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语文《4古诗两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山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山行)](https://img.taocdn.com/s3/m/c0471e1e4431b90d6c85c768.png)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ché nɡ jú
正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zè ng liú 赠 cán 残 刘 yó u 犹
qí ng 擎 jūn 君 jú 橘
jú 菊 xū 须
ché ng 橙
菊
刘 残
君 橙 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正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首 记 于 枫 径 斜 橘 橙 君 残
刘
菊
摘苹果
必须
菊花
枫树
树枝
于是
姓刘 橙子
记得
1.“刘”,音节是( liú
),共(6
)画,第二笔是( ━
)。
fēng ),共( 2.“枫”,音节是(
8 ⒊“首”,音节是( 9 shǒu ),共(
ノ )笔,第五笔是( ︱
)笔,第七笔是(
)。
)。
《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 秋天 (季节)的景 色,作者分别是 宋 朝诗人 苏轼 和 唐 朝诗人 杜牧 。 橘子 前一首诗是抓住 菊花 、荷叶 、 橙子 、______ 枫叶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后一句是抓住 寒山 和______ 枫两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都抒发了作者 热爱大自然,喜欢田园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赞美枫叶不畏严寒,傲 然独立的高洁品质。
• 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 。诗中写 了 诗 人 登 山 时 看 到 的 深秋季节的枫 林 晚 景 。诗 人 笔 下 的 秋 景 充 满 了 生 机 ,真 可 谓 是 秋 天 里 的 春 天。 •本诗写 人 、 写 景 、 写 情 , 三 者 紧 密 结 合 , 又 以 写 景 为 主 ,这 就是 本 诗 的 独 到 之 处
4.《古诗两首》课文分析
![4.《古诗两首》课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1295e1aeaad1f346933fd4.png)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时杜甫52岁。
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内容简析“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
“却看”、“漫卷”,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却看”就是“回头看”。
“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
“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
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
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注释1.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一部分。
2.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译文翻译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译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12a53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5.png)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回来得早是因为贪玩,都要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高高的天空。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以上是《古诗二首》的译文翻译,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两首古诗的含义和意境。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古诗两首村居_人教版新课标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古诗两首村居_人教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badbf70910ef12d2af9e7bb.png)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古诗两首村居人教版新课标2019师:听咱们王老师说,咱班同学特别爱背古诗,清代诗人高鼎的那首《村居》会背吗?生:会。
师:谁来起个头?村居清.高鼎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嗯,声音洪亮,感情丰富,不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啊,题目里也有“村居”(板书:村居),不过啊,这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
(板书:词)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清平乐.村居。
(齐读)师:词啊,我们今天是第一次接触,它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相当于今天的个词,可以用来唱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看这首词(课件)。
师:看看谁能发现这词和我们平时学的诗有什么不同?生:我发现这首诗它分为两个小节。
师:你能把诗和词放在一起对比着说吗?生:老师,我知道以前的诗分为四句,而现在的诗呢,分为两个小节。
师:我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意思吗?就是我们平时学的古诗是一个整体的,而这首词中间有一行空白的地方,把这首词分为两个部分。
上面的就叫上阙,下面的就叫下阙。
也可以叫做上片和上片。
(板书)师:谁还发现了,还有什么不同?生:我还发现了古诗是每一行的字数相同,而词每一句差不多是一样的。
不过,不是一摸一样的字数。
师:你真善于观察,就是说词虽然不是像古诗那样字数相同,但是它也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
所以,也正因为这个特点,词又被成为长短句。
还有什么发现?生: 清平乐和村居为什么是两行?师:也就是你发现了,平时我们学的古诗题目都是一部分,而这个词的题目却是两部分组成的,是这样的吗?很好。
那么前面的清平乐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表示这首词的节奏和韵律,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表示这首词的内容。
同学们很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现了诗和词的这么多的不同。
虽然,诗和词有所不同,但是,学习起来的方法基本还是一致的。
回忆一下,平时咱们学习古诗的时候都有哪些基本步骤?还记得吗?生:我知道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的时候,分为四个步骤,一、认识诗人二、熟读古诗三、理解诗意四、体会情感师:看来大家平时学习古诗非常有方法。
一年级第4课《古诗两首》导学案
![一年级第4课《古诗两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ac90eaeaad1f347933f1c.png)
樊城区一年级小学语文导学案
课题:4、古诗两首《春晓》课型:阅读课课时:1课时(导学、独学、互学、预展、大展示、评学)
学习目标:1、我能识记并书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我能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背诵表达。
3、我喜欢古诗,我愿意展示在课外学过的古诗。
重难点: 1、识记并书写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落实基础★
1、我会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笔顺和占位。
2、我会组词:
眠()啼()觉()少()晓()
发展能力★★
3、我会背:我来背一背《春晓》。
提升素养★★★
4、我会画。
我想画一画我心中的春天。
樊城区一年级小学语文导学案
课题:古诗两首《村居》课型:阅读课课时:1课时(导学、独学、互学、预展、大展示、评学)
学习目标:1、我能识记并书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我能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背诵表达。
3、我喜欢古诗,我愿意展示在课外学过的古诗。
重难点: 1、识记并书写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落实基础★
1、我会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笔顺和占位。
发展能力★★
2、我会背:我来背一背《村居》。
提升素养★★★
3、我想再了解本课的两位诗人,课后去搜集他们的资料。
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所见)课件1
![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所见)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c9c0b4f39ec3d5bbfd0a74ff.png)
