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 的提高两个方面去理解。
【真题演练】 (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如果以“两极 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 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知识框架
苏联解体 跨 两极格局 世 瓦解
苏联解体 原因: 解体:1991年12月
两极格局瓦解
纪 缓和与 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
的动
国际力量对比失衡
世 荡并存 动荡——原因 非传统安全威胁 界
格
特点: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局
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欧盟、日、 多极化趋势 表现 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力量发展壮大
加强
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
2.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未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根源:经济力量多极化。
(2)其中的任何“一极”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解体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 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 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东欧剧变的原因: 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局19部9.1历战年争,—经史—互南会原联解盟散因战。争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世界形势总体走向缓和,但缓和 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多极 化趋势加强。)
1.缓和因素:
(1)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
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2)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3)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
作为首要任务。
(4)和平主义思潮 (5)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6)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7)核武器的威慑力
2.动荡因素: (1)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新的世 界格局尚未形成。 (2)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爆发。 (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 秩序。 (4)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5)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金融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疾病 、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6)国际裁军和军控呈现停滞。
“8.19事件”中的戈尔巴 乔夫和叶利钦
东欧剧变
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发生 了暴动,起义士兵和群众与总统卫队展开了激烈 的枪战。
1991年3月,保加利亚共 产党领导人日夫科夫(左三) 在法庭受审,他一再声称无 罪。旁边站立的3人是他的辩 护律师。
柏林墙的修建与推倒代表着“冷战”的起始,前东德 人一度认为翻过柏林墙就能得到自由。
多极化趋势加强
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1)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格局。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2)其中的任何“一极”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 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 方面。
小结: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两极对峙格局,冷战开始。)
两两多极极极格格化局局趋动瓦势摇解加::( 解强(兴华体:20起日2约,世200,本世、两纪世多、纪经极6纪0极欧8互格、90化共0年会局7年0趋体代解瓦年代势,末散解代至出中9,,今0现国年东冷。,代欧战)第初剧结三变束世,。界苏)联 ④ 2沃(二苏(一世23(1(内(科14这制世二21解( 1(((实美特解1(1) ) ) ) )99999)俄的1战联2座界6部1索只造界战体1143质国点体599899两) ) ) ) )) ) )(((((519911罗难 后 改 原 上 原 沃 是 了 上 后 实 背 不 : :·极年年年年年新立两根立对和背对立背 地以恐斯 民到变为第因难苏震第到质离得既1格,41,3课新极源新共平景国新景 区科9怖月 2月积 在2与南一:民联惊一2:马不相9局““月标)格0:)运与:际0): 冲技主独818,极 南美军个经进模世个社克重对世•世瓦年日2全1一局经一)发组一突为义88联保2开 联全队社济入式界社会思视稳9纪纪00解1,国日超的济超国展织超和核、体”年年加2事展 盟面指会改黑的的会制主多定55≠贝月,Ⅱ多瓦力多际日)多局心跨”0代0代多利成件全 对挥主革失主度义边,·“年年马9尔卷罗强解量强社益有强部的国苏苏极亚·立(方 抗部义没败义的和合又1代代其格文马, , 多 , 会 成 利 , 战 综 犯联 联1化共。催位的的国有,国根社作发中中”顿莱综尼多打极多主为于多争合罪事陷陷格产化外 方大家突体家本会欧展期期边德)亚极破化极义时欧极。国、件入入局党剂交 针楼从破现从变主盟变界市如布化了。化运代盟化力金。政政。领), 。被此旧社此化义、化中果加趋原趋动的、趋竞融治治导。努 导从模会从,道日。心以勒势有势遭主北势争安经经人力 弹地式主地由路、遭“斯加的加遇流约加,全济济两日恢 击球旧义球社俄到特强国强重东强绝、困困极夫(复 中上框道上会、北发际挫扩大网境境格科7大 。消架路消主中约)生力多络;;局夫国 失。的失义、的核了量数安的(地 了曲了制发左再武暴对国全确位 。折。度展三一器动比家、立。 性演中)次的,在平把重与和变国轰威起法衡发大解建为家炸慑义庭,展传体设资等。力士受新经染”的本力为兵审的济疾艰主量题和,世作病巨义发撰群他界为、性制展写众一格首气!度壮专与再局要候。大著总声尚任变,统称未务化贯卫无形。等穿队罪成非全展。。传书开统的了安主激全线烈威应的胁该枪。是战,。美苏两国(
3.外部原因: 2)(立新)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 核战争危险性降低,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体:1991年12月
(1)背景: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 科索沃战争,被美机轰炸后的南联盟某大桥。 同时,东欧剧变(如德国统一)。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日本、欧共体,中国,第三世界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局部战争——南联盟战争
