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 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于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4课时认识>、< 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 = <”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熊猫请客动画片或主题图挂图或图片,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
学习方式:
可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
情景创设你们过过生日吗?都
是谁和你们一起过
的?怎么过的?今天
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
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
了。
小熊猫准备了一些
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
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
日的?是怎样招待大
家的?请大家看动画
片,然后把你了解的编
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教
师放动画片或出示主
题图片。
学生汇报自己
过生日的情景。
学生看动画片
或主题图,看后
在小组内说一
说自己编的故
事。
过生日是学生
们所熟悉的,
从过生日入
手,引出小熊
猫请客。
使学
生在生动有趣
的情境中,体
会到学习的乐
趣,从而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积极
性以及自主参
与学生的欲
望。
探究与体验在小熊猫请客的故事
中,你发现了那些与数
有关的知识?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
有选择的贴出准备好
的各种图片,(把个数
相同的贴在一起,为下
一步学习做准备。
)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
数字3表示
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
用数字3表示
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4个香蕉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
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
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
猫分食物?你准备怎
样分?
通过刚才分食物,我们
学生根据自己
的观察发现后
汇报:(多找一
些学生说)有3
只小熊猫,3只
小猴,4只小兔,
小熊猫准备了4
个香蕉,4个桃
子,4个萝卜,
4棵子还发现了
有1座房子,1
个窗户,1个灯,
4块玻璃……
学生根据自己
的理解来分:
如:把萝卜分给
小兔,把桃子分
给小猴,把竹子
或香蕉分给小
熊猫自己……
引导学生根据
自己的理解说
出:
有4个萝卜分
给4只兔子每
只分1个正好
分完说明兔子
和萝卜同样多。
4个桃子分给3
让学生在情境
中,通过观察,
让学生体验比
多少的一些方
法,加深学生
对同样多、多、
少的概念的认
识,同时引导
学生经历把生
活语言转化成
数学语言,再
抽象出用数学
符号(模型)
表示的过程。
及时反馈,强
调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出
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
问题抽象成数
学模型并进行
解释与应用的
过程,进而使
学生获得对数
学知识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了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
在数学上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叫等号可以写成4=4读作4等于4。
也就是说把表示同样多的两个数都可以用“=”连接起来,叫相等。
指导学生写等号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我们知道了同样多的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4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1个,还剩1个桃子,说明桃子比猴子多,桃子的个数是4,猴子的个数是3,桃子比猴子多,也就是说4比3多,在数学上可以用“>”大于号来表示。
就是4>3,反过来猴子比桃子少。
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为3<4教师指导认识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4棵竹子分给3只小熊猫每只1棵还剩1只小猴每只分1个,还剩1个桃子,说明桃子比猴子多,或猴子比桃子少。
4棵竹子分给3只小熊猫每只1棵还剩1棵竹子,说明竹子比小熊猫多或小熊猫少。
学生读、写4=4
引导学生得出萝卜的个数和桃子地个数可以写成“4=4”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引导学生用发现的数学信息多说多练
指导学生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读、写4>3,3<4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4>3,3<4表示引导学生说出竹子比小熊猫多可
棵竹子,说明竹子比小熊猫多或小熊猫少。
可以怎样表示?
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根据图片中发现的其他信息和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以用4>3表示,反过来小熊猫比竹子少可以用3<4表示(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的信息多说多练)学生自己举实例
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一练第1题写
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填数,再填上> =或
<。
教师引导学生先看清
题意再独立完成。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
形式让学生练习。
如游
戏、猜符号等。
学生在书中先
描写,再独立写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可以集体
进行游戏,也可
以小组完成。
最
后再书上填好。
加强学生对所
学数学知识的
理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 和=。
)
板书设计:
>、< 和=
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
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牢牢记住莫忘记
4>3 3<4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
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模型)表示的过程。
及时反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