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自主教学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有力收缩)
X线检查
左室增大及升主动脉扩张是主动脉瓣狭窄的基本X线征象。 (l)心影呈“主动脉”型,心脏不大或轻度增大;左室
增大,升主动脉中段扩张。 (2)左室及升主动脉搏动正常。 (3)肺血管纹理多为正常。 (4)主动脉瓣区钙化为主动脉瓣狭窄的证据。
AS: 左室增大
主动脉狭 后扩张
心电图 左室肥厚伴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
为65岁以上老年人单纯AS的常见原 因。2%无交界处的融合,瓣叶主动脉 面有钙化结节赘生物,限制瓣口运动, 常伴二尖瓣环钙化。
主 动 脉 瓣 钙 化
病因-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炎症过程→瓣膜交界处融合, 瓣叶纤维化、僵硬、钙化和挛缩畸形→ 瓣口狭窄。几乎无单纯的AS,多伴有AI 和二尖瓣损害。
病理生理
左心衰 左室射血受阻 搏出量
动脉供血不足
主动脉瓣狭窄(PIC)
左室射血负荷增加 AS
左心室向心 性肥厚
冠状动脉及脑动脉血流减少
左心衰竭 心脏性猝死
病理生理-左室功能不全
主动脉狭窄后→LV射血受阻→左室后负荷↑(阻 力增加)→ CO↓。
左室后负荷↑→LVEDP↑→LV代偿肥厚,伴轻度扩 张而代偿,以维持正常的CO→进一部发展→左房 压↑→肺淤血→左室功能不全(晚期)。
主动脉瓣狭窄
自主教学课件
病因-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二叶瓣畸形见于1%-2%的人 群,男>女,出生时多无交界处融合,故 无狭窄,以后有1/3发生AS, 1/3发展为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畸形所致湍流对 瓣叶的长期创伤→纤维化与钙化,成年期 形成AS,为成人孤立性AS的常见原因。
病因-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
速血流冲击扩张的主动脉) S1后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响亮而粗糙;递增—递减而成菱形于收缩中晚
期。狭窄愈重,杂音愈强,菱峰愈靠后。向颈部、锁骨下传导,多数伴收 缩期震颤。 S1正常S2减弱或消失(S2成为单一的肺动脉瓣成分) P2逆分裂(LV射血时间延长,AV关闭延迟),S4(AS→LV肥厚,顺应性↓→肥厚的
命心律 失常→ VF→ 停博。AS病人中约 5% 可无症状猝死。
临床表现-体征
心尖搏动有力,抬举样搏动,收缩期震颤,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向左下增大 外周脉搏减弱(主动脉瓣的射血呈持续性→外周脉搏振幅↓;SBP↓和
DBP的逐渐↓或不变→脉压变小) 主A的喷射音(短促而响亮的单音。由于AV开放突然向前移动,左室高
该方法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还存 在支架瓣膜脱落,瓣周漏,冠状动脉开口 堵塞,二尖瓣或动脉损伤,脑卒中等并发 症问题。 目前手术指证为高龄高危不能承 受体外循环者。
预后
可多年无症状,猝死 3% -5% 三联征出现,若不手术治疗
有心绞痛者约50% 5年内死亡, 出现晕厥者约50% 3年内死亡, 出现左心衰者约50% 2年内死亡。
内科治疗
目的:缓解症状、观察进展、择期手术
措施
(1)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2)无症状12个月复查一次,避免 过劳。 (3)心房颤动尽可能复律
(4)心绞痛小量限应盐用+硝洋酸地酯类黄、慎用利尿剂、 (5)心力衰竭:禁用小动脉扩张剂和受体
超声心动图有重要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与其他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的病变鉴别。 (1)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二尖瓣前
叶前移左室流出道梗阻收缩中、晚 期喷射性杂音,胸骨左缘最响,不向颈 部传导。 (2)先天性主A瓣上狭窄,杂音在右锁骨下 最响,向胸骨右缘和右颈A传导。 (3)先天性主A瓣下狭窄,常合并主A轻度关 闭不全,无喷射音。难以与主动脉瓣狭 窄鉴别。 超声心动图确诊。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要治疗对象为高龄、有心力衰竭和手术高危患者 适应证: ①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心源性休克者 ②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需急诊非心脏手术,因有心力衰竭具有
极高手术危险性,可作为过渡治疗措施 ③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妊娠妇女 ④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拒绝手术治疗者
经皮或经左心尖非体外循环下置入支架瓣膜
脉供血↓ AS→主A根部流量↓→冠脉供血↓→心绞痛
病理生理-晕厥
左心排血量↓→脑供血不足→晕厥 运动可增加心肌工作和DO2↑→心肌缺血
加重。
临床表现-症状
三.
