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一章《耕作制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耕作制度包括和两部分。

其中是中心,
是基础。

2、耕作制度具有较强的、、,因而它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更大。

3、种植制度是指。

养地制度是指:。

4、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有:、、。

5、复种的主要形式有、、、。

6、休闲是指。

包括
和。

7、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通常用来表示。

公式是。

8、复种的条件包括、、、、
、。

9、复种的热量指标包括、、。

10、为了充分发挥间套作的增产增效作用,在选配农作物及品种时应坚持、
和原则。

11、农作物群体在田间的、及其相互关系构成农作物的田间结构。

间套作的田间配置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等。

12、农作物间套作在选配品种时要注意特征特性对应互补,广大农民群众形象地把这种结合总结为“”。

13、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可以把农作物分为三种类型即如
;如;如。

14、土壤耕作的类型有又称、又称。

15、土壤表土耕作技术主要包括、、、、
、。

16、、根据农产品的用途和植物学特征,将农作物分为、、
、四大部分。

17、、粮食作物包括、、等3个类别。

经济作物包括、、、和。

18、农作物生产具有初级性、不确定性、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以及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等特点。

19、农作物的主要兼作类型有、、、。

20、农作物的主要套作类型有、、。

21、土壤的基本耕作技术包括、、等。

22、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连作、连作和
连作三类,水稻属于连作作物。

23、轮作的主要类型有、、、。

二、判断正误题:
1、农作物布局的范围大小没有严格的界限。

()
2、农作物布局的经济效益原则要求在进行农作物布局设计时,首先要因地制宜因土种植,这样就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
3、休闲是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

()
4、土壤耕作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而且能起调养地力的作用。

()
5、土壤耕作能避免养分在土壤的还原过程中损失,促进养分的合理流动。

()
6、土壤的表土耕作技术能改善0—20厘米表土状况。

()
7、农作物生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第一产业。

()
8、栽培植物由野生植物长期驯化、培育、选择而来。

()
9、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

()
10、作物布局是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措施。

( )
11、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

()
12、高、矮秆作物间套作的密度,一般高杆作物高于单作,矮秆作物略低于单作或与单作相同。

()
13、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宽带种植。

()
14、相邻两作物间的距离,可根据两种作物单作时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

()
三、选择题:
1、下列是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

A 接茬复种
B 移栽复种
C 套作复种
D 再生复种
2、在前季农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A 单作
B 间作
C 套作
D 连作
3、是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A 轮作
B 连作
C 单作
D 套作
4、下列土壤耕作的类型中是基本耕作。

A 翻耕和耙地
B 旋耕和深松耕
C 耱地和起垄
D 镇压和翻耕
5、下列土壤耕作方法主要应用于半干旱地区旱地和半湿润地区播种季节较旱时。

A 翻耕
B 深松耕
C 镇压
D 中耕
6、下列的作用是提高地温,防风排涝、防止表土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性。

A 作畦
B 耱地
C 起垄
D 中耕
7、下列耕作技术在多雨地区和土壤潮湿时不能采用的是。

A 耙地
B 耱地(耢地)
C 镇压
8、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属常日照植物。

A 水稻
B 棉花
C 油菜
D 大豆
9、在下列作物中,属四碳植物的是。

A 水稻
B 棉花
C 玉米
D 小麦
10、耕作制度又称。

A 农作制度
B 种植制度
C 土壤耕作
D 农田耕作管理制度
11、作物布局的前提条件是。

A 生态适应性
B 自然条件
C 社会需求
D 经济效益
12、高、矮秆作物间套作的种植行数,以高杆作物不可多于、矮秆作物不可少于边际效应所影响行数的倍为宜。

A 2
B 3
C 4
D 5
13、下列耕作措施中,属于表土耕作技术。

A 翻耕
B 挖地
C 中耕
D 旋耕
14、耕作制度发展的标志是。

A 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B 生产条件的改善
C 作物产量的提高
D 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15、大于等于10摄氏度的日数少于180天的地区的熟制多为。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
C 一年三熟
D 一年多熟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农作物布局?农作物布局的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复种?实现复种的条件有哪些?
3、复种都有哪些重要技术?
4、什么是间作和套作?有哪些作用?
5、什么是轮作?有什么作用?北方地区的主要轮作类型有哪几种?
5、什么是连作?连作的危害有哪些?
5、什么是土壤耕作?土壤耕作的目的有哪些?
6、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有哪些?
7、什么是少耕和免耕?有什么具体的做法?
8、间作和套作时如何选择农作物品种?举出2—3种间套作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