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攻球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 板 正 手 快 攻
-5(一)正手源自攻2.特点作用: 站位近、动作小、出手快,借来球的反弹力还击,与落点变化相
结合,可调动对方为扣杀创造条件。是近台快攻打法的一项主要技术。 3.注意事项:
(1)引拍时应该以肘关节为轴,而不是将整个肘部甚至连同大臂向后 拉,否则会造成肘高、肩高的“架肘”状,影响发力和命中率。此问题常 与两脚平站有关,注意调整站位、放松肩部,亦可适当多练习打离身球以 改正之。
突击必须在中等力量的范围内加以调节,切忌发 死力影响命中率。发力一般宜掌握在50%一70%左右。 来球低且下旋强烈时,用50%左右的力量即可;来球 稍高或下旋不强时,可适当加力。
-
16
(七)正手杀高球
1.动作要领: 左脚在前,身体离台略远。手臂作内旋使拍面前倾,整个手
臂随着腰、髋的向右转动而尽量向身体右后方引拍,以增大球拍 与来球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击球力量。
-
1
第三节 攻球技术
一、正手攻球技术 二、反手攻球技术 三、侧身攻球技术
四、攻球技术的运用
2
第三节 攻球技术
乒乓球的攻球技术分为正手攻 球、反手攻球和侧身攻球3大 部分。在每一部分攻球技术中, 又按通常的惯例分为快攻、快 点、快带、快拉、扣杀、突击、 快拨、杀高球等各种技术。
-
攻球教学视频
3
一、正手攻球技术
(2)如果拍形后仰,击球时有翻腕动作,攻打上旋强烈的来球时将容 易出界。除在思想上清楚正确的拍形角度外,还应多进行攻打弧圈球的练 习,在实践中予以纠正。
(3)击球时不能只有手臂动作而无腰、腿配合,必须注意体会 重心交换的感觉。
-
6
(二)正手快点
1.动作要领:
站位靠近球台,右方大角度来球时上右脚,中间或偏左方向来 球时上左脚。手臂自然弯曲迎前,前臂伸向台内,根据来球旋转程 度手臂相应地作内旋或外旋调整拍面角度。
横 板 正 手 杀 高 球
-
17
(七)正手杀高球
2.特点作用: 动作大、力量重,主要用于进攻肩以上高度的来球,往往
能够直接得分。 3.注意事项
(1)来球特高时,不宜在球跳至最高点时击球,以免来球高 出挥拍路线的高度,影响力量的施展和击球的命中率。
(2)前臂不要沉得太低,以免压不住来球而致出界。
-
18
得主动和优势之后,对方回接出半高球时运用,是比赛中重要的得分 手段之一。 3.注意事项: (1)引拍距离应根据来球适当调整,如果引拍距离过小,或是击球点离 身体过近,都会影响扣杀的力量。 (2)运用扣杀技术时腰、髋和腿的配合用力尤为重要,如果仅用手臂发 力,不但杀伤力有限,而且动作不稳定。 (3)触球前各部分肌肉必须充分放松,击球时的爆发力才有保证。
(3)不需突然的爆发力,而是用力比较平均,否则会影响击球的 稳定性。
(4)主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快带只能作为过渡,目的是为了 争取进攻的机会。因此,快带时须有清晰的战术意图,并且不 宜- 过度使用,否则易导致被动。
10
(四)正手快拉
1.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同近台攻球类似。前臂下沉,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下方, 略低于来球。上臂带动前臂加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迎球,当来球跳至高
(一)正手快攻 (二)正手快点 (三)正手快带 (四)正手快拉
(五)正手扣杀 (六)正手突击 (七)正手杀高球 (八)正手攻打弧圈球
-
4
(一)正手快攻
1.动作要领:
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倾,前臂横摆引至身体右侧后方。 右脚稍用力蹬地,髋关节略向前转动,腰向左转,上臂带动前臂快速向 左前方挥动迎球。
-
14
(六)正手突击
1.动作要领:
基本与拉相同,区别在于:拉攻是向上提拉摩擦球;突击则必 须在高点期(或上升后期)触球,以前臂发力为主,借助一定的上臂 和腰、髋力量向前击出,带有爆发力。
横 板 正 手 突 击
-
15
(六)正手突击
2.特点作用: 出手快、动作小、突然性强,有一定力量。是我
国快攻运动员的独有技术,专用于对付下旋球,又称 “低球起板”。 3.注意事项
直 板 正 手 快 点
-
7
(二)正手快点
2.特点作用: 动作小、出手快、线路活,回球带有突击性。用于进攻台内球,以打破 对方的小球控制,在前三板中争取更多的主动 。 3.注意事项:
(1)上身、右脚和前臂应同时前移,先出右脚然后才出手或者相反,都 会错过在高点期击球的时机。
(2)上身必须前移。如果只出手臂击球,常会导致手臂伸得过直、手腕 紧张,缺乏缓冲和调节余地,控制球的能力降低。
(八)正手攻打弧圈球
1.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同近台快攻。前臂上提并内旋,使拍面稍前倾,手
(3)“点”与“挑”,很相似,但“点”以打为主,“挑”摩擦球稍多。 从发展看,二者有相融的趋势。
-
8
(三)正手快带
1.作动要领:
左脚稍前,站位近台,上臂靠近身体。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 拍面前倾,几乎是原位迎球(向后引拍很少)。手臂、手腕向左前方迎球, 腰、髋开始向左转动。
直 板 正 手 快 带
-
-
12
(五)正手扣杀
1.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站位远近视来球长短而定。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 倾,随着腰、髋的转动,整个手臂后拉,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方,适当加大引 拍距离,便于加速和发力。借腰、髋的左转及腿的蹬力,带动手臂向前迎球。
横 板 正 手 快 拉
-
13
(五)正手扣杀
2.特点作用: 动作幅度较大,力量重、球速快、威胁大。通常是在用其他技术取
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
直 板 正 手 快 拉
-
11
2.特点作用: 出手较快、动作较小、线路活,站位稍离台。在对付下旋 发球、搓球和削球时,可作为过渡技术为扣杀创造条件, 又称拉攻。 3.注意事项
(1)身体重心过高,或是球拍位置过高,都会影响向上挥 拍时对球的提拉动作,容易吃转。
(2)与弧圈球的区别,快拉的引拍距离较小,不是用整个 手臂向后拉,击球点离身体较近,以前臂为主,出手相对 较快。
9
(三)正手快带
2.特点作用:出手快、弧线低、借力中发力,落点变化多。主要用 于对付弧圈球,降低对方的回球质量,以便从相持或被动中转变为 主动。 3.注意事项
(1)站位不要远离球台,引拍动作不宜过大,否则会贻误最佳的 击球时机,破坏整个动作的节奏,击球点偏后易导致失误。
(2)手腕如果乱晃,拍形就不易固定,如此将难以控制来球的旋 转。
-5(一)正手源自攻2.特点作用: 站位近、动作小、出手快,借来球的反弹力还击,与落点变化相
结合,可调动对方为扣杀创造条件。是近台快攻打法的一项主要技术。 3.注意事项:
(1)引拍时应该以肘关节为轴,而不是将整个肘部甚至连同大臂向后 拉,否则会造成肘高、肩高的“架肘”状,影响发力和命中率。此问题常 与两脚平站有关,注意调整站位、放松肩部,亦可适当多练习打离身球以 改正之。
突击必须在中等力量的范围内加以调节,切忌发 死力影响命中率。发力一般宜掌握在50%一70%左右。 来球低且下旋强烈时,用50%左右的力量即可;来球 稍高或下旋不强时,可适当加力。
-
16
(七)正手杀高球
1.动作要领: 左脚在前,身体离台略远。手臂作内旋使拍面前倾,整个手
臂随着腰、髋的向右转动而尽量向身体右后方引拍,以增大球拍 与来球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击球力量。
-
1
第三节 攻球技术
一、正手攻球技术 二、反手攻球技术 三、侧身攻球技术
四、攻球技术的运用
2
第三节 攻球技术
乒乓球的攻球技术分为正手攻 球、反手攻球和侧身攻球3大 部分。在每一部分攻球技术中, 又按通常的惯例分为快攻、快 点、快带、快拉、扣杀、突击、 快拨、杀高球等各种技术。
-
攻球教学视频
3
一、正手攻球技术
(2)如果拍形后仰,击球时有翻腕动作,攻打上旋强烈的来球时将容 易出界。除在思想上清楚正确的拍形角度外,还应多进行攻打弧圈球的练 习,在实践中予以纠正。
(3)击球时不能只有手臂动作而无腰、腿配合,必须注意体会 重心交换的感觉。
-
6
(二)正手快点
1.动作要领:
站位靠近球台,右方大角度来球时上右脚,中间或偏左方向来 球时上左脚。手臂自然弯曲迎前,前臂伸向台内,根据来球旋转程 度手臂相应地作内旋或外旋调整拍面角度。
横 板 正 手 杀 高 球
-
17
(七)正手杀高球
2.特点作用: 动作大、力量重,主要用于进攻肩以上高度的来球,往往
能够直接得分。 3.注意事项
(1)来球特高时,不宜在球跳至最高点时击球,以免来球高 出挥拍路线的高度,影响力量的施展和击球的命中率。
(2)前臂不要沉得太低,以免压不住来球而致出界。
-
18
