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一)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一)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常温下向H 2SO 4、MgSO 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
B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人铁粉至过量
C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将等质量的粉末状、块状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来源】【万唯】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常温下向H 2SO 4、MgSO 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先发生的反应是
242422NaOH+H SO =Na SO +2H O ,pH 由小变大;后发生反应
42242NaOH+MgSO =Mg OH +Na SO (),溶液的pH 为7且保持不变,当滴入的NaOH 溶液过量时,溶液的pH 将逐渐增大,A 正确;
B.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由方程式Fe+2AgNO 3=Fe(NO 3)2+2Ag 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以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
减小,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增大;待硝酸银反应完,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减小,直至硝酸铜消耗完,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B正确;
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催化剂放出氧气的速率比不加催化剂放出氧气的速率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C正确;
D.等质量的粉末状、块状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粉末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D错误。
故选:D。
【点睛】
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类型的题目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2.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或化学反应事实的是
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B.往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不溶于酸,沉淀不会减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直至碳酸钠反应完,与曲线符合,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Mg<Fe<Zn,活泼性Mg>Zn>Fe,所以镁产生氢气最多,反应速率最快,锌反应速率居中,产生氢气最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有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氧化锰速度慢,但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与曲线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
和铁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随着铁的加入直至过量,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将变成0,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氧化铁反应完全,固体的质量将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故C错误;
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刚开始金属不足,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铁生成的氢气质量较多;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
酸或者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开始加入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A不正确;
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横坐标是一氧化碳的质量,纵坐标是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增加,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但不为0,故选项B不正确;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C正确;
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横坐标是x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pH,随着x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物质x是酸,不可能是水,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
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D.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溶液会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稀硫酸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无论如何加水稀释都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pH不会大于和大于7,故C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弱,每54份质量的铝和足量的酸反应会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反应速率快,铝生成的氢气多,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等质量的镁、铝分別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和氧气不可能同时过量,选项错误;
B、镁比铝活泼,所以等质量的镁、铝与足量酸反应,镁反应需要时间短,但等质量的镁、铝和稀硫酸反应后铝生成的氢气多,选项错误;
C、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速率,则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随着过氧化氢的加入,不断产生氧气,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选项正确;
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和铁立即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固体质量增大,直至铁粉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增加,即图像应从零点开始,选项错误,故选C。
7.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产生的氢气质量应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后不变,错误;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越小,酸性就越弱,PH就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7,错误;
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反应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不可能变为0,错误;
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故生成的沉淀质量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而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后不变,正确,故选D
8.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粉末
B.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
C.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
D.两份一样的过氧化氢溶液,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完全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大;故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铁产生的氢气多,但是锌的金属活泼性强,反应速率快,即图像斜率大;故选项正确;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选项错误;
D、两份一样的过氧化氢溶液,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最终产生氧气质量相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的快慢取决于金属活动性,产生氢气的多少取决于
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越大,产生氢气越多。
9.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表示锌与盐酸的反应
B.铁可能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而锌有剩余
C.两个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不相等
D.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铁与稀盐酸反应原理:Fe+2HCl=FeCl2+H2↑,每56份铁能产生2份氢气;锌与稀盐酸反应原理:Zn+2HCl=ZnCl2+H2↑,每65粉锌能产生2份氢气;
【详解】
A、乙图像的斜率小,说明乙产生的氢气速率慢,乙的金属活泼性差,乙表示铁与盐酸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甲、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时,每65粉锌能产生2份氢气,每56份铁能产生2份氢气,消耗锌的质量大,消耗铁的质量小,铁可能有剩余,而锌没有;故选项错误;
C、甲、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消耗锌的质量大,消耗铁的质量小;故选项正确;
D、每65粉锌能产生2份氢气,每56份铁能产生2份氢气,锌参加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大;故选选项错误;
故选:C。
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
铁片投入到足量稀
H2SO4中
