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语文现代文复习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语文期末必考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语文期末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623f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2.png)
上海七年级语文期末必考知识点语文作为人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是学生讨论的焦点,以下是上海七年级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七年级语文的重点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期末考试中,通常会出现篇章短文、课文阅读和综合阅读等内容,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对篇章的结构分析、主旨把握、段落主题句和段落支撑句的掌握、词语理解和语句理解的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许多七年级学生最担忧的部分,因为其语言结构较为复杂,学生通常需要从语言、文化、历史、知识等多方面进行学习。
期末考试中,常出现段子、古诗词等文言文阅读内容,对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因此,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认真阅读、理解文言文语言结构与文章核心内容、词语概括、名句背诵和文言语言概述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三、写作能力写作是七年级语文学科中的重要部分,期末考试中常常会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常见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特点,文本意图的理解、语言运用的规范性和连贯性,结构和逻辑,以及语音语调的处理。
四、词语运用和语言表达词语运用和语言表达是语文学科的基础部分,这部分考试内容通常会涉及到语文学科整体的基础词汇、语文常识、语言表达以及语音语调等方面。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语法语言学基础、汉字基础、词汇量积累和语言表达规范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五、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七年级语文考试中必考的一部分,其实质是通过阅读给定的内容,在预设的时间内获得信息和文化的背景,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理解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来回答问题。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了解文章结构和核心素材,注意文章主旨和意图的把握、语言和逻辑的处理、答案精准和明确,同时需要注意自己的阅读速度。
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
![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2e9d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6.png)
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
上海作为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语文教育水平一直比较高。
下面是对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的梳理,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基础知识点1.词汇:初中词汇量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包括词义辨析、词语搭配和词语的派生等。
2.字音字形:掌握常用字的发音、书写和拼读规则,从而提高语文表达和阅读的能力。
3.句式和段落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句式和段落结构,包括主谓结构、倒装句、插入语、并列句、复合句等,从而使自己的表达更加丰富和准确。
4.修辞手法:学习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加强文字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5.语文常识:了解古代文化、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可以拓展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常见错误:注意常见的语文错误,如混淆词义、语法错误、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的准确性。
二、阅读理解3.阅读策略:学会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略读、精读、理解主旨等,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4.阅读素材:积累各种阅读素材,包括报纸、杂志、小说等,扩展对不同主题和领域的理解和知识面。
三、写作技巧1.写作格式:学会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使自己的写作条理清晰、有逻辑性。
2.写作要素: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等,使文章内容充实、连贯和有层次感。
3.修辞手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词汇的准确选择,语法的正确使用和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
四、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现代文学: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提高对现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3.名家名著:学习中国和世界的文学名家和名著,如李白、杜甫、鲁迅、莎士比亚等,了解他们的作品和影响。
上海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上海九年级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c29d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c.png)
上海九年级语文知识点上海九年级语文课程内容涵盖了诸多知识点,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九年级语文课程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词语理解: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了解其古代意义和用法。
2. 句子理解: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理解句子的主谓宾关系和修饰关系。
3. 阅读技巧:通过阅读文言文作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九年级语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并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文本理解: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本的含义,分析文本的结构和思想。
2. 修辞手法: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观点和情感。
3. 风格特点:学习分析不同文本的风格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三、作文写作作文是九年级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作文写作方面,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写作思路:学会构思作文的主题和内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2. 语言运用:掌握准确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运用得当地使用各类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3. 文章框架:了解不同类型的作文结构,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掌握各种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总结:以上介绍了上海九年级语文课程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作。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上海七年级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上海七年级上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4adc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4.png)
