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磁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穴位磁疗
穴位磁疗(acupoint magnetic therapy)是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穴位磁疗具有以下特点:①无损伤:穴位磁疗是以磁头对准穴位表面或磁片贴敷穴位进行治疗,因而无创伤、无痛苦,无论老少都能接受。
②疗效显著,使用范围广:已广泛地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数十种疾病的治疗。
③简便易行,经济节约:只需几块不同规格的磁片,若妥善保存可以反复应用。
④安全可靠,节省时间:接受磁疗的患者绝大多数无不良反应,只有3%左右的患者发生头晕、嗜睡、乏力、心悸等反应,除掉磁场后症状很快消除。
采用磁片穴位贴敷法一般只要每星期复诊一次,可以节省就诊时间。
一、磁疗器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目前磁疗器具主要有磁片和各种类型的磁疗机等。
(一)磁片
1.磁片的大小常用的圆形磁片,直径小至10mm以下,大至100mm左右,磁片的厚度一般为1.5~6mm,亦有10~20mm 者。
2.制造磁片的永磁材料指标制造磁片的材料属于永磁材料,要选择磁性能好或磁场强度能满足临床需要而且价格也不昂贵者。
衡定永磁材料性能的优劣,主要指标有三项:剩余磁感应强度(Br)、矫顽力(Hc)与最大磁能积(BH)max。
(1)剩余磁感应强度:永磁材料经过外加磁场作用后被磁化,当去掉外加磁场,磁感应强度亦随之减弱,但减弱到一定程度后,不再自行减退,而仍然保留着一定的磁感应强度,这种余下的磁感应强度称为剩余磁感应强度。
剩余磁感应强度越大,永磁体表面磁场强度越强。
(2)矫顽力:当永磁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不再继续减退后,施以反方向外加磁场,使剩余磁感应强度继续减退到零时所需要的外加磁场强度,即为该种永磁材料的矫顽力,矫顽力的大小,标志着该种永磁材料抵抗退磁能力的强弱。
矫顽力大者,抵抗退磁能力则强,退磁较困难;同时还可以使永磁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磁场强度。
(3)最大磁能积:在退磁曲线上的任一点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乘积称为该点的磁能积。
而其中某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最大乘积称为最大磁能积,用(BH)max表示,最大磁能积越大,永磁体表面的磁感应强度越强,磁性能越好。
永磁体的表面磁场强度除了与上面三个因素有关外,还与永磁体的形状有关。
材料面积相同的永磁材料,较厚的表面磁场强度要大于较薄者。
3.制造磁片的永磁材料种类目前常用的制造磁片的永磁材料有稀土钴永磁合金材料、铁氧体与铝镍钴磁钢等。
(1)稀土钴合金永磁体:稀土钴合金永磁体由稀土金属元素与钴合金充磁后形成。
制造磁片所应用的稀土金属,主要是钐、铈与钴结合,制成钐钴合金永磁体与铈钴合金永磁体。
钐钴合金永磁体的磁性能最好,但价格高昂,难以广泛应用。
钐钴合金永磁体主要用于制造旋转磁疗机与某些深在部位疾病的贴敷。
铈钴合金永磁体的磁性能次于钐钴合金永磁体,但基本上可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由于其成本较低,应用较广泛,除用贴敷法外,并用来制作旋转磁疗机。
(2)镨钐钴合金永磁体:这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磁性材料,镨取代部分钐后,虽然磁性能稍次于钐钴合金永磁体,但又略优于铈钴合金永磁体,其价格较低。
(3)铁氧体磁片:分为钡铁氧体与锶铁氧体,钡铁氧体性能比稀土钴合金差,但对一般性疾病的治疗,其表面磁场强度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并且成本低、来源广泛,目前应用仍较普遍。