1999年4月8日,贝 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到北 约的再一次轰炸。一座 原为南军队指挥部的大 楼被导弹击中。这是市 中心的一幢建筑物中弹 后冒起浓烟。
科索沃战争,被美机轰炸后的南联盟某大桥。
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
3、苏联解体的影响
对世界形势: 核战争危险性降低,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对世界格局: 1)(破旧)标志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2)(立新)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3)(对共运)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挫 4)(对国际组织)有利于欧盟、北约东扩
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特点: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心
强
1991 年 12 月 25 日 , 戈 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宣布辞职,并将核武器控 制权交给叶利钦,苏联解 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 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 扬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历史、根本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因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直接原因 )
2、苏联(1922-1991年)解体的过程:
1991年,经互会解散。 1991年, 华约解散。 1991年,“8•19”事件(催化剂)。 1991年,“独联体”成立。 12月25日,存在69年的苏联解体。 同时,东欧剧变(如德国统一)。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国际恐怖主义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发动对美国的恐怖袭击, 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及根源 (1)特点:新旧交替,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根源:经济力量多极化。
主要表现:“一超多强”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②欧洲一体化的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经济腾飞,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④俄罗斯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努力恢复大国地位。 ⑤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⑥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 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
史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1945年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演变
传
统 : 以 欧 洲 为 中
1945-1955: 美苏两极 对峙格局 形成
20世纪 六七十 年代 : 多极化 趋势出 现
1991年 以后: 两极格 局瓦解, 多极化 趋势加
【真题演练】 (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如果以“两极 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 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知识框架
苏联解体 跨 两极格局 世 瓦解
苏联解体 原因: 解体:1991年12月
两极格局瓦解
纪 缓和与 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
的动
国际力量对比失衡
世 荡并存 动荡——原因 非传统安全威胁 界
格
特点: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局
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欧盟、日、 多极化趋势 表现 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力量发展壮大
加强
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
2.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未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根源:经济力量多极化。
(2)其中的任何“一极”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解体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 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 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东欧剧变的原因: 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局19部9.1历战年争,—经史—互南会原联解盟散因战。争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世界形势总体走向缓和,但缓和 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多极 化趋势加强。)
1.缓和因素:
(1)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
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2)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3)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
作为首要任务。
(4)和平主义思潮 (5)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6)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7)核武器的威慑力
2.动荡因素: (1)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新的世 界格局尚未形成。 (2)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爆发。 (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 秩序。 (4)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5)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金融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疾病 、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6)国际裁军和军控呈现停滞。
“8.19事件”中的戈尔巴 乔夫和叶利钦
东欧剧变
