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学案: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

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含义。

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

4.了解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

5.初步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

一、自然美
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①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②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
(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③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④岩石、土壤、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3)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⑥动感。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⑦动态美。

(4)朦胧美:⑧烟、雨、云、雾,以及晨曦、⑨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思维活动
1.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答案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二、人工美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⑪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
思维活动
3.旅游景观的人工美是如何形成的?答案
探究点一旅游景观中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
探究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

(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幅景观图中,从形成原因上看属于断层一侧抬升形成断块山体的是________。

答案(1)②(2)③(3)①
解析该题通过四幅景观图反映了旅游景观的自然美,“华山天下险”主要展示的是形象美,“峨眉天下秀”体现的主要是色彩美,“黄山天下奇”既有奇松、怪石的形象美,又有云海滚滚的朦胧美,而瀑布景观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

反思归纳
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
迁移应用
1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读以下四幅景观图,完成(1)~(4)题。

(1)古人赞峨眉山“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这主要描绘出峨眉山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2)上述四地景观中,旅游景观的色彩美最为突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诗赞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描绘了旅游景观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4)雨中游西湖,别有一番风味,旅游者能深切体会“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这正是旅游景观的()
A.模糊美 B.朦胧美
C.声音美 D.动态美
答案(1)A(2)B(3)C(4)B
解析旅游景观的自然审美形态主要表现为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第(1)题,题干主要描述了峨眉山的秀姿,充分体现了其形象美。

第(2)题,四川省北部的黄龙五彩池是石灰岩沉积形成的大小水池层叠而成,每逢夏季,因各水池内的生物组合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第(3)题,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

第(4)题,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在游人眼中就像一幅水墨画那样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美,凸显出景观的朦胧美。

探究点二人工美的类型与形成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杭州西湖部分景观图
(1)图中的人文景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______美;又与自然景观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彩的风景美。

(2)图中的“桥”忌直求曲,这体现了古建筑的________美。

(3)除“桥”外,西湖风景区建有不少“堤、榭、廊、阁、亭”等,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功能。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请你举例说明西湖的“美”有哪些?
(5)“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中可以反映西湖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工(2)形式
(3)一方面与自然景观和谐生美,丰富景观内涵;另一方面,方便游人欣赏休憩。

(4)①不同季节的西湖,具有色彩美;②雨中的西湖或黄昏中的西湖,具有朦胧美;③西湖中的鱼具有动态美。

(答出两种美即可)
(5)水、花木、建筑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旅游景观的人工美特征的相关知识。

正确答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答:(1)人文景观有人工美,与自然景观构成绚丽多彩的风景美。

(2)忌直求曲表现了古建筑的形式美。

(3)既有造景功能,又有实际功能。

(4)答出两种美即可。

(5)基本要素是水、花木、建筑。

反思归纳古典园林美、古建筑美、人工与自然美的比较
迁移应用2下列旅游景观能体现人工美的是()
①摩崖石刻②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③原始丛林
④神话传说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突出强调为人类所创造的。

1.下列有关峨眉山审美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峨眉天下秀”强调的是峨眉山绿树碧水的色彩美
B.峨眉山作为一种自然旅游景观,只具有形象美
C.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和谐美
D.峨眉山地处我国热带地区,四季皆可观赏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指的是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美,属于形象美的范畴;但是峨眉山的审美特征又并非只有形象美一项,比如结构的色彩之美、活力动态之美、云雾笼罩下的朦胧美等,也都具备;作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中有许多庙宇等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体现了和谐之美;峨眉山地处亚热带。

2.下列自然景观与其美感表现,对应正确的是()
①浩淼烟波之旷——动态美②流水飘烟——朦胧美、动态美③北京香山红叶——色彩美④黄山云海——形象美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浩淼烟波之旷”体现了形象美;流水飘烟,既体现了动态美,又体现了朦胧美;北京香山红叶表现了秋天的色彩美;黄山云海使山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体现了朦胧美。

3.下列人工景物中,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的是()
A.古典园林B.古建筑和古遗迹
C.民俗风情D.书画艺术
答案 A
解析造园艺术家把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使园林成为大自然的缩影,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

清明小长假三天,除了扫墓祭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游春,成都市周边近郊旅游景点,继续迎来短途出游高峰。

都江堰市举行了传承千年的清明放水节,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

据都江堰市旅建办统计,2014年小长假三天,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共吸引了11.8万余游客前往,同比增长了20%。

根据材料完成4~5题。

4.位于都江堰主景区的二王庙,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属于()
A.自然美 B.人工美
C.自然美和人工美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青城天下幽,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属于自然美中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答案 4.B 5.A
解析二王庙是人们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的古代建筑,属于人类创造的景观。

青城山山林茂密,绿树葱茏,清静幽雅,体现出的是自然美中的形象美。

6.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缥缈,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嗅,可饮可浴。

