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自媒体,让作文升格教学更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写作
NEW WRITING
语文教学研究 2020.7
神态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时,我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听老师的描述,画一幅人物的肖像。
学生乐在其中,画得也惟妙惟肖。
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分组画三幅画,分别是“沉思”“激动地笑”和“苦笑”。
在学生画完之后,我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问学生:“咱们前后两次所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发现,第二次画的画都是人物的表情。
我便就此时机,指导学生进行了“外貌”与“神态”的区分,并将学会生在平时出现最多的一个疑问,“昂首挺胸”究竟是“外貌”还是“神态”的问题就此解决了,学生恍然大悟。
但我没有停留于此,我让学生为自己画中人物所出现的表情,写上一个原因,看看谁写得符合逻辑而且又有意义。
学生开动脑筋,不一会儿一句句精彩的构思出现眼前。
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不仅复习了造句、关联词语,而且还进行了选材的训练,真可谓一举三得。
其后,我让他们为自己的画起一个名字(必须是成语)。
因此学生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组答案:“破涕为笑”“哭笑不得”“冥思苦想”“想入非非”……我们在进行编写题目训练的基础上积累并巩固了成语。
最后,我们举行了一个比赛,仿照上面的方法,为对手出一道题,对方画画的同时要配有文字的描写。
简单的一个外貌与神态的练习中却联系到许多的已学知识点,在这其中学生体会到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所有接触过的景、物都是可以向坐标一样,横向纵向相联系的,但是在联系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动脑,找到连接点,使其浑然一体。
(四)重视作文多角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意识与能力
我们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草稿到定稿经过了多次修改,《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前前后后修改了十二次之多。
由此可见,好的文章确实是要经过不断地琢磨和推敲的。
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讲,这方面的意识确是薄弱的。
要想培养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从师生双发的意识上着手。
教师在作文评改的方法上要有意识地从单一化的教师个人评改逐步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由教师单一的评改拓展到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学生家长间互评,教师学生间共评等多种方式。
在评改过程中,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评价,老师退出评价的主舞台,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老师要充分地起到辅助引领的作用。
其次,交给学生评改的方法,帮学生建立修改作文的信心。
教学生修改作文时不光要去关注写作的手法,关注主题立意,同时要关注情感的真实流露以及作者的心理感受。
总而言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
王平平·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
巧
用自媒体,让作文升格教学更精彩
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博客以及QQ 等已经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它具有信息交互、传播实效化的特点,在作文升格教学中,自媒体也可以得到应用,它可以实现作文评价和升格的实效性,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欣赏和评价作文。
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自媒体在升格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一个尝试的阶段,很多教师因其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而不认可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一、运用自媒体,唤起学生参与升格作文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只有有了写作的兴趣,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既然如此,身在网络化的时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网络来开启自己的作文之旅呢?为何不用自媒体去为教学服务呢?思考和创新才是作文教学的出路。
师生玩微信、QQ、刷微博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就像是喝水吃饭一样的不可或缺。
在写作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自媒体来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面对纸质的文字可能没有兴趣,但是面对微博、微信却兴趣盎然,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生活已经被网络遍布。
例如在写作课《思路要清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了写作指导,告诉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有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按照这样的顺序让学生去写作,题目教师给出了“——的二三事”。
学生们写作的时候很认真,因为教师说了,“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要上传到班级群里的,然后一起来为好的作文点赞,还可以留言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在这样的鼓励中,写作都很积极,兴趣浓厚,参与感非常强。
当作文写完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自己拍照上传,大家互相欣赏着同学的作文,“王明,我要给你点赞,你写的事情太让我感动了。
”“我觉得李丽同学的详略安排很好。
”学生们都在积极地去评作文,都在研究怎么才能写得更好。
教师可以在微博上发表一些作文,并写出自己的一些点评,然后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评论,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进而使其产生升格作文的兴趣。
初中生的思想已经很开放了,教师可以立足他们的心理,联系微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让他们去写作并让学生
44
写作
NEW WRITING
2020.7 语文教学研究
主观上产生升格作文的欲望。
二、创建班级群,运用QQ空间共同参与升格
