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管理}如何利用sixsigma降低焊接废品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处是大标题样稿字样十五
字以内
6σ项目
一、项目名称
降低焊接工序封口焊短路废品率
二、1、项目描述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焊接组废品率居各工序之首,解决焊接废品率势在必行.
2、后果
如不降低焊接工序的废品率,则质量成本难以下降。

且加大了返工的工作量,造成不必要的人员浪费。

焊接工序的问题不仅仅是工序本身的原因,间接的反映了各部门之间存在的接口问题(如夹具、工艺条件、原材料等)。

解决的好,可举一反三,进行推广,使各
部门围绕生产工作整体协调一致,互相团结,共同协作,把工作开展得更好。

目前焊接工序废品率情况
三、定义目标
1、分析5、6、7月份焊接组各型号电
芯废品率是否有差异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Variance
Source DF SS MS F P
Factor 7 94.84 13.55 4.39 0.000
Error 136 419.65 3.09
Total 143 514.48
Individual 95% CIs For Mean
Based on Pooled StDev
Level N Mean StDev -----+---------+---------+---------+-562247A 18 1.433 0.283 (------*------)
413450A 18 2.400 1.629 (------*------)
063048A 18 2.089 1.380 (-----*------)
383455A 18 1.878 1.111 (------*-----)
423048A 18 3.900 2.765 (-----*------) 063450AR 18 1.922 1.052 (------*------)
053048A 18 1.894 0.901 (------*------)
613048A 18 3.511 3.041 (------*------)
-----+---------+---------+---------+-
Pooled StDev = 1.757 1.2 2.4 3.6 4.8
从以上数据的结果来看,各型号电芯之间存在差异,应分别确认目标值
2、现有的Z值水平
收集了5、6、7月份焊接组每天的废品率数据,计算过程能力
从图中数据分析,目前焊接工序的Cpk值为0.70。

短期σ值为Zst=2.10,长期σ值为Zlt=0.6
3、目标值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目标如下:
①Cpk值为0.95, Zst=2.85,Zlt=1.35
②各型号电芯及总体目标值见下图
四、项目计划表
五、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项目倡导者
徐延铭
核心成员
郭成森焊接工程师
项目指导
张红安
项目组长
李月忠
核心成员
武雪蜂
极片工程师
核心成员
杨淑萍
成品大组长核心成员
郑丽霞
设计工程师
核心成员
管天佑
设备工程师
核心成员
李建军
装配大组长
担当姓名职责
倡导者徐延铭1、批准任命leader及项目的时间、成本、工作范围。

2、提供支持
指导者(黑带)张红安1、培训、指导项目进展
2、考核项目的成果及认证
项目组长李月忠1、负责项目进度的控制及协调分配工作
2、项目资料整理
3、负责组织会议
4、对项目的最终结果负责
核心成员
郭成森
武雪蜂
1、负责分析原因,提供技术支持
2、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郑丽霞
管天佑
1、负责工装模具的设计。

2、现有模具的维护方案。

3、焊接参数的分析。

李建军、
杨淑萍
1、提供项目涉及生产方面资源提供。

2、负责项目涉及生产操作的落实。

六、团队公约
1、项目实施期间服从组长安排
2、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团结友
爱、平等护爱。

3、项目成果共享。

4、使用6σ语言、团队协作。

5、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有争议,开会协商
解决。

七、节省预算
以平均废品率2.86%计算,目标值平均废品率1.40%计算,每天节省1.46%。

以日产18,000只计算,节省电池262只。

节省资金1,500余元/日,节约资金54万/年。

编制:李月忠审核:曹绍光批准:徐延铭
八、流程图(高端流程图)
一、测量系统类型: 计数型测量系统
二、量具 200MΩ万用表
三、测量系统分析
分析结果
Measure
四、测量系统的判定
E (均等于1)>0.9
P(FA)(均等于0)<0.05
P(miss)(均等于0)<0.02
B (均等于1)0.8—1.2
从以上结果可以判定该测量系统适合格的
一、细致流程图
二、要因图
主要因素分析
三、FMEA分析结果
过程功能要求潜在失
效模式
潜在失效后






潜在失效
起因/机理


现行
过程
控制



风险
顺序
建议措

责任及
目标完
成日期
措施结果
采取的措施严











负极极耳焊接1、极耳
位置
1、整形时
短路,焊接
时潜在短路
隐患
3 
员工对点
位置过程、
极耳过长
折弯时易
造成壳盖
有缝
5 345
 2、极耳
与盖角

