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六年级《雨》的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语文六年级《雨》的课堂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聋生大大增加看的机会。

用文字、图像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
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对此笔者深
有体会。

在学习这一课时,针对我班15 名聋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为A、B、C 三组,采取分层教学,动态指导。

注重引导聋生读懂课文内容,指导聋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实际想象
课文所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等景象。

了解课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具体描写景物的。

激发
聋生观察自然景象的兴趣,体会大自然的美。

下面具体谈谈课堂上笔者是如何进行教学的?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课件,让聋生看一幅动画的雨景,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美丽的雨景吸引住了,一个
个瞪着眼睛,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然后我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图意(指图问:这是什么?(雨)雨下得怎样?(雨下得越来越大。

)雨景美不美呀?(美)),如此导入课文,学生
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二、讲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写雨前景象的段落(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明确目标:①下雨前天气怎样?(找出句子)②哪些词语看出要
下雨了?(闷热、天色暗、狂风)这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

另外,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样,所以我设计一个课件把答案用醒目的颜色标出来。

让C 类的
学生明确答案,真正理解。

2.读写雨中景象的段落(第二、三自然段)
这一环节,我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讨论的内容是:“下雨的时候,我
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课文中一连用了几个比喻句,对于聋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比如,“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像无比宽大的珠帘。

”在这句话中,省略一个主语“大雨”,“迷迷蒙蒙的一片”,B、C 两类的聋生很难说出。

所以我就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
聋生看一幅迷迷蒙蒙的一片大雨的图景,再与一幅宽大的珠帘图片相比较。

这样就使抽象的
难以理解的知识具象化、实物化,从而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聋生很容易说出这
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文中“真是一场及时雨呀!我仿佛看到渴极了的玉米苗正在咕咚咕咚喝个痛快。

这场雨流进这大田,流进了果园,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

”这一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利
用网络找了一些植物枯萎、土地干裂的图片,制成课件给学生看。

学生看过这些图片后,我
就问,土地很干,玉米和果树很长时间没喝雨水了,现在正好下雨了,及时不及时呀?这时
学生紧缩的眉头舒展开了,点点头,我知道孩子们真正理解了。

在讲解这一自然段时,我还
注重指导聋生有感情地朗读。

要求学生读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也许有人说,聋哑孩子听不到,读的效果不好,不如让学生多写。

实践中我认为指导聋哑学生读书是科学的,有效的。

从一
年级开始我便注重训练聋生的发音和口型,并结合手势语指导聋生朗读词语、句子和课文。

听力较好的学生我要求发音准确,无残余听力的学生,我要求口型正确,听力损失严重的学
生我要求口型基本正确,但都必须发出声。

久而久之,我班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好于平行班级。

课堂上我常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及集体读等。

因此,在这一
课我也不例外,我采取多种形式读,让学生去理解体会雨景的美。

3.学习最后一段
学生自读课文明白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以后,我指导学生背诵,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学生
的积极性非常高。

(A 类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背出,B 类的学生背得不熟练,C 类学生我
只要求他们能熟读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聋生背诵呢?因为这一自然段语句很优美,并且又
简短。

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以致用,为以后的仿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练习,训练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雨后的景象,据此我让学生看图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并制作一
个动画课件,画面是雨后的景象,天上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地里的庄稼绿得发亮,几只蝴
蝶在翩翩起舞,一只青蛙正忙着捉害虫。

我首先让学生按观察顺序从上到下说说图意,再让
学生运用课文描写雨后的句子去表达,要发挥想象。

在说之前,我给学生开个头,雨后,我
推开窗子_______。

C 组学生只能说一个句子和词语,B 组学生能说两三句连贯的话,
A 组学生不仅能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而且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说得非常通顺,比如我班学生张
琪说的一段话:雨后,我推开窗子一股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抬头一看,天上出现了一道美
丽的彩虹,田里的庄稼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

几只蝴蝶在庄稼上飞来飞去,一只青蛙从小河里游过来,在田里忙着捉害虫.雨后的景色真美啊!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
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教学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且难以理解的
知识具体化、实物化,聋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
图文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教读《雨》这篇课文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