得主动和优势之后,对方回接出半高球时运用,是比赛中重要的得分 手段之一。 3.注意事项: (1)引拍距离应根据来球适当调整,如果引拍距离过小,或是击球点离 身体过近,都会影响扣杀的力量。 (2)运用扣杀技术时腰、髋和腿的配合用力尤为重要,如果仅用手臂发 力,不但杀伤力有限,而且动作不稳定。 (3)触球前各部分肌肉必须充分放松,击球时的爆发力才有保证。
(3)不需突然的爆发力,而是用力比较平均,否则会影响击球的 稳定性。
(4)主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快带只能作为过渡,目的是为了 争取进攻的机会。因此,快带时须有清晰的战术意图,并且不 宜- 过度使用,否则易导致被动。
10
(四)正手快拉
1.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同近台攻球类似。前臂下沉,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下方, 略低于来球。上臂带动前臂加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迎球,当来球跳至高
(一)正手快攻 (二)正手快点 (三)正手快带 (四)正手快拉
(五)正手扣杀 (六)正手突击 (七)正手杀高球 (八)正手攻打弧圈球
-
4
(一)正手快攻
1.动作要领:
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倾,前臂横摆引至身体右侧后方。 右脚稍用力蹬地,髋关节略向前转动,腰向左转,上臂带动前臂快速向 左前方挥动迎球。
-
14
(六)正手突击
1.动作要领:
基本与拉相同,区别在于:拉攻是向上提拉摩擦球;突击则必 须在高点期(或上升后期)触球,以前臂发力为主,借助一定的上臂 和腰、髋力量向前击出,带有爆发力。
横 板 正 手 突 击
-
15
(六)正手突击
2.特点作用: 出手快、动作小、突然性强,有一定力量。是我
国快攻运动员的独有技术,专用于对付下旋球,又称 “低球起板”。 3.注意事项
直 板 正 手 快 点
-
7
(二)正手快点
2.特点作用: 动作小、出手快、线路活,回球带有突击性。用于进攻台内球,以打破 对方的小球控制,在前三板中争取更多的主动 。 3.注意事项:
(1)上身、右脚和前臂应同时前移,先出右脚然后才出手或者相反,都 会错过在高点期击球的时机。
(2)上身必须前移。如果只出手臂击球,常会导致手臂伸得过直、手腕 紧张,缺乏缓冲和调节余地,控制球的能力降低。
(八)正手攻打弧圈球
1.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同近台快攻。前臂上提并内旋,使拍面稍前倾,手
(3)“点”与“挑”,很相似,但“点”以打为主,“挑”摩擦球稍多。 从发展看,二者有相融的趋势。
-
8
(三)正手快带
1.作动要领:
左脚稍前,站位近台,上臂靠近身体。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 拍面前倾,几乎是原位迎球(向后引拍很少)。手臂、手腕向左前方迎球, 腰、髋开始向左转动。
直 板 正 手 快 带
-
-
12
(五)正手扣杀
1.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站位远近视来球长短而定。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 倾,随着腰、髋的转动,整个手臂后拉,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方,适当加大引 拍距离,便于加速和发力。借腰、髋的左转及腿的蹬力,带动手臂向前迎球。
横 板 正 手 快 拉
-
13
(五)正手扣杀
2.特点作用: 动作幅度较大,力量重、球速快、威胁大。通常是在用其他技术取
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
直 板 正 手 快 拉
-
11
2.特点作用: 出手较快、动作较小、线路活,站位稍离台。在对付下旋 发球、搓球和削球时,可作为过渡技术为扣杀创造条件, 又称拉攻。 3.注意事项
(1)身体重心过高,或是球拍位置过高,都会影响向上挥 拍时对球的提拉动作,容易吃转。
(2)与弧圈球的区别,快拉的引拍距离较小,不是用整个 手臂向后拉,击球点离身体较近,以前臂为主,出手相对 较快。
9
(三)正手快带
2.特点作用:出手快、弧线低、借力中发力,落点变化多。主要用 于对付弧圈球,降低对方的回球质量,以便从相持或被动中转变为 主动。 3.注意事项
(1)站位不要远离球台,引拍动作不宜过大,否则会贻误最佳的 击球时机,破坏整个动作的节奏,击球点偏后易导致失误。
(2)手腕如果乱晃,拍形就不易固定,如此将难以控制来球的旋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