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研究曹懿
摘要:小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并且,语文阅读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在脑海中构建出属于自身阅读的图像思维,能够下意识地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就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对阅读图式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图示
一般来说,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文章都相对较难,在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会在三年级有一个整体的增加。
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初步接触到逐渐适应,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以教师在小学中年级时,就要教会学生对阅读进行图示的构建,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阅读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进行阅读,就能够容易许多。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中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都比较差,所以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时,一般都会对文章當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解释,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
这种阅读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却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因为学生缺乏了自己阅读与分析的过程。
而当考试或者课后阅读时,没有了教师的引导与解释,学生就会对该文章感到茫然且无从下手。
教师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阅读,领悟阅读、建构起自身的阅读图示,对各类的文章都轻松地应对,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当中图式构建的策略
(一)经典阅读,建立初步的阅读图示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当中,有一些较长篇幅的课文。
而学生在刚刚
接触时基本上没有头绪,不会从整体的结构上进行把握。
所以,教师要引
导学生对阅读课文进行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阅读范文,从而
让学生发现基本文章的结构大多数都分为总分、并列、因果以及承接四种
结构,进而让学生建立初步的阅读图示,对文章的大体结构有一个最基本
的认识。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中《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时,通过教师
对学生的引导,可以发现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模式,先是在文章开
头总体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再通过对海水特产以及海岛特色
的描述,来展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在文章的最后又采取首尾呼应的手法总
结西沙群岛的富饶以及对其未来的展望。
教师可以将这一结构通过图形画
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对具体的结构进行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基
本的阅读图式框架。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大自然的声音》这样结构
比较典型且经典的课文学习中,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学生在经过一段
的时间的积累之后,独立进行阅读时,这种图示框架就会被下意识地激发
出来,让学生很容易掌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与主体思想,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拓展阅读,构建丰富的阅读图示
在阅读图示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先对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再对其进
行加工形成基本的图示框架,而阅读图示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唯一结构,由
于信息的不断更新与调整,其所含有的信息与构建而成的框架也在不断地
变化。
所以学生在对阅读图式进行初步的构建之后,能够理解到阅读图式
的教学模式,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丰富学生脑海当中的阅读图示,并对其进行变换,使得学生有效掌握各种类型的文章。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
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要求学生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以及执着追求的科学态度,部分学生可能对于课文当
中关于伽利略的描写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入,不知道到底从哪一个地方能体
现出伽利略独立思考并且执着追求的科学态度。
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
行相关句子与相关事件的分析与解释,让学生体会到伽利略所拥有的精神。
在课下,让学生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认识到更多的伟人。
然后让学生
在第二节课堂的分享当中说出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伟人,并向教师一样进
行分析,哪些段落或者哪些句子体现了伟人的什么精神,并能够将文章的
总体结构与每一层结构所描述的相关内容说出来,学会总结归纳,在该伟
人的介绍课文当中学会了什么。
这样既能够使得学生丰富自身的阅读图式,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总结归纳的能力。
又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争吵》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这篇课文当中的人物、事件的描述进行分析与
学习,让学生在课下去阅读《爱的教育》这部名著,在这部书中,事情的
发展顺序以及上下承接的结构非常清晰,小学生很容易把握文章当中的主题、主要人物和关系,进而上升到整部书的阅读。
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阅
读量,拓展学生对不同类别的文章构建阅读图示,从而使得学生积累的阅
读图示越来越丰富。
(三)读写结合,构建深层次阅读图示
在学生的阅读学习当中,光靠阅读与分析远远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在适当的阶段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在学生
对阅读图示进行一定的理解与构建之后,促进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让学生
根据阅读的文章写一写与文章相关的句子和作文,可以是仿写,也可以是
缩写,还可以是按照文章内容进行续写。
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当中,巩固自身对该文章的理解,并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帮助其构建自身的阅读图式。
通过对阅读规律的讲解建立阅读图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从而使其对文章进行剖析与鉴赏,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