上海七年级上语文知识点总结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学生们进入了新的学习阶段。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是全新的挑战。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上海七年级上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内容,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1.字音、字形、字义:掌握字音、字形和字义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
学生需要通过多读书、多写字、多记单词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2.词语的构成和分类: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了解词语的构成和分类,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要领。
3.句子基本结构:学生需要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主、谓、宾、表等。
4.段落的组成:学生需要了解段落的组成,如主题句、承接句、细节句等,从而更好地写好作文。
二、阅读理解能力1.推理和引申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推理和引申能力,从具体的细节中把握到整体的含义,理解全文的主旨。
2.阅读态度:在阅读时,还要树立积极的阅读态度,通过阅读理解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
学生要有自主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写作技巧1.语言表达:好的语言表达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和精确性,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2.情感表达:好的情感表达可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学生需要学会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文学修养:学生需要多读文学名著,了解文学鉴赏技巧,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四、文化常识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2.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同样重要,学生要了解当代文化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动态,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今天的世界。
以上是上海七年级上语文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学生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8d4d2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9.png)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上海的初三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并运用多种语文知识点。
以下是对初三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文阅读初三语文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论语》、《诗经》等。
在古文阅读中,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古文的语言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2. 古代文学作品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作家及其作品学生需要学习一些现代作家的代表作品,并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风格。
如鲁迅、丁玲等。
2. 现代文学阅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来提高对现代语言和思想的理解能力。
这些作品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等。
三、写作知识点1. 写作技巧学生需要学会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和修辞手法。
2. 议论文写作学生需要掌握议论文的框架和写作方法,包括提出观点、论证、反驳等。
四、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描述对象与另一事物相比较来达到修辞效果。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运用比喻,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2. 拟人拟人是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人类特质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学生需要了解拟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五、修辞格知识点1. 对偶对偶是指在文章中通过相对称的表达方式达到修辞效果,增加文章的韵律和美感。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运用对偶。
2. 排比排比是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句等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以强调句子的分量、加强修辞效果。
学生需要了解排比的使用场景和技巧。
六、古诗词知识点1. 古诗词阅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古诗词提升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包括理解诗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等。
2. 古诗词背诵学生需要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了解其内涵和修辞手法,并能够背诵并默写出来。
七、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形象地表达。
上海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上海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e9ba95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4.png)
上海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上海市的七年级语文教学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基本技能、文学常识等方面的内容。
本篇文章将详细讲述上海市七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知识点。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
1. 汉字和拼音:学会认写常用汉字,了解字形、笔划和偏旁部首相关知识,同时学会基本的拼音拼读技能。
2. 词语和词义:学会辨析词类、句式,认识词语的基本概念与本质属性,掌握词汇积累的方法与技巧。
3. 语法和句式:掌握汉语基本语序、重要句式、语法规则和常见句型的表达方式,理解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等各种句子结构。
二、阅读理解
1. 文学欣赏:学会欣赏、解读、评价诗、词、曲、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阅读理解:掌握阅读技巧,善于认读生词和推测文章意义,掌握文章写作的思路逻辑,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三、写作基本技能
1. 基础写作技巧:掌握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择写作主题、如何运用比喻和对比、如何运用排比等等。
同时了解写作基本格式(如小学作文格式等)和写作方法。
2. 题目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理解写作题意,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如何加强文章的可读性。
四、文学常识
1. 文学历史: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及其与文学的联系,懂得文学的时代性和历史地位。
2. 名著阅读:学习阅读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
《水浒传》等,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以上是上海市七年级语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