(4)铝镍钴磁钢:分为五类磁钢与八类磁钢,八类磁钢由于成本较高,磁性能较差,临床应用较少。
(二)电动旋磁机
它是由一只微型电动机带动磁体,在选定的穴位上旋转,以便在人体内产生一个脉动或交变磁场的器械。
其构造是在微型电动机轴上,安装一个直径3~5cm的不导磁圆盘,在原盘的边缘部位上,固定2块(或4块)大小、重量、磁强相等的对称强磁体,极面相同(或相异)排列。
极面相同的旋磁机产生脉动磁场,极面相异的旋磁机产生交变磁场。
磁体表面磁场强度在0.25T以上,电机负载后转速要求每分钟1500转以上。
为防止擦伤,磁体用有机玻璃(1mm厚)与皮肤隔离,但距离不应大于0.5cm。
整个电机与圆盘用塑料壳密封,旋磁机工作时,表面磁场强度约为0.09~0.1T。
(三)交流电磁铁
是由硅钢汽铁芯和绕在它上面的线圈构成。
目前,磁疗中应用的交流电磁铁多种多样,有棒形、H型及E型铁芯交流电磁铁,也有用于某些部位的各种特定型式的交流电磁铁。
使用时,将铁芯极面对准穴位,线圈通常是经过调压器输入交流电源,以此控制交变磁场的强度。
为了加强磁场的穿透深度,有时在相对部位上放置铁片。
由于交流电磁铁能出现振动和发热效应,因此它又有按摩及热敷作用。
(四)振动电磁按摩器
是用电按摩器改装成的。
在软橡皮垫上嵌有2~4块永磁体(表面磁场为0.3T),使用时将磁头直接接触穴位或患部,接通220V交流电,形成一个脉动磁场。
因有机械按摩作用,故适用于治疗软组织扭挫伤。
磁疗器具的类型还有很多,有固定式的如磁椅、磁床、磁被等;携带式的如用于各种特定穴位或部位的磁疗器具、磁性降压带、磁性胸衣、磁腰带、磁帽、磁笔以及综合式磁疗器具等。
都是利用上述静、动磁场作用原理制造的。
二、磁场的物理基础与治疗作用
(一)物理基础
1.磁性和磁感应磁铁能吸着铁钉或铁屑,这种能够吸铁的性质称为磁性,磁铁能吸铁棒,当铁棒离开磁铁后,铁棒也能吸铁,即铁棒已被磁化具有了磁性,磁化的形成过程称为磁感应。
2.磁体和磁极凡能吸铁的物体称为磁体,磁体都有一对磁极。
例如,用磁铁进行实验时,磁铁有两处吸的铁屑或铁钉最多,即磁性最强,这就是磁极。
磁极有南极(S)和北极(N)之分。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力线和磁场在玻璃板上均匀的撒上一些铁屑,然后在玻璃板下横放一磁铁,在磁铁作用下,可见玻璃板上的铁屑被磁化而彼此连续成许多线,即磁力线。
磁力线的流向可表示磁场的方向,即由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凡有磁力作用的空间称为磁场。
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可用磁力线表示之。
4.磁导和磁阻磁力线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的途径,称为磁路。
在磁路中阻磁力量称为磁阻或阻磁;而导磁力量则称为磁导或导磁,导磁率表示物体导磁能力的大小。
各种物质因导磁能力不同(真空时导磁率=1)可分三大类:导磁率>1的物质,如氧、氮、锰、铬等称为顺磁物质;导磁率<1的物质,如氢、水、玻璃等称为抗磁物质;导磁率很大的物质(小则数十,大则数千、数万),如铁、镍、钴等称为铁磁物质。
5.电磁感应在闭合电路中,在导体和磁场进行相对切割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这种电流称为感生电流。
6.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用以表示磁场的强弱。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在该点上单位磁极所受的力。
在电流的磁场中,放进磁介质,由于磁介质被磁化,在原磁场强度的基础上,又附加了一个因磁介质磁化产生的另一个磁场强度,因而在磁介质内部的磁场就等于原磁场强度加磁介质磁化产生的附加磁场强度之和,称为磁感应强度,它的单位是特斯拉(T)。
7.磁性材料的种类医用磁性材料可分为两类:永磁材料与软磁材料。
两种磁性材料的不同点在于矫顽力(Hc)的大小,前者的矫顽力明显大于后者。
这两类材料均是磁疗时需要的,只是用于不同的情况。
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磁片,则是用不同类型的永磁材料做成的;电磁治疗机的磁头,其线圈中的铁心则是用软磁材料制成的。
