二—23容2个哈着2养) ) ) ) ) ) ) )作作作,这 见 这 : 情 含 们 容 能 : 过 没 一 见 含 含 自 文 部 家 过 人 乔 情”者者作第者作一从第作一是我 篇山样(况义所上、(分有生山义义己雅分庭分的夫况是是者(是者个((者个本们 文,说1的:,德1做教都,::的、(、做教被的研怎5怎认1怎5先有19认有文一 章引,变题提行作养奉引题题意有4学作养誉变-)-6)求11样样为样谈教-为教的)起 ,出既化目示和,,献出目目思礼校,水为化88段段的论论有论“养1教养))论段无来 你论表灵简了声极那给论简简,貌和极平“灵在2中也俄述述教述的养的养养述可)教学 觉题明活洁望不他了题洁洁想的自不越活“文作多有罗养人首人“““成成对以分养风风风习 得:了机明的自们祖,明明干样身自高机中者半教斯的 先 ,优 优象看析,度度度”这要分他动了人然培国指了了啥子。然,动有为的是养知人体必雅雅。出讨待”””位 成析的地,。。养,出,,就。。行地何什的的的例容”识具现定风风的“论人为良谦应点出成良点点干为应“优作么子颜良分???体在从度度本真处一好虚付明来为好明明啥举付雅用说,而心子表家心应应质正事个的、。了的的了了。止。2”?一再不”的与现里里0该该作 是的绝有教谨本孩教本本越个世谈是良与在。愿遵遵家 尊教不教养慎文子育文文优没纪“才心“有哪意循循的 重有养会养来,的也的的的雅有俄德”教些尊的的一 ;“教的自俄的自又体一三体体,教罗。养方重准准篇养表吹罗人哪在裁定个裁裁反养斯”面别则则文”现自的斯,里情和不来和和之是的的?人。。章。擂表民在感所会源所所亦怎人知,—。现族日上论有论论然样识“永也—,的常拉述教述述。的象远善《这良生近的养的的关征也于论样心活了主。主主系,不尊教写”中与要要要被?,会重养有应读内内内誉被把别》什该者容容容为俄自人。么怎的。。。“罗己俄。好样距斯的罗处去离前子斯做,?总女知呢容统培识?易叶养分引利成子起钦有的读称教良者为养心的是的”“共俄“人唯鸣罗”一。?斯没民有族污的点良的心人”代”。表作有《俄罗斯思考》《善与美书简》等。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啥就干啥。
词句积累
新知学习
“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 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 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 的态度。教养是表现在个人行为方式中的道德 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 为的道德水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论教养》的文章, 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带给我们 的思考和启示。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 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新知讲解
论教养
解释题目
题目含义:题目简洁
明了,点明了本文的体裁 和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新知讲解
利哈乔夫(1906—1999), 全名德米特里.利哈乔夫,前苏 联学者、作家。他把一生都奉献 给了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 知识象征,被誉为“俄罗斯知识 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 心”代表作有《俄罗斯思考》 《善与美书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