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矮砧密植果园技术经济评价调查报告_、(改后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矮砧密植果园技术经济评价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目的
河北省是苹果生产大省,河北顺平县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我国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但苹果乔砧密植存在许多问题,如单产低、果实品质差、费工、技术复杂推广难度大等,目前苹果栽培模式正在向矮砧密植过渡,矮砧密植已经是许多苹果发达国家的主要栽培模式,并且是苹果生产的发展趋势,而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矮砧栽培面积占总栽培面积的不足10%,河北省不足1%,与乔砧密植相比,矮砧密植具有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品质优良、省工、技术简化易推广等优点,因此矮砧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优”红富士苹果是河北农业大学专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攻关创建的成熟栽培体系,于2004年完成试栽试种阶段。
河北省顺平县神南乡南神南村于2006年至今积极引进河北农业大学“三优”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由原有果树300多亩发展至1200亩,成为全国第一个千亩以上的“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
本次通过对顺平县“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的调查,搜集矮砧密植果园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科学发展提高理论参考。
二、调查时间、地点及形式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3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顺平县神南乡南神南村“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调查形式: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实地参观考察
调查对象:“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果农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苹果种植户的基本情况
上表中本次主要的三位受访者年龄都在40岁-45岁,文化水平都在初中乃至小学水平,家庭主要人口均为苹果种植劳动力。
结合三位受访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调查中发现:“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种植苹果劳动力大多是年龄大、学历低。
而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需要有高技术作支撑,这便需要外在的技术指导,需要年轻有为,并且对技术熟练掌握的劳动力融入基地。
(二)苹果种植面积和品种
1.苹果种植面积及建园情况分析
除上表内容外,调查中还了解到,①号受访者15亩地中9亩为租赁地,租赁费为900元/亩/年(800斤玉米)。
①号受访者与③号受访者均为六年生果园,②号受访者为8年生果园,在建园方面,大约每亩投入4000元,其中不包括苗木费(苗木由政府部门免费提供)。
在苹果矮化砧木方面选用了SH38/40,建园时得到学校老师的技术指导。
其次,调查中发现,一般果农都是将一年生小树苗直接按挂果树的密度栽种,这样又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若将小苗在地头集中培育2-3年,经集约化管理后移栽建园不但节约土地和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的缩短缓苗期,促进早果。
但是,在此苹果基地,果农大多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多地块”的种植模式,并且培育大苗的经验缺乏,要采用大苗建园节约成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种植的苹果品种及栽培情况
南神南村“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主栽富士苹果,其次嘎啦、斗南、王林主要作为授粉树栽培,每五颗苹果树中有一棵授粉树,其中由于嘎啦成熟期早,可以早上市,果农选用嘎啦较多。
下表为主要调
所种植苹果均采用纺锤形矮砧密植,种植密度为1.5×3或2×4米,每亩约种植果树100棵,且都具备灌溉条件。
调查中果农们表示若有产量高质量好的苹果新品种他们愿意引进。
(三)苹果种植的投入情况
1.肥料、农药以及薄膜投入
施肥在维持树势方面尤为重要,在调查中发现不同果农在肥料投入方面不同,①号受访者,在幼树时每棵树每年是一斤N肥、一斤P 肥,不施K肥,是有机肥5-6斤,总投入约700元/亩,用工3个;挂果树春秋增施复合肥3-4斤,总投入约2400元/亩;其经济投入如下表所示:
②号受访者则一刀切,每棵树每年8-9月施用2斤复合肥,每亩地施用约4方有机肥,总投入约760元/亩。
农药投入方面,①号受访者投入400元/年/亩,每年施药8-10次,15亩总共用工4.5个;②号受访者一年总共投入约1000元。
农膜方面,只用反光膜,10元/斤,使用年限为2年;32元/斤,使用年限为10年,但一般果农都采用10元/斤反光膜使用一年,每亩地用一个工。
2.套袋以及摘袋费用
在“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主要采用的是双层两色袋,从2011年丰产开始套袋,其经济投入情况如下表:
在苹果丰产园套12000-15000袋/亩,亩产可达5000-6000斤;花费方面,0.04元/袋,每亩用工10个,即投入约1400元。
摘袋方面,每亩用工三个,投入240元/亩。
摘袋一周前摘取果实附近5-10cm范围内的叶片,摘内袋后经5-6个晴天的照光后进行转果。
3.授粉、疏花疏果及采摘投入