帮助,在学习中可以合理运用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上海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94747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2.png)
上海七年级语文知识点上海七年级语文是从小学到初中的重要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要,要求越来越高。
下面将重点介绍上海七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作文等方面。
一、文言文文言文是上海七年级语文的必修内容之一。
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文言文的基础教材,也是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各章节的文本解释,知道每一章的大意,背诵精彩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注重作家和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必须掌握好翻译方法。
这包括了词义、翻译句式、翻译句子和段落等。
学生要逐字逐句地理解文言文,才能更好的翻译出来。
3、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阅读也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领会句子中的意思,并在阅读后安排时间,复习文言文的内容。
此外,学生还可以结合文言文的背景,了解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二、现代文现代文是上海七年级语文的重点内容。
现代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现代文化、人文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1、总结与归纳在学习现代文时,学生需要掌握好总结和归纳的方法。
可以将文章中的主旨、要点以及观点和意见进行整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阅读理解在阅读现代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生还要考虑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
3、写作能力现代文的学习除了要求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好写作技巧,包括分析、表达、组织思路和行文等方面。
三、作文作文是上海七年级语文的另一重点内容。
作文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1、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学生作文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好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题、构思、组织、写作和修改等。
2、写作表达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
上海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与应试准备
![上海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与应试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a5bf0b3e58fb770bf68a550e.png)
上海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与应试准备基础知识部分一、字音字形1、知识点:⑴巩固2500个常用汉字,并将识字量扩大到3500个;能阅读材料,依据自己的能力,继续扩大识字量。
能正确理解、运用3500个常用汉字。
⑵能正确书写3500个汉字,书写规范。
2、考点:⑴结合语境给汉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⑵辨别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与字形。
⑶改正词语或句子中的错别字。
⑷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
3、应试准备:⑴正确认读汉字的规范读音,识记汉字字形。
⑵弄清常见错别字类型,如:形近字、音近字的误读误写;汉字书写结构出错。
⑶平时勤查字典。
二、词语1、知识点:⑴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⑵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
⑶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⑷了解关于词的分类知识。
2、考点:⑴只考察词语的语境意义。
⑵根据语境意义选用或填写合适词语;选择判别同义词、近义词与反义词。
⑶品评词语在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或效果。
⑷有时考察指代词的指代义。
⑸选择给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3、应试准备:⑴平时多查字典,多积累。
⑵能准确迅速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⑶了解一些关于词的分类的知识(如:词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同义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之分、词语的惯用搭配、词性的分类)⑷能找准反义词。
⑸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
三、句子1、知识点:⑴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四种句式。
⑵把握文中句子含义。
⑶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
2、考点:⑴用词造句。
⑵修辞句的作用。
⑶各种句子的写作:仿写、改写、扩写、缩写。
⑷句式的变换。
⑸各种关键句(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收缩句、照应句)的判别及其作用分析。
⑹各种形式句子的内容概括、表达欣赏、比较鉴别。
3、应试准备:⑴了解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⑵熟练掌握四种句式特点并能熟练区分它们的表达作用。
⑶了解常见复句的类型及其特点(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选择)。
四、修辞1、知识点:⑴熟练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这7种常见修辞手法。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表格式整理
![上海初三语文知识点表格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322b3a1eb91a37f1115cc3.png)
初三知识点复习卷【表格一】现代文阅读·文体知识点整理文体中心主旨顺序结构方式方法语言特点说明文说明对象及特征(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功能、关系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个别、由主到次)说明方法:【举例子】具体地说明……【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列图表】简洁直观地说明……准确性议论文【论点】①统摄全文②明确的判断句③理清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作用: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观点)【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引用名言警句等)①概括论据②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严密性记叙文写人:人物形象叙事:情节或事件的发展写景、状物:景(物)与情的关系记叙顺序:【顺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倒叙】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等。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中心更加鲜明。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作用: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①渲染气氛②交代背景③表现人物思想情感④推动情节发展⑤突出文章中心具体生动形象。
上海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30f4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2.png)
上海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上海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诗词鉴赏1. 诗歌的鉴赏要点:标题要把握诗意,了解诗歌的寓意和主题;诗句的字句要理解,分析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韵律的节奏要感受,体会诗歌的音乐之美。