语文教学不能离开作文,而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初中学生的作文需要升格训练,但是怎样去升格?当前学生在升格作文的时候不懂得从结构、语言、主题等多角度去观察,而思路上也不够清晰。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可以借助自媒体来解决学生作文升格难的问题。
教师可以创建班级QQ空间,把学生的作文放在班级的空间内,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对文章进行评判和升格,这样的共享式作文升格思路与时代接轨非常紧密,它可以弥补教师批阅时主断性的缺陷,将教师一人评变为大家共同评,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
学生成为作文升格的主体后,他们才会打开自己的思维,用自己真实的感受去做一些升格训练,作文水平也会在这样的训练中得以提升。
例如在《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积极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点评环境:“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文讲评课由大家来上,大家可以打开班级的QQ群,进入群空间,我们一起来评价自己的作文好不好?”学生们首先就被这种形式吸引住了。
“同学们,谁能说一下,怎样去评作文呢?”“老师,我知道,看语言优美不优美。
”“还要看主题明确不明确,是不是传递正能量的文章。
”“结构安排要合理,不能虎头蛇尾。
”学生们在议论中,逐渐明确了作文的评价标准,而升格作文怎么去做?“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同学的作文中写得不好的地方进行改写,让他的作文变得更优秀?或者你直接找到作者,你们一起来研究改进的办法,这样的形式你们认为可以吗?”学生非常开心,评了这个同学的,接着评那个同学的,且非常认真地去研究怎么去改,研究升格作文的具体措施,教学效果显著。
班级群的创建,是一种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关于作文,就会生发一些更好的建议,学生的参与才是升格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在大家的智慧展示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三、打造微信群,共享优秀作文共同升格作文
微信是一种新型的交流工具,时代发展的今天,教育也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用最前沿的思想去关注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微信群,使学生在其中有极强的参与意识。
教师可以将学生升格后的作文放在班级的微信群中,让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评价,这样学生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升格练习了。
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点赞多的文章让大家共同写升格文章,还可以精心对作文进行分类,分类后,学生和家长点评,作者自己升格,分类方式按照结构、立意、语言等,也可以按照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等进行分类,将一个类别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中吸取一些作文写作的经验和教训,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作文综合能力也能在无形中获得提升。
例如在《如何突出中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上作文指导课,学生写出了作文后,放在班级群中共享。
比如有一个学生写了《寻找冬天》,文章的语言非常美,学生为
他点赞的非常多,于是教师将这篇文章放在了微信群中,让大家去研究怎么去升格。
家长们也都参与进来了。
有的学生说,“老师,你看他的文章中,文字优美,但是每个段落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
如果,将他寻找冬天的游踪有一个清楚的说明,文章就更完美了,我课下准备去尝试一下。
”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他的详略安排不是很到位,景色好的地方应该详细地去写,突出冬天景物的特征。
在这点上应该有突破。
”
当前的自媒体升格作文的方法还未得到普及,但是,只要是为了学生发展,任何有价值的教学思路教师都要去尝试,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语文的尊重。
微信群不仅是交流情感的平台,更是教育的基地,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个基地,鼓励学生在这个平台大展身手。
四、创建点评团,给予升格作文二次科学指导
再好的作品都有可评性,初中学生的习作仍然需要指导,尤其是升格后的作文,更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
教师可以打造一个升格的小团队,在学生中间找出一些评作文能力比较强的。
这个小团队可以在作文的各个层面对学生升格后的作文再次进行专业的点评,使作者可以更升一格。
这个点评团的创建可以是学生自己推荐的,也可以是教师选拔的。
无论是哪种形式,教师都要对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培训,为他们讲述评述作文的依据,使其懂得从哪些方面去提升作文的质量。
例如在《学写书信》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的真情实感,不能胡编乱造,而在诸多的作文中,教师无法一一讲评,可以成立一个升格作文的团队,让他们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作品。
在立意上选出一个学生,语言升格上再选择一个学生,各个升格的点上都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作文升格后,教师再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团队进行升格,使学生进行对比,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作品的不足之处,以待下次作文的时候有所改进。
比如有个同学的文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你在他乡有没有想家,你什么时候回来跟我一起玩耍?我想你。
”在团队升格后,“他乡的月亮还如家乡的圆吗?我的思念就在那轮明月中,也许你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就看到了我思念的目光。
”作者自己看到后,懂得了如何去升格作文的语言。
每个学生都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二次升格的作文,他们的写作能力在这样的熏陶中逐渐地提升。
当前的教师一个人升格作文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将他们的作文引到一条与自己写作风格相仿的创作之路上来,这就不能使学生写出个性,写出自己的真实所想。
升格作文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它应该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百花齐放,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总之,在初中作文的升格教学中,自媒体可以参与进来,它既是时代的召唤,又是学生的期待。
教师就可以利用自媒体,将学生的作文上传到公共平台上,大众点评、佳作升格研讨、团队二次升格,经过这样的升格训练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