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 书 设 计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地方:派文官任知州
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枢密院、三司、参知政事
军事:崇文抑武
宋辽、宋夏的关系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两宋政治军事 冗费
背景
王安石变法 措施
影响
岳飞抗金
南宋的偏安 绍兴和议
南北对峙
【师】大家都听过岳飞吧?一代忠臣良将却遭奸臣陷害和统治者怀疑。在为国家保卫国土之时被朝廷逮捕杀害。那么,岳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除了奸臣的陷害,还有宋朝当时的一项政治制度有关。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4)南北对峙: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并回答问题
①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②为了维护新政权的稳定。
学生根据所学回答:
重文抑武: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②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师】除了上述措施,对宋朝影响最大的一项军事措施是什么?
3、作用
①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②消极:但“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2、财政危机
(1)军费开支庞大:北宋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
【师】北宋迫切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2、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政治: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经济:设诸路转运司综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散机构权力
①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通过学习北宋的政治和军事的变化,认识军事力量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危机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王安石变法
3.南宋偏安
教学难点: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王安石变法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PPT展示岳飞墓。
3、南宋与金
(1)岳飞抗金: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师】结合所学,分析岳飞的结局。
(3)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师】变法秉持着怎样的原则?
3、措施:
(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帮助学生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这就是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我们学习了北宋的政治和军事,这一部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和王安石变法要求大家重点记忆,这也是今天学习的难点;然后学习了南宋的军事,希望大家认真理解并掌握。有不懂的课下咨询老师。
作业布置
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之小船创作
教学设计
科目
历史
课题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
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3.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4.认识南宋偏安的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官僚队伍膨胀: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3)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发现,北宋的政治陷入了一定的僵化模式,边防和财政压力使北宋的情况急剧恶化。为了缓解这种危机,王安石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运动,这场运动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如何?下面我们学习,王安石变法。
4、结果:庆历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师】结合教材,你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
四、南宋的偏安
1、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宋辽:
①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师】后来北宋通过什么方法实现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
①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
(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3)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4)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1.奸臣的陷害
2.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生回答:
北宋被迫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
学生回答: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学生回答:
评价:(1)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