软磁材料比较常用的有纯铁、坡莫合金、硅钢片等。
软磁材料具有很高的磁导率(μ),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获得很高的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B=μH,H是外加磁场即磁化场,在外加磁场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磁导率高的磁性材料获得的磁感应强度大;即使在磁化场较低的情况下,由于其磁导率高,也可获得较高的磁感应强度,容易被磁化.同时当把软磁材料作铁心时,磁力线密集在铁心中,在铁心两端形成强的磁场.因此,软磁材料很适合于制造电磁疗机.软磁材料由于矫顽力低,其磁感应强度容易随着外加磁场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外加磁场作用时很快被磁化,当没有外加磁场作用时,其磁感应强度又很快消失,这种情况与永磁材料相比较,在其磁性上则有“柔软”的特点。
(二)治疗作用
1.镇痛作用磁疗对损伤性刺激所引起的疼痛和某些内脏疾患引起的疼痛有一定效果,其中对定位明确的浅表部位疼痛
效果较好,对灼性神经痛疗效较差。
磁疗止痛的起效时间随病种、病程等而异,从数分钟到1~2天甚至更长时间。
旋磁法收效较快,静磁法的效果比较持久。
2.镇静作用磁场不仅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单个中枢神经元放电也有抑制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当磁铁移近青蛙头时,发现青蛙处于睡眠状态。
有人观察100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磁疗24小时后,约有50%的患者睡眠改善。
3.消炎、消肿作用实验证明,磁场有消炎、消肿作用,这主要是通过抗渗出以及轻度抑制炎症发展过程,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某些酶活性增强,降低致炎物质浓度,改善病理过程,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等而起作用的。
体液磁化后,水分子的缔合链变短,有利于渗液的吸收和消散。
4.降血压作用磁场可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使患者睡眠改善,调整了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此外,临床观察到,磁疗还可使血脂下降。
5.双向调整作用穴位磁疗的双向调整作用,不仅为临床证实,而且在实验中也得到了证明。
例如,可以应用磁场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治疗面神经麻痹;同时又可以应用磁场降低面神经的兴奋性,治疗面神经痉挛。
又如应用磁场既可提高肠平滑肌兴奋性,增强其活动,治疗便秘;又可降低肠平滑肌兴奋性,减少肠蠕动,治疗腹泻。
此外,既可使痉挛的血管扩张,又可使瘀滞扩张的血管收缩。
三、磁场类型与磁疗剂量
(一)磁场类型
根据磁场强度、方向与时间的关系,把磁场分为以下数种类型。
1.恒定磁场恒定磁场或称为静磁场,其强度与方向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磁场强度保持稳定不变。
如各种永磁体及直流电疗机产生的磁场属于此种类型。
2.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场强度与方向均随时间发生变化。
其频率属于低频范围,交变电磁疗机与异名极旋转磁疗机产生的磁场属于此种类型。
3.脉动磁场脉动磁场的磁场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化,但方向不改变,脉动磁疗机与同名极旋转磁疗机产生的磁场属于此种类型。
4.脉冲磁场脉冲磁场的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磁场强度由零很快上升到峰值,又从峰值很快下降到零。
