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教学案 (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2节弹力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3、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
4.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数据的准确记录,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

2.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标定位,导入新课。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利用弹力的例子……
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
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出示问题,新课教学。

1.弹性形变和弹力
(1)实验演示: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观察到什么现象?
(2)被压缩的弹簧上放一黑板擦,放手,黑板擦被弹起;被弯曲的竹片上放一粉笔头,放手,粉笔头被弹起。

提问:为什么黑板擦、粉笔头被弹起?
提问:如果粉笔头、黑板擦与形变物不接触,会受到这个力吗?
练习一: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或发生改变的现象.
2.弹性形变:去掉作用力后物体的形变能够.
3.弹力:发生的物体由于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4.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5.弹力产生条件:两物体且发生.
2.几种弹力
一般情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力。

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
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
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
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结论:压力、支持力都是。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的物体。

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结论:拉力是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

3.弹簧测力计
做好学生实验,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

练习二:
1.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请判断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
2.用绳子拉物体时,绳子和物体都会产生形变,致使绳子对物体产生拉力,同时物体也对绳子产生拉力.试讨论拉力的方向与绳子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3.在下列各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4.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
弹力
教学环境和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ppt 弹簧测力计、钩码弹簧、橡皮泥、气球等
专题学习目标
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专题学生活动设计专题教材处理
活动一:弹力
1.对下面的物体(弹簧、橡皮泥、尺子、橡皮)施加一个力,这些力产生的共同效果是:,
这几种形变进行分类,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2.生活中的弹性形变:支持力、压力
(1)挤压一个玻璃瓶,这个力的效果是什么?发生了弹性还是塑性形变?说出你的理由,想办法证明你的猜想。

(2)如何证明你对桌子的压力使桌子发生了怎样的形变。

活动二:弹簧测力计
1.演示:(1)用手拉弹簧,使用力的大小不同,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个现象你看到了什么?(用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说明了什么?(力的大小不同力的效果不同)
(2)松手,弹簧恢复形变,这说明(发生了弹性形变)(3)坏了的弹簧。

说明了什么?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
(1)学生按照课本第7页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并归纳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2)学生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和拉动文具袋的力的大小。

其他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归纳测量过程注意事项。

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弹性形变: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

恢复原状的力,产生弹力
塑性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方法:微小形变放大法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使用注意事项
看、调、测、读
1.观察指针是否指零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 估计力的大小,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4.使用时,不能与外壳摩擦
(3)感受如果轴与外壳摩擦,摩擦对拉力的影响。

3.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活动三: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特殊情况。

先判断可能情况,再使用。

倒置使用,手提拉钩,物体吊在环上
两个测力计对着拉。

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题。

评价要点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动手,是否积极回答问题。

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探究实验。

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陈述和解释问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