2. 词语的理解:要解析词语的意思,认识词语的义项;了解词语的词性和用法;辨析词语的意义,掌握词语的词义辨析。
3. 背诵名篇诗词:要背诵经典名篇,掌握古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
二、古代文学1. 文言文阅读: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句式;理解古代文化背景,把握作者的意图和写作目的;掌握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 古代文学作品:积累古代文学作品,读懂古代文化精神;学习欣赏名篇佳作,培养鉴赏水平;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格调,认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3. 古文阅读讲座:听取老师的古文阅读讲解,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提升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三、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作品: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流派;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感悟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 课外书籍阅读:扩大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提升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进行阅读心得和读后感的写作,培养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古代文化1. 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道德准则;认识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品味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善待他人的品质。
2. 佛教思想:了解佛教信仰系统和核心思想;理解佛教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揭示;掌握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禅宗修行的方法。
3. 四书五经:了解四书五经的内容和主要思想;学习《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等经典著作;理解经典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培养道德行为的规范。
五、修辞手法和文体特点1. 修辞手法: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表达方式;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
2. 文体特点:了解散文、骈文、诗歌、小说等文体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文体的特征和语言风格,提高文体鉴赏和理解的能力;进行文体转换和文体仿写,培养个人写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沪教版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64d7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f.png)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沪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沪教版一、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学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古文特点。
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用词古雅,结构繁复,构造精细,常用典故象征等手法。
要理解文言文,必须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句型结构。
二、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指从古代开始,到五四运动之前所产生的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分为诗、词、曲、散文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唐诗宋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名人作家、文学奖项等。
要了解文学常识,需要通过读书积累知识,通过了解文学界的发展,关注文艺界的动态。
四、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指的是20世纪以后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追求真实和自由。
现代文学的主要风格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新感觉派、后现代主义等。
五、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指写作时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如何构思文章、如何展开思路、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等。
掌握写作技巧,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使文字更具有说服力。
六、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指阅读时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快速阅读、精读、理解文章中的隐含信息等。
掌握阅读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使阅读更加愉快。
七、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指在平时交流中,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能力。
正确的语言表达可以使交流更加顺畅,有效地传递信息。
语言表达的关键在于清晰明了、简洁准确,必须克服语言表达中的模糊和歧义。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训练和实践,可以提高七年级学生们的语文水平,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
最新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
![最新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2cb52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0.png)
最新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初中语文知识点梳理文言文部分考点梳理(一)背诵、默写文言诗文【基本要求】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能默写文言诗文或文言名句默写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
【方法指引】从语言上说,简练而准确,鲜明而生动,具有表现力。
从篇章上说,或叙述故事曲折,突现矛盾冲突;或刻画人物生动,思想性格鲜明;或写景优美,意境深远;或状物逼真,形神毕俏;或议论事理透辟,逻辑严密;或说明事物条理清楚,明晰准确。
从内容上说,或描绘祖国山川,或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或记写重要历史人物,或赞美豪杰志士,或鞭挞邪恶势力,或阐明思想观点,或抒发胸怀抱负,都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
【图析要点】【试题举隅】【A组题——基础试题】例题1:山重水复疑无路,。
,清泉石上流。
,,佁然不动。
【参考答案】答案解析:默写的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写景状物和富有哲理的语句。
一是陆游的《游山西村》的颔联,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二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颔联,从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三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的诗句。
答案分别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明月松间照”,“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例题2:【参考答案】【B组题——巩固提高】【C组题——模拟演练】(二)解释、辨析文言词义【基本要求】能依据语言环境确定常见实词的含义;了解词类的活用、通假现象;3、了解常用虚词的含义或作用。
【方法指引】从数量上讲,实词比较多,尤其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假借义。
古今词义的差别,依靠记忆、积累,着重记忆那些与现代汉语形同、音同而义异的半边词。