mù
zhèn yuè lì
牧童 振林樾 立正
chán bǔ zhuō bì
suǒ
蝉鸣 捕 捉 闭口 所以
chán
蝉
闭蝉立 捕 所牧
suǒ
所见 yuán mé林樾。
yù bǔ chán
意欲捕鸣蝉,
bì lì
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yuán méi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chí
小池
杨万里
quán
xī
泉眼无声惜细流,
yīn
qíng róu
树阴照水爱晴柔。
lù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xī quán
róu
可惜 泉眼 温柔
qíng
lù
yīn
chí
晴天 露出 阴天 小池
露池 阴 柔晴惜
露池 阴 柔晴惜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捕闭 蝉
牧立
池 阴
惜
晴 柔
请 露
情
所
捕闭 蝉
牧立
池 阴
惜
晴 柔
请 露
情
所
一年级下册_4《古诗两首》_PPT
![一年级下册_4《古诗两首》_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3284b6910ef12d2af9e7fc.png)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脚。
风筝
纸鸢 (风筝)
(清朝诗人)
我会读
cūn jū zuì yān
村居 醉 烟
sàn máng tóng
散忙童
读一读
村庄 居住 醉酒 烟火 儿童 散开 忙人
村居
高鼎(dǐng)
草 长/莺 飞/二 月 天, 拂 堤/杨 柳/醉 春 烟。 儿 童/散 学/归 来 早, 忙 趁/东 风/放 纸 鸢。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 物?
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生 活中的那个春天。
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我会写
古声多
(古人) (声音) (古话) (小声 )
(多少) (多数)
拂
莺
趁
堤杨
鸢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景 拂堤杨柳/醉春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了春天的 哪些景物?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村居
高鼎(清朝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 古诗 首 眠处 闻 居 醉烟童散 忙
我会写
处知忙
(好处) (知道) (长处) (不知)
(忙人) (帮忙)
春天 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春天。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孟浩然
我会读
ɡǔ shī shǒu mián chù wén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古诗两首》《江南》《日偶成》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古诗两首》《江南》《日偶成》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da6995524de518964b7d72.png)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选做)
六、板书设计:
江南春(杜牧)
莺啼绿映红(写景)
村郭酒旗风
南朝寺(抒情)
楼台烟雨中(忧国忧民)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余心乐
傍花随
教后反思:《江南春》反思:
春的景致直观地带给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样和同学一起品味春色呢?那就把诗意和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读诵积累与情意熏陶结合起来。《江南春》就是将春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诗。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5bddca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e.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中两首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春天。
店铺在此整理了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教学建议1、生字的呈现:⑴揭示课题识字。
“古诗两首”中,“古、诗、首”是生字,第二首古诗《村居》中的“村、居”也是生字。
所以在揭示和理解课题过程中即可指导认读五个生字。
可先对“古诗”作简单解释,再结合“几首歌曲”、“几首儿歌”等对“首”作简单理解,最后出示两首古诗的题目。
⑵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自己借助拼音读古诗,认读诗中的生字。
⑶出示生字条中的生字,引导认识。
2、生字的识记:⑴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⑵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
如: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睡──眠3、识字的巩固:⑴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⑵读词语巩固生字的识记。
如: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⑶在读、背古诗的过程中巩固生字的识记。
4、写字指导:本课六个要写的字,各有特点,可逐一进行指导。
“古”字横要长而凸;“声”字上为“士”字,不是“土”字,应写得上横长、下横短;“多”字上下两部分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长;“知”字中,口在右边偏下,不能写得太高;“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得垂直且稍长。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两首》教学反思现在正是春的季节,在我们身边开始越来越多地闻到春的气息,那柔柔的春风,那点点的新绿,那啾啾的小燕子的呢喃……这番情境最好不过用诗歌来描述了。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二)第4课古诗两首课件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二)第4课古诗两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84f134763231126edb1182.png)
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cūn jū 村 居 高鼎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yáng liǔ zuìchūn yān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é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máng chè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 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 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 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 家”。著有《小仓山房文集》; 《随园诗话》
mù
zhèn lín yuè
牧童 振林樾
lì
立正
chán
蝉鸣
huáng
黄牛
bǔ zhuō
课文学习 课堂练习 补充阅读
诗意解析 词语解释
诗意解 析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
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 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 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 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 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 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 风放起了风筝。
词语解释
村居:在农村居住。本文是指诗所 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 见)
袁枚[清]
牧(童)骑( 黄)( 牛), 歌(声)振( 林)樾。 ( 意)欲捕( 鸣)蝉, 忽然( 闭)( 口)( 立)。
村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_赠刘景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_赠刘景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b05a67561252d380eb6e62.png)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苏轼
• 宋朝(人) •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也称苏东 坡。 • 文学家、书画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
赠刘景文
苏轼(宋朝)
• 刘景文是谁?