折弯时易造
成壳盖有缝
6 
连接时未
对好角度
7
未规
定操
作规

284
规定极
耳与盖
长向成
90度角
正极极耳焊接焊点位

壳盖配合不

6 
对点未对
好、极耳
过长、正
负极极耳
不平行、
折弯时易
6 272
规定焊
接后壳、
盖必须
平行
过程功能要求潜在失
效模式
潜在失效
后果





潜在失效起
因/机理


现行过程
控制



风险
顺序
建议措

责任及目
标完成日

措施结果
采取的措施








风险
顺序
折弯1、S 形

芯短路6 
不是S形极
耳,扣盖时
易将极片强
行推向一侧,
短路
4 124
2、S 宽

壳盖配合
不好、焊

6 
极耳长度不
一,不平行,
扣盖时易造
成极耳折线
不正确,将
壳顶出宽度
范围
6
对极耳焊
接的角度
未做要求
8288
规范极
耳焊接
角度成
90度及
壳盖焊
接后必
须平行
 1、高度
不一
焊漏短路6 
扣盖时未砸
好、壳盖配
合不平整有

6
凭员工目
测平整度
3108
制作工
装模具
过程功能要求潜在失效
模式
潜在失效
后果





潜在失效
起因/机理


现行过
程控制







建议措

责任及
目标完
成日期
措施结果
采取的
措施












 2、绝缘
垫外露焊漏短路3 
上绝缘垫
在S形上部,
壳盖配合
有缝
6 118
3、胶带
外露
焊漏短路6 
终止胶带
松开,壳
盖配合有

6 136
封口焊1、夹具
表面不平
壳盖配合
不好、焊
漏短路
7 
不能将壳
盖夹紧,
壳盖配合
有缝
7
夹具维
护计划
欠缺,
不完整。

298
健全维
护计划
2、结构
壳盖配合
不好、焊
漏短路
5 
不能将壳
盖夹紧,
壳盖配合
有缝
1
 150 3、气压
不能夹紧
易焊漏短

4 
气源不足,
壳盖配合
有缝
6 124
4、操作
过程(夹
具与气压焊漏短路6 
员工操作
随机性大,
6
没有具
体的操
作程序6216
明确操
过程功能要求
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失效后果
严度级别潜在失效起因/机理频度
现行过
程控制
探测度风险顺

建议措施
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
措施结果采取的措施
严重度频度
探测度风险顺序折弯
S 宽度
壳盖配合不好、焊漏
6
极耳长度不一,不平行,扣盖时易造成极耳折线不正确,将壳顶出宽度范围
6对极耳焊接的角度未做要求
8
288
规范极耳焊接角度成90度及壳盖焊接后必须平行
2002.8.22
重新编写作业指导书,规定极耳焊接时与盖的角度成90度,且正负极耳焊接后壳盖必须平行。

并补充检查点
 6
3
4
72 
封口焊
操作过程(夹具与气压及电芯的配合)
焊漏短路6
员工操作随机性大,无固定操作模式。

6
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规范动作。

6216
明确操作规范
2002.823
由技术部在作业指导书中明确操作规范。

 642 48 
扣盖高度不一
焊漏短路
6 
扣盖时未砸好、壳盖配合不平整有缝6凭员工目测平整度0
3108
制作工装模具
2002.8.23
由项目小组提出制作方案,工程部负62 3 30 
过程功能要求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失效后果
严重

级别
潜在失效起因/机理
频度
现行
过程控制
探测度
风险顺序
建议措施
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
措施结果采取的措施
严重度频度
探测度
风险顺序封口焊
夹具表面不平
壳盖配合不好、焊漏短路
7 
不能将壳盖夹紧,壳盖配合有缝
7
夹具维护计划欠缺,不完整。

298
健全维护计划
2002.8.15
由工程部健全维护计划
7 
2 2
28 
负极极耳焊接2、极耳与盖角度
折弯时易造成壳盖有缝
6 
连接时未对好角度
7未规定操作规范
284
规定极耳与盖长向成90度角
2002.8.22
重新编写作业指导书,规定极耳焊接时与盖的配合角度成90度。

并补充检查点63 2 36
正极极耳焊接
焊点位置
壳盖配合不好
6 
对点未对好、极耳过长、正负极极耳 不平行、折弯时易6 272
规定焊接后壳、盖必须平行
2002.8.22重新编写作业指导书,规定极耳焊接时与盖的配合角度成90度。

并补充检6 2 2 24 
一、改善前后的假设检验结果
Two sample T for A vs B
N Mean StDev SE Mean
A 28 2.30 1.05 0.20
B 18 1.639 0.363 0.086
95% CI for mu A - mu B: ( 0.22, 1.097)
T-Test mu A = mu B (vs not =): T = 3.04 P = 0.0045 DF = 35
二、改善后的过程能力
三、对比图
四、结论
从图表上结果表明改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Cpk值为0.97。

(目标值为0.95)
σ 水平Zst=2.91,Zlt=1.45
Control
一、规范作业指导书。

二、培训员工按新的操作规程作业。

三、将焊接工序的P图中废品率上控制线下移
1.5%。

四、每周对控制线进行评审,消除特殊变差。

THAN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