材料二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

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

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1965年董必武笔书“慈光阁”。

海拔1 340米的半山寺
有刘伯承所题匾额。

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

另外还有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均有突出的美学特征。

(1)黄山奇、青城幽、峨眉秀、华山险。

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这些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景观中,地貌的逼真造型构成____________美;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______________美;流云飘烟、海浪波涛构成__________美。

其中____________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3)下列美感特征中,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明显的是()
①色彩美②形象美③动态美④朦胧美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黄山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美和人工美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B.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呈现出的人工美,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起到了渲染作用
C.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只是为了欣赏
D.古典园林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和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答案(1)地貌(2)形象色彩动态形象美(3)B
(4)D
解析第(1)题,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地貌。

第(2)题,无论自然奇景还是人文胜迹,无不蕴涵着美。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丰富多彩的。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之大成,具有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朦胧美等多种美感类型。

作答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第(3)题,阴晴雨雪的天气变化会导致自然景观的色彩变化,烟雨云雾的朦胧美也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第(4)题,A选项自然美往往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人工美很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B选项名人轶事、民间传说不属于人工美;C选项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不仅有审美意义,更有实用性。

1.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

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但在自然景观构成中()
A.地貌是基础 B.水文是基础
C.植物是基础 D.动物是基础
答案 A
解析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以地貌景观为核心。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的是自然景观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答案 C
解析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色彩美是指自然景观的色彩美感和色彩变化;动态美是指自然景观富有动感的美;朦胧美是指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使自然景观呈现出的一种若隐若现、烟雨迷雾之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为强调的是一种动感的美,属于动态美的范畴。

3.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答案 D
解析“山色空蒙雨亦奇”反映了西湖自然景观的雨中朦胧美。

4.下列属于旅游景观中人工美的是()
A.华山之险B.故宫之规模
C.名人之轶事 D.民间之传说
答案 B
解析华山之险属于自然美;名人之轶事和民间之传说既不属于自然美也不属于人工美。

故宫的庞大建筑规模属于人工美。

5.2012年2月4日,甘肃拉卜楞寺举行了盛大的晒佛节(如下图所示),其体现了()
A.色彩美 B.形象美
C.民俗风情美 D.书画艺术美
答案 C
解析晒佛节为藏族的风俗,体现了民俗风情美。

6.下列美感特征中,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明显的是()
①色彩美②形象美③动态美④朦胧美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随着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自然景观的色彩也变化万千;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等,往往随季节而变化,从而使景观的朦胧美也因季节而变化。

7.阅读有关天柱山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柱山是以花岗岩为主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柱山的峰林谷地和山间谷地内,林木苍翠,山泉淙淙,飞瀑倾泻;山上云团雾层时聚时散,飘忽变幻,山峰时隐时现,令人目不暇接。

材料二下图中甲图为“天柱山对外交通示意图”,乙图为“天柱山景观图”。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天柱山主要属于自然景观中的________,其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景观多见于________季。

(3)根据提供的材料,试评价天柱山的开发条件。

答案(1)地文景观美学价值(或科学价值)(2)夏
(3)有利条件: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交通便利,通达性好;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小。

不利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

解析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可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天柱山主要属于自然景观中的地文景观。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天柱山吸引人们旅游的主要是其美学价值。

乙图中云雾缭绕,应为夏季。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应从旅游资源的价值、交通、市场距离、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

8.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宁静的莱芒湖(又名日内瓦湖)边,雪白的勃朗峰下,坐落着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日内瓦。

莱芒湖是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最大湖泊,面积达580平方千米,湖水清澈湛蓝,其出口处为罗纳河,清澈的流水流经日内瓦城市中心。

许多精美的建筑散布在湖边。

日内瓦拥有极为优越的气候条件,阳光明丽,天清气爽,四季宜人。

因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为中立国,从未受到战争的威胁,故日内瓦被视为极为安全的世外桃源,在此设有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及其众多附属机构,此外还有150余个世界组织的总部。

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大量的国际性会议,日内瓦因此又是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

(1)分析材料中所描述的日内瓦主要表现出哪些审美特征?
(2)房屋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的房屋既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又无不渗透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从旅游审美的特征看,欧式建筑具有__________,属于建筑形式中的____________。

答案(1)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

自然美主要有阿尔卑斯山的雄壮(形象美),勃朗峰、日内瓦湖的湖光山色(色彩美),罗纳河的水流(动态美)等;人工美主要是指瑞士有许多知名国际组织的建筑景观所呈现的美学价值。

(2)人工美楼阁
解析日内瓦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

自然美有阿尔卑斯山的形象美,日内瓦湖及勃朗峰的色彩美,罗纳河水流的动态美。

各世界组织都在瑞士设立总部的同时也会建设一些具有各国特色的建筑,其呈现出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