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发生 了暴动,起义士兵和群众与总统卫队展开了激烈 的枪战。
1991年3月,保加利亚共 产党领导人日夫科夫(左三) 在法庭受审,他一再声称无 罪。旁边站立的3人是他的辩 护律师。
柏林墙的修建与推倒代表着“冷战”的起始,前东德 人一度认为翻过柏林墙就能得到自由。
多极化趋势加强
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1)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格局。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2)其中的任何“一极”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 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 方面。
小结: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两极对峙格局,冷战开始。)
两两多极极极格格化局局趋动瓦势摇解加::( 解强(兴华体:20起日2约,世200,本世、两纪世多、纪经极6纪0极欧8互格、90化共0年会局7年0趋体代解瓦年代势,末散解代至出中9,,今0现国年东冷。,代欧战)第初剧结三变束世,。界苏)联 ④ 2沃(二苏(一世23(1(内(科14这制世二21解( 1(((实美特解1(1) ) ) ) )99999)俄的1战联2座界6部1索只造界战体1143质国点体599899两) ) ) ) )) ) )(((((519911罗难 后 改 原 上 原 沃 是 了 上 后 实 背 不 : :·极年年年年年新立两根立对和背对立背 地以恐斯 民到变为第因难苏震第到质离得既1格,41,3课新极源新共平景国新景 区科9怖月 2月积 在2与南一:民联惊一2:马不相9局““月标)格0:)运与:际0): 冲技主独818,极 南美军个经进模世个社克重对世•世瓦年日2全1一局经一)发组一突为义88联保2开 联全队社济入式界社会思视稳9纪纪00解1,国日超的济超国展织超和核、体”年年加2事展 盟面指会改黑的的会制主多定55≠贝月,Ⅱ多瓦力多际日)多局心跨”0代0代多利成件全 对挥主革失主度义边,·“年年马9尔卷罗强解量强社益有强部的国苏苏极亚·立(方 抗部义没败义的和合又1代代其格文马, , 多 , 会 成 利 , 战 综 犯联 联1化共。催位的的国有,国根社作发中中”顿莱综尼多打极多主为于多争合罪事陷陷格产化外 方大家突体家本会欧展期期边德)亚极破化极义时欧极。国、件入入局党剂交 针楼从破现从变主盟变界市如布化了。化运代盟化力金。政政。领), 。被此旧社此化义、化中果加趋原趋动的、趋竞融治治导。努 导从模会从,道日。心以勒势有势遭主北势争安经经人力 弹地式主地由路、遭“斯加的加遇流约加,全济济两日恢 击球旧义球社俄到特强国强重东强绝、困困极夫(复 中上框道上会、北发际挫扩大网境境格科7大 。消架路消主中约)生力多络;;局夫国 失。的失义、的核了量数安的(地 了曲了制发左再武暴对国全确位 。折。度展三一器动比家、立。 性演中)次的,在平把重与和变国轰威起法衡发大解建为家炸慑义庭,展传体设资等。力士受新经染”的本力为兵审的济疾艰主量题和,世作病巨义发撰群他界为、性制展写众一格首气!度壮专与再局要候。大著总声尚任变,统称未务化贯卫无形。等穿队罪成非全展。。传书开统的了安主激全线烈威应的胁该枪。是战,。美苏两国(
3.外部原因: 2)(立新)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 核战争危险性降低,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体:1991年12月
(1)背景: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 科索沃战争,被美机轰炸后的南联盟某大桥。 同时,东欧剧变(如德国统一)。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日本、欧共体,中国,第三世界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局部战争——南联盟战争
1999年4月8日,贝 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到北 约的再一次轰炸。一座 原为南军队指挥部的大 楼被导弹击中。这是市 中心的一幢建筑物中弹 后冒起浓烟。
科索沃战争,被美机轰炸后的南联盟某大桥。
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
3、苏联解体的影响
对世界形势: 核战争危险性降低,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对世界格局: 1)(破旧)标志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2)(立新)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3)(对共运)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挫 4)(对国际组织)有利于欧盟、北约东扩
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特点: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心
强
1991 年 12 月 25 日 , 戈 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宣布辞职,并将核武器控 制权交给叶利钦,苏联解 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 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 扬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历史、根本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因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直接原因 )
2、苏联(1922-1991年)解体的过程:
1991年,经互会解散。 1991年, 华约解散。 1991年,“8•19”事件(催化剂)。 1991年,“独联体”成立。 12月25日,存在69年的苏联解体。 同时,东欧剧变(如德国统一)。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国际恐怖主义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发动对美国的恐怖袭击, 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及根源 (1)特点:新旧交替,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根源:经济力量多极化。
主要表现:“一超多强”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②欧洲一体化的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经济腾飞,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④俄罗斯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努力恢复大国地位。 ⑤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⑥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 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
史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1945年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演变
传
统 : 以 欧 洲 为 中
1945-1955: 美苏两极 对峙格局 形成
20世纪 六七十 年代 : 多极化 趋势出 现
1991年 以后: 两极格 局瓦解, 多极化 趋势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