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
版
一、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题
1.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描写。
A. 动态
B. 静态
C. 心理
(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_______。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子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
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照看——________ 亲密——________ 舒服——________
(2)用横线划出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话。
(3)用波浪线画出牛郎为什么那么周到照看牛的句子。
(4)“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
(5)牛郎细心照看牛,可见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从他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课外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
郑振铎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
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
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
海水蓝莹莹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
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个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51的心的。
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
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
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
(2)作者为什么称自己是“罪人”?他是真正的“罪人”吗?为什么?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是暂时离开祖国的?
(4)“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_________想取得成功,________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________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①一个人________想取得成功,_______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②_______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③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A. 水滴能穿透石头。
B. 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C. 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
(100——150字)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爱在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zā zhā)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于是他一边跷起扎(zā zhā)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sāng sàng)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突然虽然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虽然依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突然虽然依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联系上下文,选择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伤心________ 简单________ 注视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约而同: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请写出这句话,并从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诉苦→________→________→感动
(6)父亲在拐弯处回头,这一动作让你体会到什么?
6.课外阅读。
槐花乐
又是槐花飘香时。
晚饭后,我急匆匆奔向开满槐花的小路。
那一串串、一簇簇白色小花挂满枝头,像女孩子的耳坠。
含苞的花蕾如刀似月,洁白中隐着一点淡黄,乍开恰如初生可爱的小鸭,怒放犹展翅欲飞的天鹅。
此时,没有了白日的喧哗,也没有了白日的浮躁,只剩下盛开的槐花,只留有淡淡的清香。
我沉浸在了槐花的世界里。
小时候,一到槐花飘香的季节,村里的孩子们就特别忙碌。
为了能吃到那醇香的槐花,放学后,我们成群结伴去村口采槐花。
一路上,你追我赶,到了村口常常已是大汗淋漓。
可那时哪知道累啊!一望到飘香的槐花,我们就乐疯了。
调皮、胆大的男孩像一只只敏捷的猴子迅速爬到枝头,捋一把槐花就往嘴里塞。
可把树下的女孩和胆小的男孩急坏了,大声叫嚷着:“快扔几枝下来,快扔几枝下来……”,那喊声很快就把一枝枝的槐花“震落”下来。
我们便一拥而上,拿起来捋一把放在口中就满嘴生香了。
树上、树下欢声笑语,总得忙到天黑,总得过足了槐花瘾,我们才磨蹭着回家……
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小路的尽头,我从童年的梦中醒来,昔日的槐花乐早已不在,只留下槐花淡淡的清香。
(1)“那喊声很快就把一枝枝的槐花‘震落’下来”,其中引号的作用是( )。
A. 用于引用的部分。
B. 指特殊意义。
C. 用于表示着重强调,引起注意。
(2)从文中找出概述小时候槐花乐的语句。
(3)第三自然段有个比喻句,请抄下来。
它写出了男孩子什么特点?
(4)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这段的________,起________的作用。
(5)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围绕“教室里真安静啊!”写一段话。
7.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峨嵋道上
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
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
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停步(仰望眺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坚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
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
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的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
走近了才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
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我问他们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干这个铺路我疑惑地说
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
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pū pù)冲毁的路。
他们是给峨嵋山铺路的人啊!