如:“走”,古义是“跑”的意思,“毙”,古义是“倒下”,引申为“垮台”等。
依据语境确定实词意思,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这个词在某句话中的确定意义,也就是“因文定义”。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85c0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3.png)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一、字音字形
1. 汉字的组成形式以及历史演变
2. 字音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理解
4. 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造字原则
二、词语运用
1. 词语的分类和应用
2. 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3. 常用词汇的意义、用法和特点
4. 常见语言错误的纠正
三、基本句型
1. 语句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句子的分类和构成
3. 主谓结构和主谓宾结构的理解和使用
4. 基础句型的组合和运用
四、修辞手法
1. 修辞手法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借代、比喻和拟人的应用
3. 反问、排比和夸张的运用
4.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五、阅读理解
1. 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和结构
2. 阅读策略的应用和实践
3. 文学类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4. 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和互动
六、作文写作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好作文的特点和要求
3. 作文选题的原则和方法
4. 作文中常见问题的纠正和改进
通过对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为后续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的培养,也必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
![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cec8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e.png)
上海语文初中知识点梳理
一、古文阅读
1.词义辨析:掌握古文中常见的古代词语的使用和含义,如读音、偏
旁部首、释义等。
2.句意理解:理解古文中隐含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包括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等)、典故引用等。
二、现代文阅读
1.文章主题: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2.信息提取:从文章中归纳、总结、提取具体的信息和事实。
三、写作
1.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法和结构,如开头的
引入背景、中间的叙述和论述、结尾的总结归纳等。
2.表达技巧: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包括对比、排比、设问、倒装等,
提高文章的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文章修辞: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四、诗词鉴赏
1.诗词理解:理解诗词中的言外之意、寓意和抒情。
掌握调子和吟诵,并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
五、语法和修辞
1.词语搭配:学习词语间的搭配规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等搭配关系。
2.句子结构:掌握基本句型和复合句。
了解并熟悉各种语法成分的用法,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3.修辞手法:了解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作文。
上海市初中语文应掌握知识点
![上海市初中语文应掌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fdf570453610661fd9f43b.png)
上海市初中语文应掌握知识点(共50个)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1、积累常用字词3500个2、了解基本语法知识(词类及语法功能;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复句八种关系;病句:搭配不当、语序不合理、成分残缺、成分赘余)3、理解常用修辞格(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4、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5、了解现代文的文学文化常识6、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⑴记叙文:记叙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包含起因经过和结果)描写及作用(人描: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环描)⑵说明文:三种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⑶议论文:论证方法(例证法—举例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把握文章内容1、概括段落大意2、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提炼文章的中心梳理文章思路1、分析文章内容的组合方式(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顺序:顺、倒、插)(线索:感情线、事物线)(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2、分析材料详略的安排3、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品味文章语言1、理解词句的含义2、分析词句的作用3、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4、分析记叙文语言的表现力(动词、修饰语:定状补、关联词)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表现手法1、分析小说的内容及主要的表现手法(伏笔与照应、悬念、对比、烘托:环描)2、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3、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古诗文阅读积累古诗文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1、背诵并默写教材中的要求记诵的古诗文2、了解“记”“说”“表”等文体的基本特征3、了解“诗、词、曲”的基本形式特点4、了解课文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句1、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语言现象2、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思3、理解常用文言虚词的意思或作用4、了解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等句式特点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分析古诗文的内容与思路1、理解古诗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思路了解古诗文的表现手法1、了解文言文常见表现手法(象征、确立核心概念,形成情感脉络)2、了解古诗词主要表现手法(对偶、用典、互文)写作审题1、理解题目含义2、确定文章体裁立意与选材1、确定中心2、确定材料谋篇布局1、明确材料的主次详略2、安排文章的顺序3、确定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1、用词准确2、语句通顺3、语义连贯4、表述得体评价与修改1、运用评价量表评价习作,了解作文的优缺点2、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了解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掌握常见应用文的格式1、了解常见应用文的种类2、掌握正确规范的应用文写作行款格式3、掌握应用文写作用语的特点(1书信、2总结、3倡议书、4访谈纪要、5调查报告)。
沪教版语文中考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语文中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aac9cbe2bd960591c67728.png)
4
记叙文解题技巧训练
❖ 怎样分析人物性格? ❖ 怎样理解文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 怎样体味和推敲文中某些句子的含意? ❖ 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 景物描写的作用。 ❖ 怎样解答各种开放性试题?
