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邑县鱼鸭混养养殖模式特色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邑县鱼鸭混养养殖模式特色研究
发表时间:2010-10-09T09:59:08.92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供稿作者:盛筠[导读] 鱼鸭混养模式,是一种综合立体的新型养殖模式,目前已被许多养殖渔民采纳。

盛筠(北京林业大学工商08-4 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S96文献标识码:A
摘要:鱼鸭混养模式,是一种综合立体的新型养殖模式,目前已被许多养殖渔民采纳。

渔民利用良好的地势水源条件,开挖池塘,以水面为中心 ,鱼鸭养殖并举,合理配置, 形成大规模集群效应,达到鱼鸭双丰收。

这种立体养殖模式产生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随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日渐成为生态养殖的典范。

许多渔民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在北方部分地区建立起鱼鸭混养基地,鱼鸭混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临邑县鱼鸭混养模式现状分析,总结特色经验,为其他地区借鉴。

关键词:鱼鸭混养养殖模式特色现状建议
一、产生背景
中国的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古到今,中国人民充分利用各地自然环境,创造出了各种各样适合当地的农业经营模式。

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 “立体农业”受到更多方面的重视,各地根据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 试验、示范、推广出多种多样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种养结合模式。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人多地少、粮食作物与其他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发展将难以为继。

从山东省农业发展前景和资源、环境及生态现状来看,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推广立体农业,是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体,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有效途径之一。

二、临邑县鱼鸭养殖模式总体发展情况
鱼鸭混养是一种立体养殖模式, 1994年至1996年,经过山东省临邑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1380万元对境内万亩沙河故道的大规模综合开发治理,临邑县现已开挖高标准鱼塘518个,形成养殖水面6080亩,造台田6200亩,实现了水、电、路、汛“四通”,成为鲁北地区最大的鱼鸭混养墓地和蛋品集散地。

随后,当地政府以优惠政策引来王永尧为代表的浙江146个养殖大户来临盘从事鱼鸭混养,带动本地鸭农,形成独具特色的“浙江村”,开辟了远近闻名的万亩鱼鸭混养基地。

同时,为促进蛋鸭养殖业的发展,临邑县成立了养殖协会,制定了《临盘鱼鸭混养协会章程》,目前,会员总数已达1073人,被山东省民政厅授予“山东省百强农村经济协会”。

鱼鸭混养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三、临邑县鱼鸭养殖模式发展特色研究
(一)养鸭规模大幅扩大,产业收入逐年增加
临邑县鱼鸭混养基地与1995年7月开始进行淡水养殖,当地居民主要以养鱼为主。

1996年,大批浙江人迁徙至此地,开始大规模养鸭,进而引入“鱼鸭混养”取代临邑县过去单一的养鱼业,并以养鸭为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例如临邑县临盘镇10年前先后承包镇政府池塘13000亩,作为鱼鸭混养基地,总值520万元。

1997年5月,当地成立养鸭协会,养殖状况发展良好,自2000年开始,协会总面积从7200亩扩展到1.2万亩,鱼鸭养殖总体规模扩大。

近年来,基地养鸭产业发展迅猛,鸭蛋加工业的繁荣使得农民养鸭纯收入占临邑县畜牧业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养鸭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

2008年起,基地收入显著增加,占畜牧业收入比例一举突破10%,对临邑县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鱼鸭养殖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养殖户及从业人员增多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农民进入市场重要组织形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应运而生。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这一组织形式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临邑县养鸭协会成立于 1995 年 7月,处于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是县级的专业合作组织。

成立初只有会员67户,以外来的浙江人为主; 2000年达到300户,劳动者600人;2008年末会员达到1300余户,80%是当地人,劳动者2700人。

从事养殖的专业人员人数不断增加,鱼鸭混养基地基地与民间非正式组织相结合,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标准化养殖鱼鸭,生态效益十分可观
1.基地改造产生池塘效应
临邑县鱼鸭混养基地原为万亩沙河故道,是山东省境内一块未经治理开发的洼地,常年低洼积水。