其特点是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在重复出现之前,有一段间歇时间,间歇时间的长短与脉冲频率有关。
当频率较高、脉冲宽度较大时,脉冲间歇时间较短;脉冲频率低、脉冲宽度小时,脉冲间歇时间较长。
(二)磁疗剂量
关于磁疗剂量的标准,虽然尚无一致的认识,但一般均以磁场强度作为磁疗剂量的定量标准。
磁场强度一般分为磁体内部
与磁体表面的磁场强度。
由于磁疗时磁体的一面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故以磁体表面的磁场作为磁疗时的定量标准还是适宜的。
虽然磁场具有衰减的特点,随着与磁体的距离加大,磁场强度逐渐减弱直到消失,但治疗时一般并不存在明显的空间距离。
磁疗剂量一般以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大小和人体对磁场的总接受量,作为分级的标准。
1.磁疗剂量的分级
(1)根据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分级:
小剂量(或称低磁场):每片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20~100mT。
中等剂量(或称中磁场):每片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为100~200 mT。
大剂量(或称强磁场):每片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在200 mT以上。
(2)根据人体对磁场的总接受量分级:即将贴敷于人体的各磁片的磁场强度加起来。
根据人体对各磁片磁场的总接受量的多少,把磁疗剂量分为三级:
小剂量:人体接受的总磁场强度在300mT以下。
中等剂量:人体接受的总磁场强度在300~600mT。
大剂量:人体接受的总磁场强度在600mT以上。
上述磁场强度的分级是指恒定磁场而言。
交变磁场、脉动磁场、脉冲磁场等动磁场的分级为:
小剂量(或称低磁场):磁场强度在100mT以下。
中等剂量(或称中磁场):磁场强度在100~300mT。
大剂量(或称强磁场):磁场强度在300 mT以上。
2.磁疗剂量的应用磁疗也与其他的治疗方法一样,治疗剂量是否适当,影响到治疗效果,同时还影响到患者是否能够耐受。
因此,确定磁疗剂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1)年老体弱及年幼患者,一般宜用小剂量。
人体对磁场的总接受量,也应在小剂量范围内,或者开始磁疗时应用小剂量,当磁疗效果不明显同时又没有副反应时,可以适当增加磁疗剂量,由小剂量进入到中等剂量。
(2)头颈部及胸部一般宜用小剂量,或者磁疗开始阶段应用小剂量,如效果不明显又无副反应时,可适当增加磁疗剂量。
背部、腹部及四肢等处用中等剂量。
对于软组织厚的大腿、臀部,必要时可用大剂量。
(3)对于病灶较深、范围较大的疾患,宜采用电磁法或者采用场强较高的贴敷法,后者主要用在肌肉丰厚的部位。
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变表浅时,一般多用小剂量。
对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疾病,一般多用低磁场;对疼痛性疾患,一般宜用中磁场或强磁场。
3.磁疗疗程磁疗疗程的长短,主要根据病情及治疗方法而定。
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变表浅的疾病,疗程较短,静
磁法一般5~12天,动磁法一般5~15天。
如果是慢性疾病,一般贴敷3~4星期,必要时,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每个疗程2~3个月;旋转法或电磁法每个疗程15~20天。
四、磁疗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
1.静磁法静磁法是将磁片贴敷在穴位表面,产生恒定的磁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直接贴敷法:用胶布将直径5~20mm的磁片,直接贴敷在穴位或痛点上,磁片表面的磁场强度为数十至200mT。