峨嵋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
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
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
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
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
(如果即使)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也)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在文中括号内划去不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2)给短文第三段加上标点符号。
(3)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用句号的句子,要求意思不变。
(4)短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我”内心愧疚的原因,请写出来。
(5)给短文分成三段,用“‖”在段末标出。
(6)这篇短文通过记叙“我”在登峨嵋山途中的见闻和由此产生的感想,赞扬了铺路人________的精神。
8.课外阅读
我的祖国(节选)
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
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就像很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
他们勤劳善良,热情真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
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涛滚滚,真的仿佛从天而降,一刻不停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村庄,森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
白云在蓝天上悠悠飘荡,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飞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唱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神奇缥缈的的星空。
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不仅是我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
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1)文中作者对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请选出理解错误一项。
()
A. 从小就知道祖国的深刻含意
B. 看电影,打动了幼小的心
C. 坐火车,知道了黄河
D. 当了作家,懂得了祖国的内涵
(2)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引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是想表达________和________。
(3)判断正误。
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的含义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伟大的。
________
②一开始我理解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________
③我当了作家,渐渐懂得了祖国的悠久历史。
________
(4)“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5)在你心里,祖国是什么?以祖国为题,写一个排比句。
9.课外阅读。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
”说完就放下电话。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
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________ 到达——________
(3)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
()
A. 拉
B. 牵涉
C. 挂念
(4)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填序号)
A. 母亲的电话
B. 父亲的唠叨
C. 牵挂
D. 电话(5)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色素的配(pèi bèi)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yì yí)。
②白鹤太大而嫌(jián xián)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1)选择括号里画线字正确的音节。
配________(pèi bèi)合适宜________(yì yí)
嫌________(jián xián)
(2)片段中画线的句子和下列哪个词语相呼应()
A. 适宜
B. 配合
C. 寻常
(3)第③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介绍白鹭,体现白
鹭的美。
11.课外阅读我能行。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
”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
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
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
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
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
“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
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黏胶。
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
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
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
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
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优美。
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下划线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
(2)当听到爸爸说不能给“我”买音箱时,“我”的心情怎样?
(3)“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4)对“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 “我”体会到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 “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写出你的想法。
12.课外阅读
对孩子说
你必须吃很多粮食、蔬菜、水果,饮很多水和奶,才渐渐增长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记住,是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渐渐高出土地,你不要忘了随时低下头来,甚至要全身心匍匐在地面上,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为了你站起来,土地一直谦卑地匍匐着,在伟大的土地面前,你一定要学会谦卑。
为了生长,你不得不多吃一些东西,这就不得不请求别的生命的帮助,这就难以避免地伤害了它们,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都帮助了你的生长,多少牺牲构成了生命的庙宇。
看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实际却充满着疼痛和伤害。
为此,感恩和忏
悔,应该成为你一生的功课,这样或许沉重了些,但沉重之后,你将获得真正的美德。
你将吃很多的盐,然后渐渐汇成内心的深海,并体会那种咸的感情。
你将翻过许多山,很可能你找不到通向峰顶的路径,那么继续攀援吧,许多迂回重复的路,使你的记忆弯曲并有了深度;而当你终于到达一座山顶,你会看到更远处那积雪的山峰,于是你知道,你必须不停地出发,生命就是不停地开始,只有过程,没有顶点。
你必须经历很多个夜晚,为此,你应该多准备一些灯盏。
学会把灯高高地举起,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夜晚,也为远处的另一位夜行者提示了路的存在。
永远向高处、向远处敞开胸怀,你将获得辽阔的胸怀和源源不竭的激情。
但是孩子,你必须随时把目光从高处远处收回,看看低处,学会尊重和热爱低处吧,热爱低处的人,热爱低处的劳动,热爱低处的水域。
化作一滴水汇入低处吧。
最低处的海,最低处的水,养活着这个世界。
当然,孩子,我仍然没有说清楚什么;真理的金子是隐藏在黑夜的泥沙里的。
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深入你的波涛,淘洗和寻觅吧,当整整一条河流都从你的手指间漫过,或许你会发现一些闪光的颗粒。
即使注定不会有什么发现,你也必须走向河流,与它一同发源,一同奔流,一同历险,一同化入苍茫。
孩子,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
(1)这是一位长者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他对我们说了些什么?请你加以概括。
(2)“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作者为什么给这些家禽、家畜用上这么好的修饰语?
(3)“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你也必须走向河流……”“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 这里的“河流”、“你的河流”指的是什么?该怎么理解?
(4)文中有那些话是你的父母或者老师不曾对你说的?又有哪些话是你耳熟能详的?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3.重点段落品析。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假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划去错误的字或读音。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3)选文运用()描写,突出了鸟的天堂的特点。
A. 动态
B. 静态
14.阅读理解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
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
他一边说,一边把一
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
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测验不及格。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
发生了什么事?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
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
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
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
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
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
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
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
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
他也真这么做了。
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
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
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
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
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
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
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
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
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
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
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
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
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
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
“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
”那小学老师说道。
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阅读题:
(1)“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3)“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15.重点句段品析。
(瑶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佳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