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将秸秆、粪便等转化为沼气,既可获得清洁能源又可改善环境质量.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A . CO
B . CH4
C . H2
D . H2S
2. (2分) (2018高一下·牡丹江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D .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3. (2分)已知C(s)+CO2(g)=2CO(g)在常温下为非自发反应(△G>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焓减的反应
B . 该反应是熵增的反应
C . 降低温度可使该反应自发进行
D . 无论反应温度是多少,该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4. (2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在硬币制作时,钢芯应做()
A . 阴极
B . 阳极
C . 正极
D . 负极
5. (2分) (2019高二上·太原期末) 如图所示,相同温度下,在容器Ⅰ和Ⅱ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HI,发生反应2HI(g) H2(g)+I2(g)。

下列关于反应起始时容器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Ⅰ和Ⅱ中活化分子数相同
B . 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相同
C . Ⅰ和Ⅱ中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相等
D . Ⅰ中化学反应速率比Ⅱ中的小
6. (2分) (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 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成为二次能源。

下列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 . 氢能
B . 电能
C . 核能
D . 水煤气
7. (2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g);△H=-125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mol
B . 若转移10mol电子,则消耗2.5molO2
C . 若生成2mol液态水,则△H=-2512kJ/mol
D . 若形成4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8. (2分)以下是表示反应2A+B=3C+4D的反应速率数据.按照反应快慢顺序排列应为()
①υ(A)=0.5mol•L﹣1•S﹣1②υ(B)=0.3mol•L﹣1•S﹣1
③υ(C)=0.8mol•L﹣1•S﹣1④υ(D)=1mol•L﹣1•S﹣1 .
A . ④>③>①>②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②>①=④
9. (2分)(2016·海淀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镀锡铁做罐头盒,当镀层破坏后锡能对铁提供保护
B . 用铜作电极电解稀硫酸,发生反应:Cu+H2SO4 CuSO4+H2↑
C . 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Mg和Al,则Mg一定做负极
D . 某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活化能大的方向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小
10. (2分) (2016高二上·双峰期中) 下列对“改变反应条件,导致化学反应速率改变”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 . 增大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单位体积中活化分子数增多,气体反应速率加快
C . 升高反应的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D .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路径,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增大
11. (2分) (2016高三上·六合期中) 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 , 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 (OH)3 ,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B . 此过程中电子从C移向Fe
C . 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
D . 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12. (2分) (2018高三上·辽源期中) 下列关于铁电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钢铁的吸氧腐蚀中铁是正极
B . 在铁片上镀铜时铁片作阳极
C .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可用铁作阴极
D . 镀锌铁板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是负极
13. (2分)(2018·长宁模拟) 下列关于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吸氧腐蚀是吸热反应
B . 铁作原电池正极
C . 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 . 原电池负极反应为:Fe-3e-=Fe3+
14. (2分)(2015·天津模拟)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 .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D . 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15. (2分) (2015高二下·翔安期中)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NO2⇌2NO+O2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反应停止了
B .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D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16. (2分) (2018高二下·海宁期中) 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
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 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 . 生铁的腐蚀中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C . 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D . 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 – 2e-=Fe2+
17. (2分) (2017高二上·揭阳期末) 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H<0的是()
A .
B .
C .
D .
18.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期中)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符合题意是()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 ①②
B . ②③⑤
C . ②⑤
D . ④⑥
19. (2分)(2017·南通模拟)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 图1表示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 . 图2表示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C . 图3表示某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 图4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体积分数的曲线,则该反应的正反应△H<0
20. (2分)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 时放出57.3kJ热量,用500mL 0.6mol•L ﹣1的稀硫酸跟含1mol NaOH的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A . 68.76 kJ
B . 57.3 kJ
C . 34.38 kJ
D . 17.19 kJ
21. (2分) (2016高一下·广州期末) 图为番茄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
B . 负极反应为Zn﹣2e﹣=Zn2+
C . 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会减少
D . 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增加
22. (2分) (2016高一下·安乡期中)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下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 . H+的浓度
B . 镁条的表面积
C . 溶液的温度
D . Cl﹣的浓度
23. (2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 ,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今欲制得Cl2
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 . 0.025 mol
B . 0.050 mol
C . 0.100 mol
D . 0.20 mol
24. (2分) (2020高二上·大理期末)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
分别向2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和CuCl2溶液的试管
中同时加入2 mL5%H2O2溶液
B制备无水AlCl3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
将盛有NO2和N2O4平衡混合气体(常温下)的玻璃球浸于热水
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D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向两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投入铜丝和银丝
A . A
B . B
C . C
D . D
25. (2分) (2016高二下·枣阳期中)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B . 会产生新的物质
C . 必然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D .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2分)
26. (5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月考) 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 ,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mol/(L·min)。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2)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O2(g) 通过其自发进行来消除CO的污染。

该方案________(填“是”、“否”)可行,理由是:________。

27. (6分) (2018高二上·衡阳期中) 已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现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装置有两处重要组成部分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 、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________。

(3)若操作时分几次注入反应液,求得的反应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次。

(5)量取0.5 mol/L的盐酸和0.55 mol/L的NaOH溶液各50 mL进行实验,测得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t1℃,混合反应后最高温度为t2℃,设溶液密度均为1 g/mL,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4.18 J/g•℃。

请列式计算中和热:△H= ________kJ/mol(不用化简)。

28. (4分) (2018高一下·大连期末)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0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

(3)试剂②可以选用 ________(填化学式)。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9. (7分)(2018·惠州模拟)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2I2(s)+5O2(g)=2I2O5(s) ΔH=-1966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1200 kJ•mol-1 。

则5CO(g)+I2O5(s)=5CO2(g)+I2(s)的△H= ________。

(2)碘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碘化钾溶液并生成多碘离子,反应如下:
① I2(s)+I-(aq) I3-(aq) △H<0;② I2 (s)+2I-(aq) I42-(aq)。

温度降低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

(3)碘与钨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W(s)+I2(g) WI2(g)。

现准确称取0.508g碘和0.736g 金属钨放置于50.0mL的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

如图是混合气体中的WI2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Ⅰ(0~t2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

① 该反应△H________0(填“>”或“<”)。

② 反应从开始到t1(t1= 3 min)时间内 I2 的平均反应速率v(I2)=________。

③ 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

④ 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B. 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C.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2分) 26-1、
26-2、
27-1、
27-2、
27-3、
27-4、
27-5、28-1、28-2、28-3、28-4、29-1、29-2、
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