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二中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座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21×3=63分)
1、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毒素污染
B.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过高
C.微生物大量繁殖
D.化学物质污染
2、下列植物都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其中生殖过程无双受精现象的是-----( )
A.法国梧桐 B.月季 C.丁香 D.雪松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
A.求偶
B.报警
C.呼吸 D.戏水
4、下列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A.小麦的高茎和矮茎
B.皮肤的黄或棕
C.西瓜果皮的颜色
D.衣服的颜色
5、下列变异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A.玉米的白化病
B.小麦的抗病
C.人的色盲
D.人的血友病
6、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
A.30条、30对
B.30对、30条
C.30条、30条
D.30对、30对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 B.温度 C.光照 D.土壤
8、当摘除了一朵花中的哪一部分后,这朵花就是肯定不会再发育成果实?()
A.雄蕊
B.雌蕊
C.花瓣
D.花药
9、19世纪中叶,英格兰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后,曼彻斯特变成
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黑色的。

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
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
10、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
女的机率为()
A.25%
B.50%
C.O%
D.75%
1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
C、兔→狐→细菌
D、草→兔→狼→细菌
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微山湖 B.微山湖的所有植物 C.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微山湖的所有生物13、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将门出将子”
D.“老鼠生儿打地洞”
14、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

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
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A.胎盘和脐带
B.子宫内膜
C.输卵管
D.卵黄
15、“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芽接
C.枝接
D.压条
16、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17、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
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1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9、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
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20、2012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以下行为符合绿色消费的是()
A.购买化学杀虫剂
B.使用含氟牙膏
C.常用一次性产品
D.使用环保购物袋
21、“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列不属
..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
A.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二、简答题、(52分)
22、上图为长颈鹿的长颈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6分)
(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古代长颈鹿的祖先存在着变异,有的颈长,有的颈短,这些变异是
(“可以”或“不可以”)遗传的。

(2) 图②、③表示:在缺乏青草的时期,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
下来,并且繁衍后代;而的个体不易吃到足够的食物,就会被,这样经过一代一代的,就产生了现代的长颈鹿。

23、右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6分)(1).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A.草 B.鹰C.蛇 D.兔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3).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C.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4、孑孓是蚊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

几个学生正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
争论不休,某学生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来探究该问题。

(8分)
⑴设置对照实验,分为甲、乙两组;
⑵材料(等数量的孑孓)、用具(等大的烧杯、
等量的水)、实验装置所处的环境均相同。

⑶甲组烧杯水体中部安放细密的铁丝网,并将
孑孓全部置于铁丝网下方,乙烧杯内无铁丝网。

⑷观察一段时间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②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③甲组中孑孓衰弱或死亡的原因是
④根据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25、下图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答:(11分)
(1)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2分)。

(2)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如果鹰突然灭绝,那么蛇的数量。

(3)如果蛇被大量捕杀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
变化是:的数量将会增加,
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4)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
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
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5)食物网中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

(6)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现象叫做。

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
能力。

(7)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26、地球的“肾脏”——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湿地和
人工湿地两大类。

对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右图是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分)
(1)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消费者有(任写一项),图中所示的分解者主要为腐生的等,而生物生存所需的非生物环境有(任写一项)。

(2)从图中可看出,分解者能将猪粪、人粪等分解成无机物以供给农作物再利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而该生态系统所有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能量在沿传递过程中逐级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