从1994年至1996年,当地政府先后投资1380万元对境内洼地进行大规模改造,开挖高标准鱼塘518个,形成养殖水面6080亩,造台田6200亩,成为当地最大面积的一块湿地。

池塘作为人工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鱼鸭生长旺盛,年产量高;池塘水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有效调节大气组分及当地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它还起到了蓄水、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的重要作用。

鱼鸭混养基地在未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当地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起到了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调节局部小气候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形成池塘效应。

2.形成鱼鸭混养生态养殖链
鱼鸭混养养殖模式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绿色无公害,循环养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该模式的生物学效应表现在:鸭在水中放牧时,撕食水生食物,大量捕食青蛙、昆虫幼虫等为鱼所不能利用的动物性饵料生物,节省了喂鸭的饲料;同时,鸭粪对养鱼起了施肥作用。

另外,鸭子吃掉水域中过多的坚硬和柔软水生植物,并促进了水层中及水域底部小型水生植物的发展,因而它就提高了水域的单位面积产鱼量。

由此可见,鸭粪及鸭的残饵可以被鱼所利用,塘泥可用来充当鱼、鸭饲料植物的肥料,这种立体养殖新模式效益高,形成良性循环。

3.标准化养殖,产品绿色无公害
鱼鸭混养养殖模式是一种绿色养殖模式,池塘里的鱼以鸭的粪便肥水为饲料,几乎不用投其它饲料,这样一方面减少养鱼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不会产生污水、废气等对周边环境有害的东西,形成良性的循环,而且养出来的于也是自然生长的绿色食品,一举三得。

临邑县鱼鸭混养基地实行“标准化”养殖,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国家级鱼鸭混养标准化示范区”、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鱼鸭混养省级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区”,所产鲜鸭蛋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

(四)形成养殖产业链,鸭类养殖渐趋规模化、集约化临邑县鱼鸭混养基地实行统一销售鸭蛋,淘汰老鸭,每只鸭年产鸭蛋38-40斤,2008年市场平均价格为4.2元/斤,整个基地年销售额4.8个亿,年利润1.6个亿,年收入6个亿,主要销往京津、河北、胶东等大城市加工厂市场需求供不应求,淘汰鸭全部运往长江以南地区。

与此同时,临邑县鱼鸭混养基地与企业龙头合作,将饲料、养鸭、工厂加工等联系起来,拉动周边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鱼鸭养殖链及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对当地经济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五)养殖大户示范带动,行业协会积极引导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能人大户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临邑县委县政府的投资挖地后,以优惠政策先后引来浙江146个养殖大户来临盘从事鱼鸭混养,带动大批本地鸭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村”,开辟了远近闻名的万亩鱼鸭混养基地。

在此带动下,又分别建设了 “第二浙江村”、 “第三浙江村”,养殖总量突破2400万只,真正成为全国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

临邑县“浙江村”万亩鱼鸭混养基地从引进模式着手,收到了显著成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区作用。

农民看到了示范大户创造的经济效益,养殖积极性增强,努力学习技术,提高个人养殖水平,最终脱离示范大户的指导,独立完成高质量高效益养殖。

同时在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行业协会纷纷建立,临邑县养鸭协会为基地提供统一规划鸭棚、统一购进鸭苗、统一提供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销售鸭蛋、统一销售鸭蛋的“六统一”服务,每季度提供养殖资料、指导养殖,每年组织专家不定期授课,增强农民科学养殖意识,提高科技养殖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宾、李增嘉. 立体农业在山东省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立体农业与庭院经济.1999;
[2] 齐全利浅探中国的三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J].2007.6;
[3] 徐慧清德州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综述理论探讨[J].2008;
[4]杜守宇田思平温敏宁夏立体农业发展的历史特点、效益及前景立体农业和庭院经济[J];
[5]临邑农村经济信息网;
[6]德州统计年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