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亢的雄鸡,;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②挣脱千年的羁绊
③唤醒黎明的沉默④舞动大地的雄风
A.④①③②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
2 .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身为劳动委员的他不起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B.这个酒吧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政府部门应对此严加管制。
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D.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清晨,浓雾笼罩的山村响起吆喝声,朝霞的斑斓里有了浅浅的影子。
B.贫困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往往经受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
C.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D.让我们扬起风帆,校准理想的罗盘,去迎接风雨,经受考验,切莫随波逐流,茫然前行。
4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B.全神贯注变化规律打虎拍蝇驰名天下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知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的积累。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知识是积累”。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琐屑(x iè)箴言(jiǎn)擅长(shàn)巧妙绝伦(lún)
B.俯瞰(kàn)重峦(luán)遒劲(qiú)惟妙惟肖(xiāo)
C.荫庇(bì)佃农(diàn)嶙峋(lín)长途跋涉(bá)
D.谦逊(sūn)枢纽(shū)田畴(chóu)无动于衷(zhōng)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忆儿时
丰子恺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世的事。
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
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
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
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
我们吃饭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
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走跳板为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
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
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
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
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
大
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
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
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
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用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
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
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
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
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
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
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
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
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
”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
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弱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
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事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
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
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
而对于蟹,尤其喜欢。
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
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
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
然我喜欢蟹脚。
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
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
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
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
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
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才能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
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
蟹的储藏所,就在开井角落里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
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
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
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
英坐在旁边。
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明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
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节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
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
有时两人分吃一只。
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
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
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
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
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
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
他是独子,他的母亲、祖母和大伯,都很疼爱他,给他许多的钱和玩具,而且每天放任他在外游玩。
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
我家的人们每天赴市,必须经过他家的豆腐店的门口,两家的人们朝夕相见,互相来往。
小孩子们也朝夕相见,互相来往。
此外他家对于我家似乎还有一种邻人以上的深切的交谊,故他家的人对于我特别要好,他的祖母常常拿自产的豆腐干、豆腐衣等来送给我父亲下酒。
同时在小侣伴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
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
我们有时就在我家的染坊店里的榻上玩耍,有时相偕出游。
他的祖母每次看见我俩一同玩耍,必叮嘱囡囡好好看待我,勿要相骂,我听人说,他家似乎曾经患难,而我父亲曾经帮他们忙,所以他家大人们吩咐王囡囡照应我。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
他叫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
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我到木场桥去钓鱼。
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从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
然后放下水去。
他又说:“浮珠动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
”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
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我去钓鱼。
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
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
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
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
自此以后,我只管喜欢钓鱼。
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
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
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
但在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
后来又晓得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
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
”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又只有这三件事。
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选文有删改)
6 .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蚀本(_____)②寂寥(_____)③储藏(_____)④忏悔(_____)
7 . 文章开篇写到“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阅读后文,作者不能忘却的三件事是什么?
8 . 文中画线句“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中,“非常的空气”指的是什么?
9 .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品析。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
10 . 文中“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情感?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谈谈你的感悟。
11 . 你是如何理解“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这句话的?
12 . “读其文,识其人”,结合本文谈谈你能感受到丰子恺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积极面对无奈》,回答下面问题。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
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
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
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
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
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
58岁就吐血而亡。
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
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
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
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
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
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3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 .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5 . 选文第②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16 .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7 . 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A.
________面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人物:韩愈袁隆平贝多芬海伦•凯勒
18 . 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实际谈谈。
三、对比阅读
19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尝趋百里外趋:
②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4)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
(5)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点。
四、情景默写
20 . 用诗文原句填空。
(1)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生》李商隐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5)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纪昀《河中石兽》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以及令人惊讶的结局,从中悟出道理:“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2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习题
出塞作①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③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④朝⑤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⑥霍嫖姚。
(注)①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②猎天骄: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唐朝时候的吐蕃;猎,打猎。
③碛:读作qì,沙漠。
④“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
⑤朝:念zhāo ⑥霍嫖姚:即汉代曾做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这里借指崔希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第一联直接描写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
抒发了大唐守边将士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
B.第二联像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蕃猎手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C.第三联具体描写唐军将士的军事行动,将唐军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
D.第四联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带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崔希逸,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
(2)这首诗反映当时的战斗情况写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22 .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音乐可以称之为神奇的东西——它没有手指,却能拨动人们的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没有神曲,却能凝结着人类情感的结晶。
音乐的神奇就在于它可以在时间的延续中延伸。
七、名著阅读
23 . 名著阅读
(1)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4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B、傅雷教导傅聪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C、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随意、遇困境不气馁。
(2)《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由傅雷写给儿子的很多信构成。
关于写这些信的目的,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曾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我想时刻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做一个“……的艺术家”。
(3)品语言
《傅雷家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文中的名言警句充满了生活哲理,请从下面备选的句子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以品析。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会越来越坚强的。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我选择_______ 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读节选,完成习题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秦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
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
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