“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均采用自然授粉和壁蜂授粉,壁蜂直接利用蜜蜂养殖户的蜜蜂进行授粉,互惠惠利。
苹果矮砧密植园初花时进行疏花,每20-25cm留一个花序,应先上后下,先立后外,落花后10天疏果,只留一个中心果;调查时正值果农疏果期间,由于疏果需在20天内完成,一些种植面积较大的果农会雇佣人工疏果,用工8工/亩。
由于采摘周期短且费时费力,一般果农采摘也需雇工,平均4工/亩。
与乔砧时相比,矮砧密植苹果树体小,在疏花疏果以及采摘用工方面占据着明显优势。
4.灌溉费用
南神南村“三优“苹果富士园是在村里原有的荒山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在灌溉方面基本上采用政府搭建的输水管道,利用电力抽水,并不格外计算水费。
基地苹果园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亩地大约一个小时用水70-80方,约40元。
对于种植规模较大的果农来说,一年交两次水;而对于调查中女
士的情况,一亩地分成了四个地块,即使灌溉设施齐全,也只是在遭遇干旱时浇一次水,大部分还是利用天然降水。
5.修剪、拉枝及管理费用
对于矮砧密植苹果园来说,一般需进行夏剪和冬剪,以放疏拉为
主,枝干比大于1:3,结果枝粗度:结果母枝粗度比大于1:2,拉枝
开张角度大于90°。
虽然是修剪拉枝较其他管理来说费时费力但其
周期较长,一般果农利用自家劳动力即可完成,物资方面只需准备好
绳子石头即可,约5元/亩。
20个工,除草相对于套袋摘袋修剪拉枝等技术活
来说,用工相对廉价,06-09年为30元/天,10-12
年为50元/天。
物资方面,果农一般备有割草
机为一次性投入1100元。
在矮砧密植中,应将培肥地力,推广覆盖栽
培作为管理重点,通过广施农家肥、种植绿肥、
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等多种途径补充土壤营
养,提高有机质含量通过地面覆草、覆沙、覆膜
措施的综合应用,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天
然降水的利用率,优化肥水供给条件,促进树体
健壮生长,防止树势衰弱,提高结实能力,延长
结果寿命,促进整体生产效益的提高。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果农并没有采取覆草、覆沙、覆膜等措施
来保墒保水,为了“美观”将树下的草清理干净,只有②好受访者在
树下种植了三叶草,并且在幼树时,在苹果树行间种植了棉花,这一
方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苹果基地难以实现大苗建园造成的资源浪
费问题,但间种作物需慎重选择,以免影响苹果树的生长。
6.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购置和修理费及其他
由上表计算可以得出:果农自2006年建园以来机械设备投入以及修理费约2万元。
调查中发现在南神南村“三优”红富士苹果基地,果农并没有为苹果园买保险费,也没有进行生产性贷款,并且没有使用防雹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果园的投入风险,据了解,基地每年会因刮风形成一定的损失;销售方面,果农一般是直接在基地等商家收购苹果或是少量的自行销售,几乎不产生销售费用。
7.总结:06年建园每亩地投入400元。
对于苹果矮砧密植园第四年即2010年开始挂果,但产量甚微。
在实际生产中,套袋摘袋疏花疏果采摘灌溉等管理方面,果农并非全部雇工而是利用自家劳动力解决,所以,实际投入应比理论投入约1000元/亩。
则理论建园以来每亩总投入为:
400+2405×4+6485×2=22590 约2万元(不含机械设备购入费用),平均每亩每年投入约3000元。
(四)苹果种植收益情况
苹果进入丰产期,以2012年为例,“三优”红富士苹果园主栽红富士,毛收入为:28000+1500+200=29700元,约3万元;
(五)苹果技术认知情况
调查中,发现苹果果农对矮砧密植苹果栽植技术都能基本掌握并应用在苹果的栽培管理中,其技能主要来源于学校老师的培训指导以及果农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如自家果园采用的何种矮化砧木,大多数果农并不清楚。
由此可知,果农对于苹果栽培操作技术方面尚可,但在理论层面上的技术知识的了解有待提高。
(六)其他
一般果农都了解无公害苹果,并且知道苹果生产中有农药残留问题,肥料以及其他农资交易方面,合作社果农一般通过合作社统一购买,非合作社果农一般自行去市场购买,一般以现金结算。
果农每年都有国家相关部门免费进行测土,近年来仅2012年享受了套袋补贴。
四、总结
(一)技术方面
矮砧密植苹果栽植的主要技术攻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优质苗木、控制株行间距、整形修剪、维持树势几个方面。
其中苗木主要有学校科研所得,株行间距容易掌握,对于果农而言,关键技术在于整形修剪和维持树势两个方面,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果农表示能够轻松
掌握矮砧密植苹果整形修剪的技术方法,并能熟练操作,且由于树体矮小在操作上要比乔砧轻松;而维持树势主要通过控制苹果产量以及施肥来实现,在此方面,各家苹果产量相当,但施肥量却各不相同,由于果园多为六年生或八年生果树,在树势上还没有表示先出明显差别,一旦树龄增长,树势差别则会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并统一到各家果农。
(二)经济方面
“三优”红富士苹果病虫害轻,果品质量好,果个大,果形端正,果面光洁,着色好,和乔砧相比提早2-3年结果,经济效益高,并且矮砧密植便于机械化作业,降低了管理成本,年年丰产,解决了大小年问题,克服了乔砧果园促进结果枝技术难,管理费时费工,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的缺点;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矮砧密
(注:物资费包括机械设备购置费以及肥料农药袋等方面的费用;由于果农都有自家劳动力,用工数在三个以下的没有计算在内。
)
由上表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苹果丰产两年已经可以收回全部成本并且每亩累计净收益约16000元,以目前的行情计算,在今后苹果丰产期内,果农每亩每年苹果净收益可达20000余元。
因此,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经济方面都占有较大的优势,是现阶段苹果栽培生产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