5
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散文
❖ 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线索、段落顺序) ❖ 品味语言(词语含义、哲理性语句) ❖ 表达方式的作用(描写、议论、抒情) ❖ 表现手法 ❖ 发展性考题
在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之间,该如何抉择?我们可 以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展现出进退两难的困境, 让读者咀嚼、玩味、体会。
21
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 要充分吸取文中的隐含信息。 ❖ 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 要切中题旨文意。 ❖ 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 要力求创新新颖。 ❖ 要符合情理、逻辑。
23
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 必须整体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以利于正确定向下笔。知 己知彼,方可百“写”不殆。
例如:《在
面前》
稍一端详,可知这是一个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命题人 设计这一空白的文题,初衷是要学生自己营造一种环境、态 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 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这种环 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 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 劣的,如挫折、歹徒。
见仁见智,比较鉴别出最佳观点。
34
材料属比喻性,需挖掘引申
❖ 例如:有个人曾对蚕蛹破茧的痛苦挣扎于心不忍,于是 用剪刀剪破茧壳使之早点出来,结果帮了倒忙,因为蛾 只能爬一会儿就不寿而终了。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凭感情意气办事。
上海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f39d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8.png)
上海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
1.文言文音韵
(1)四声
文言文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四种。
(2)韵尾
文言文的韵尾分为“开口韵”和“闭口韵”,其中“开口韵”有-ong、-eng、-ang三种,而“闭口韵”有-i、-u、-ü三种。
2.文言文常用词语
文言文中有很多常用的词语,如“而已”、“何必”、“然则”等。
二、现代汉语语法
1.句子成分
一个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等几个成分。
其中,主语是指动作的执行者或实施者,而谓语是指表达这个动作的词语。
2.字音、词义与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字音和词义都比较复杂,需要在平时多加练,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写作技巧
1.文章开头
文章开头应该具有吸引力,要让读者产生阅读下去的欲望。
2.段落的框架
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框架,最好是由一个主题句来引导整个段落的写作。
3.文章结尾
文章结尾应该具有总结性的语言,对整篇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并且让读者有所收获。
总之,初中语文知识点比较多,需要我们平时做好笔记,并且要多加练习,尤其是在写作方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5ed5a776eeaeaad0f33012.png)
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目标:(1)掌握小说情节的概括技巧(2)掌握5种记叙顺序(3)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一)什么是情节小说中的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故事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小说情节的概括(1)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三)小说的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四)小说情节作用开头1. 一般开头(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3)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2. 开头设疑(1)造成悬念,引出下文(2)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3. 开头写景(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3)烘托人物心情结尾1. 一般结尾(1)结构上,呼应前文或总结全文,照应标题(2)主题上,点明(深化、升华)主旨(3)丰富人物形象2. 悲剧结尾(1)人物形象上,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2)表达效果上,令人感动和回味,引人深思3. 大团圆结尾(1)主题上,表达美好人性(2)表达效果上,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引起读者共鸣4.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无穷回味的余地目标:(1)掌握5种人物描写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技巧(3)掌握人物心情分析技巧(4)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目标分解:(1)学生了解概括人物形象的五个常见的角度;(2)学生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以及其对应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
一、概括中心思想或主旨
(1)中心思想=事件概括+作者看法+作者的情感
中心思想的归纳常用方法:
1、从分析标题入手
2、从分析材料入手
3、从分析首段入手
4、从分析文章中议论或抒情句入手
5、从分析篇末入手
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一般规律:
1、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侧重抓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
2、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侧重于分析事件蕴含的本质意义。
二、理清结构层次
(一)记叙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A.看到眼前事,联想到以往的事,引起了回忆,追叙往事;