C室温时,向一定量
的稀盐酸中加入少
量镁条
D向饱和的 Ca
(OH)2溶液中加
入一定量的CaO 固
体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值由小于7逐渐升高到大于7,故选项图示正确。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由于金属的质量相等,反应后化合价均为+2,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镁大,因此产生的氢气没有镁多,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时,镁比铁需要的时间更短,故选项图示错误。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当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温度又下降了,故选项图示正确。
D、向饱和的 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固体,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Ca(OH)2溶质溶解度下降,随着温度的下降,溶解度又有所增加,但是不能增加到原饱和时溶质质量,因为溶剂减少了,故选项图示正确。
故选:B。
11.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A正确;
B、反应的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氯化亚铁质量大于生成氯化镁质量,最终生成氯化镁质量大于生成氯化亚铁质量,故B正确;
C、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刚开始时,加入的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氢氧化钠被中和完之后,盐酸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D。
12.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图象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B等质量的镁、铝、锌、
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
量与酸溶液的关系图象
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
锌、铁反应,氢气质量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
D等量酸与足量镁、
铝、锌、铁反应,氢气
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图象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速率越快;
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越快,
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越
大,产生氢气越多。
【详解】
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反应的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铝活泼,铝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因此反应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镁、铝、锌、铁,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当金属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是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钠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
钡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溶质会析出。
随着生石灰的不断加入,溶剂不断减少,最终减少到0点,溶质也会全部变为固体。
故A不符合题意;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锌粉与铁粉分别会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硫酸盐,而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溶质,所给的稀硫酸是等质量、等浓度的,溶质H2SO4所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锌粉和铁粉的量不断加入,最终会生成等质量的氢气。
但是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控制其它变量相同,只有金属种类是变量时,锌的反应速率比铁快,反应完所用的时间比铁短,故B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溶剂水,没加稀硫酸时里面也有一定质量的水,图像的起点应该在纵坐标大于0的某点开始。
故C不符合题意;
D.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钠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钡离子不能与硫酸根离子共存,只要一相遇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图像应该从原点开始。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图像题的考查要注意图像横纵坐标的含义和起点、拐点的含义。
1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水
B.向一定量NaOH和Ba(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C.取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其中一份加入适量的MnO2 D.取等质量的镁和铁,同时投入到同浓度且足量的稀盐酸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小于7,故错误;
B、向一定量NaOH和Ba(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故反应一开始就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故错误;
C、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正确;
D、取等质量的镁和铁,同时投入到同浓度且足量的稀盐酸中,镁比铁活泼,故镁比铁反应快,生成氢气的质量镁大于铁,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等质量的金属与过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小可以用下列公式比较: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
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硝酸钾
向一定量NaOH溶
液中加入稀H2SO4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
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
铜溶液
向相等质量的锌粉和
铁粉中,分别加入相
同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来源】2013-2014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不对应的,溶液的质量不能从0点开始;B选项是不对应,pH的起点应从大于7开始降低;C选项不对应的,金属的质量逐渐增加;D选项是对应的关系.
考点:溶液中溶质的变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婚活动性顺序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7.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形态不同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B.一定压强下,氧气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C.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来源】2019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滨河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等质量形状不同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的大理石反应的时间短,故正确;
B 、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象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故错误;
C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象更陡一些),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故正确;
D 、由于硫酸稀释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pH 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pH 只能永远的接近7但不会达到7,故正确。
故选B 。
18.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 .图①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加入稀盐酸
B .图②是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 的变化
C .图③是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D .图④是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
【来源】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分别向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铝和镁,铝和稀盐酸反应:322Al+6HCl=2AlCl +3H ↑;镁和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等质量的铝和镁,最后铝产生氢气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B 、向硫酸中加水,pH 逐渐增大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大于7,不符合题意;
C 、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44=Zn+CuSO ZnSO +Cu ,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
但是溶液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C不正确;
D、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pH不可
能小于7,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释pH不可能小于7。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D.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不断增加,至完全反应,沉淀质量不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