• 写作背景 • (1)好朋友 • (2)交谈很开心 • 这首诗写于1090年 的秋末,是苏轼送 给好朋友刘景文的 诗歌。
生字过关
车 幻 灯 片 21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于:比。
经 霜 的 红 叶 比 春 花 更 加 鲜 艳 。
霜
枫叶
二月花
赞美枫叶不畏严寒,傲 然独立的高洁品质。
霜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荷尽是什么意思 呢?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荷尽是什么意思 呢? • 荷尽指荷花枯萎
擎 雨 盖
?
荷尽已无擎雨盖
• 擎雨的意思呢? • 擎雨指托住雨水 • 盖:指叶子。
擎 雨 盖
?
荷叶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 菊残是什么意 思呢?
远 上 / 寒 山/ 石 径 斜 ,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处深秋时节的山 的山间小路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 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有几户人家。
tínɡ chē zuî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坐:因为。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菊花
菊残
菊残犹有傲霜枝
• 菊残是什么意 思呢? • 菊残:菊花枯 萎了。 • 犹有:还有。 • 傲:不怕。
菊花虽然遭受秋霜的侵袭而零落,却仍有 花枝藐视寒霜,不屈地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 )觉晓, (处 )(处 )闻啼鸟。 来)( 风 雨 夜( )( )(声 ),
知 多 (花 )落( )( )少。
ɡǔ
shēng duō
古 古人 古书 声 声音 名声 多 多心 多半 处 长处
ɡǔ shī shǒu 4 古 诗 两 首
chūn 春 晓 cūn 村居
我会读
ɡǔ shī shǒu mián chù
古 诗
wén shēng
首
zhī
眠
duō
处
闻 声
知 多
读一读
古诗 一首歌 冬眠 声音 长处 多少 首都 知己
孟浩然
孟浩然
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
人。
素质知识:孟浩然是( 唐 )代 诗人。他写的( 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有《孟浩然集》,与王维齐名,称为 “王孟 ” 。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fú dī zuì yān 拂 堤杨柳 醉春烟。 tóng sàn 儿 童 散学归来早, máng yuān 忙 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解 析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 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 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 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 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 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 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 风放起了风筝。
• “村居”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意思就是:二月来了,草 都长高了,很多鸟儿都从南方飞回来了。 • 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思就是:杨柳枝条很长 ,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 儿童散学归来早的意思就是:古时候,孩子 回家的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思就是:东风刮起来了 ,孩子们就趁着东风放风筝。
村
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读了这首诗,你的 眼前出现了什么情景? 请说一说吧!
词语解释
村居:在农村居住。本文是指诗所
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了。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处 处 闻 啼 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 夜 来 风 雨 声,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花 落 知 多 少。
问 题 考 考 你
1.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2.诗歌提到哪些声音? 人声 鸟声 雨声 风声 雷声 3.诗歌表达了哪些内容? 诗人爱睡觉。 诗人爱惜花草。 诗人爱春天的景色。 诗人爱雨天的景色。
tí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 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 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处 处 闻 啼 鸟。窗外传来一片悦耳的鸟叫声。 夜 来 风 雨 声,第二句讲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 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 花 落 知 多 少。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
古话 发声 多少
chù
好处 处处
cūn jū 村 居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 r yuè tiān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yáng liǔ zuìchūn yān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é r tó 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máng chè 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春
晓
孟浩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春晓:春天的早晨。
mián
春眠不觉晓, 眠不觉晓 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春天睡觉真舒服啊,不知 不觉天亮了也没感觉到。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叫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 到处是鸟儿在叫。
纸鸢 (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