B.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时,为了加强对照效果,先写当前,后写过去;
C.先说出事情的结局,在记叙事情的缘由。
作用:或顺乎自然;或为了达到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的表达效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
作用:
1、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2、衬托人物品质。
3、为后文做铺垫。
4、突出文章的中心。
(2、3、4与环境描写相结合)。
(二)、概括段落内容
(1)划分段落并明确各段大意:
1、按时间先后
2、按地点的转换
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如主要人物的变化,表达方式变化)
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2)概括段意方法:
5、反问:强调,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8、引用: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六、词语含义
常见题型为:A、***指的是……B、***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思路:
A、词语的指代
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
——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
——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
——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B、词语的比喻义
解释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比喻……
C、词语的引申义
解释词语的意思——在本文中指……
D、词语的特殊含义(包括双关、反语、讽刺等)
(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词语的特殊含义)
说明文
一、概括主旨要点
(一)、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二)、概括说明对象特点
1、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2、没有明显中心句的,需要分析、归纳,总结事物特征。
*分清是局部特征还是总特征
二、分析思路结构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使说明对象特征更容易理解、接受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列数字:使说明对象某些特征因量化而精确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不是列数字的数字:
A.年代,时间
B.专有名词
C.不是为了说明对象特点的数字
●作比较:使抽象便具体,深奥便通俗,突出事物的特征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四、体会语言特点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
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一段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内容
2)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议论文
一、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1. 概念: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指出的见解和主张
2. 区分论点和论题:
论题:作者要议论的范围
论点:作者的观点
区别:
●论题没有任何感情倾向、没有褒贬
●论点有明确的感情倾向:褒或贬,即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判(论点中一定含有动词)注意:如果是论题,必须要在议论对象上加上作者的态度或观点,才是完整的论点。
(论题+作者的主张=论点)
3、寻找或归纳论点:
(一)寻找论点的方法:
1、看题目:
1)题目可能就是论点(在文中寻找最完整的表述,一般在开头)
*但题目还可能是论题(包括引用文中人物的某句话)
2、看文章开头:
3、论点在文末:
(1)第一段的议论范围小于最后一段的议论范围,那么论点在文末。
(2)第一段讲现象,第二段开始是对分论点进行论证,末段提出总论点,那么论点在文末。
(二)归纳论点的方法:
1、捕捉段落中心句
一般在某几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2、散落在文中,在某个自然段中紧贴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前后的句子中。
注:关键是借助文章的论据去推断论点。
3、补充非完整句式的论点,还需注意与前文句式的统一性或相近性。
二、分析思路结构
●总分式:总说和分说(先总后分、先分后总、)
●并列式:几个层次、段落之间是平行(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层进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前后顺序由严格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对照式:两种事物或意思对比
区别:并列式几个层次没有必然联系,层进式与对照式有明显逻辑关系的约束
三、论据
1、论据的分类
●事实论据——事实胜于雄辩(史实、事例、数字等,什么人,什么事,它与论点的关系)
●理论论据——引经据典(经典著作、名人名言、科学原理、理论书上的话等)
2、与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和根据。
3、论据的作用:
(1)有的只证明文章的分论点、论述过程中的某一论点;不直接论证中心论点。
(2)有的是否定与论点相反的主张,从反面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3)有的论据要相互组合,增强广度(横向)和深度(纵向),还能体现观点的普遍性
4、论据的顺序:
(1)结合文章上下文,联系分论点,把论据放入正确的段落。
(2)许多文章有些论据是按照文中“古今中外”(明或暗)四个字来选择排列的。
(但要具体结合文章)5、论据的补充:
(1)原理同论据的顺序是一样的。
(2)不同点:注意补充论据的限制性要求(国籍、时代、范围、历史事实、前文的语句等)。
*议论文开头:A、开门见山B、用故事、新闻、传说……C、用名句、名言
B、C开头的作用:A、使用了……论据B、引出论题……/论点……(结构上)
C、内容上,论证了……
D、引起读者兴趣
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格式:例举了……,证明了……,使论证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格式:通过引用……,证明了……,使论证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格式:(将…与…作比较),突出了……,从而论证了……
与论据的联系:
举例论证使用事实论据
引用论据使用理论论据
对比论证兼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五、语言特点
严密性逻辑性
答题方法:
1.词语的本意
2.词语的语境义(或多个词语之间的相互联系)
3.删去的后果
4.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