或用磁珠贴敷于耳穴。
贴敷法根据治疗部位不同,可采用单置法、对置法或并置法。
单置法:只使用一块磁片,将其极面正对治疗部位。
这种方法局限于浅部病变。
对置法:将两块磁片的异名磁极,以相对的方向贴敷到治疗穴位上。
如内关和外关、内膝眼和外膝眼等常用这种方法。
此法可使磁力线充分穿过治疗部位。
并置法:若选用的穴位相距比较近,可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把磁片的同名极并排贴敷在穴位上,使磁力线深达内部组织和器官。
若病变浅且范围较大时,可在病变范围两端贴敷异名极磁片,这种方法可使更多的磁力线穿过病变部位。
若两穴相距更远时(如两侧合谷、足三里等),磁场之间的作用影响已不明显,因此极性关系可以不再考虑,如同单置法一样。
(2)间接贴敷法:如患者皮肤对胶布过敏,或磁片较大,用胶布不易固定,或因出汗、洗澡、贴敷磁片有困难,或慢性病需长期贴敷磁片,可用间接贴敷法。
即将磁片放到衣服口袋中,或缝到内衣、衬裤、鞋、帽内,或根据磁片的大小和穴位所在的部位缝制专用口袋,将磁片装进口袋,然后穿戴到身上,使穴位接受磁场的作用。
(3)耳磁法:即将磁珠或小磁片用胶布贴敷在耳穴上,使磁场作用于耳廓穴位。
耳穴的选取与耳针疗法相同,每次选用2~4个穴位。
磁珠的表面磁场强度20~50mT。
小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可达100mT以上。
一般每次贴敷一侧耳廓,3~5天后贴敷另一侧耳廓穴位。
15天至1个月为1疗程。
此外,也可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两个不同极性的小磁片对置于耳廓的前后,小磁片便互相吸附在耳廓上。
小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一般为200mT左右。
2.动磁法
(1)交变磁场法:①一般用电磁感应机进行,多采用5~100Hz的低频交变磁场。
治疗时选择适合的磁头放置在穴位或患部。
磁头表面磁场强度常用0.03T~0.05T。
每次治疗时间20~30分钟,每日1~2次。
治疗时磁头可发热,治疗时间较长时更为明显,故应注意防止烫伤。
②异名极旋转磁疗机亦属交变磁场,治疗方法与上述同名极旋转磁疗机相同。
交变磁场法常与静磁场综合应用。
(2)脉冲及脉动磁场法:①直流电脉冲感应磁疗机可产生脉冲磁场,其磁极有南北之分,两极可在同一磁头上,治疗时将磁头放置在穴位或患部。
有的装置则将两极分开一定距离,治疗时将肢体或躯干患部置于两极之间进行。
磁极表面的磁
场强度最高可达1T,视需要选择。
每次治疗时间一般15~30分钟,也可达1~2小时。
②同名极旋转磁疗机可产生脉动磁场,治疗时旋磁机磁头尽量贴近患部,但勿触及皮肤(有隔膜板例外),如治疗部位较大或在多个穴位上进行治疗时也可分别进行。
③振动电磁按摩器通电后因磁片在电动按摩机的按头上振动而产生脉动磁场。
治疗时将按头按压在穴位或患部,固定或轻微移动,每次15~30分钟。
(二)注意事项
1.首先应明确诊断,根据病情施治。
外伤肿痛可取阿是穴。
神经衰弱、高血压可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两者结合。
2.磁疗时必须在2天内复诊,因为副反应大部分在2天内出现。
副反应可有心慌、心悸、恶心、呕吐、一时性呼吸困难、嗜睡、乏力、头晕、低热等。
如副反应轻微且能坚持者,可继续治疗;若副反应严重、不能坚持者,应停止治疗。
3.如患者平时白细胞数较低(如在4.0×109/L左右),在磁疗中应定期复查血象。
当白细胞计数较前更为减少时,应停止治疗。
4.当磁片贴敷时间较长时,由于汗液浸渍,可使磁片生锈,因此在磁片和皮肤之间应放一层隔垫物,以免磁片或铁锈刺激皮肤。
5.下列病证禁用:⑴白细胞总数在3.5×109/L以下。
⑵急性严重疾患,如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出血、脱水等。
⑶体质极度衰弱、高热。
⑷皮肤破溃处。
⑸安装有心脏起博器。
⑹磁疗后副反应明显。
思考题
1.试述磁场的治疗作用。
2.磁疗剂量应综合患者的哪些情况来确定?
3.临床上常用的磁场类型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