AS三联征
呼吸困难:见于95%有症状者,晚期肺淤血 引起的首发症状。
心绞痛:见于60%的有症状者,运动诱发, 休息缓解。
晕厥: 15%- 30%的有症状者,常发生于直 立、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脑供血不足。
并发症
(1)心律失常:10%伴Af,致左房压增高,
使心排血量下降产生严重低血压、晕厥 或肺水肿,可发生AVB;左室肥厚、心 肌缺血可致室性心律失常。 (2)心脏性猝死:见于1-3%的患者。 (3)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常见 (4)体循环栓塞:少见 (5)心力衰竭:发生左心衰后,自然病程 短,故终末期右心衰少见。 (6)胃肠道出血: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出血 多为隐匿性和慢性。
阻滞剂
外科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主要方法
指证:重度狭窄0.75cm2或平均跨膜压差50mmHg, 伴三大症状为手术指证,伴有进行性心脏增大和/或 明显左心室功能不全,也应考虑手术。 儿童和青少年先天性AS且无钙化者(常为主动脉瓣 二叶畸形)可行直视下瓣膜分离术,但现在多由BAV 取代。
主动脉瓣置换术
左房压↑→LA肥厚→可维持心博量,但同时加重 肺淤血。
病理生理-心肌缺血
AS(严重狭窄)→心肌缺血机制是
LV壁增厚:LV收缩压↑和射血时间延长,心肌耗氧量↑。 LV肥厚: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相对↓。 LVEDP↑→压迫心内膜下动脉→心肌供血↓ LVEDP↑→舒张期主A-LV压差↓→减少冠状A灌注压→冠
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探测主动脉瓣异 常。显示瓣膜形态及活动度,测量瓣口 大小及房、室大小。有助于确定病因。 Doppller:通过测量主动脉瓣的最大血 流速度,可计算跨膜压差、瓣口面积。 定量狭窄程度
主动脉瓣狭窄 开放图
正常主动脉瓣开放
Doppller
射流速度 平均压力解差 瓣口面积
成人主动脉瓣口面积3-4cm2 当瓣口面积减少1/3时,收缩期无明显跨瓣压
差,LV-主A压差仍在正常范围<5mmHg。 瓣口面积≤1.0cm2时,左室收缩压明显↑,压
差显著(>50mmHg)。
主动脉瓣狭窄
aortic stenosis
主动脉瓣叶粘连、融合
主动脉瓣狭窄
左室收缩压 跨瓣压差 左室后负荷 左室向心性肥厚
<3mm/s 3~4mm/s
>4mm/s
<25mmHg 25~40mmHg
>40mmmHg
>1.5 cm2 轻度狭窄
1.0~1.5 cm2 中度狭窄
<1.0cm2
重度狭窄
诊断
根据典型杂音不难诊断 病因诊断:
合并关闭不全、二尖瓣损害—风心病 单纯AS:<15岁—单叶瓣畸形多见
16~65岁—先天性二叶瓣钙化多见 > 65岁—退行性老年钙化性病变多见
晕厥发生机理
运动时周围血管扩张而 AS 限制CO的↑→脑供 血不足
运动导致心肌缺血加重,CO↓→脑供血不足 运动LVSBP↑,激活心内压力感受器 →反射未
运动肌肉组血管床不适当地扩张 →周围血管 阻力↓→ 脑供血不足
晕厥发生机理
运动后即刻发生者,为突然体循环静脉回流 ↓→ 脑供血不足
休息时晕厥,心律失常→CO↓ 猝死,20—25%可有,急性心肌缺血诱发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