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理解“震撼”“骚扰”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结构,简要概括课文的三个事例。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诞生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呱呱坠地的婴儿、破壳而出的小鸡、欣然绽放的花朵、破土而出的种子……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给了我们无数的启示。
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们和杏林子一起走进19课,共同探讨生命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充满激情的导入语迅速调整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欲望。
】
伸出你的右手,与老师一起书写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词语。
你想带上什么符号读课题?看看咱们读了以后,能不能再上漂亮的感叹号!
3.带着问题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学贵在有疑,带着问题与热情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学生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
二、检查预习,认读理解生字新词
(一)打开书,双手捧书,腰背打直,先读准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流利。
(二)请组长检查组员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
1.检查书上字词的圈点勾画及批注情况;
2.抽读生字新词;
3.齐读课文;(组长认为组员完成的怎么样,给出一个评价)
【设计意图:教改课堂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于生。
经过培训与训练,组长完全能胜任组织小组活动的任务,有序的开展小组学习。
对于字词的检查与学习,组长更能轻车熟路,较之于教师一个一个检查既省时又扎实。
】
3.请优秀小组为大家展示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4.强调说的要求:态度自然、声音洪亮;听的要求:认真倾听、文明参与、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从而落实训练,提高课堂效率。
】
学生提前板书:
(1)生字
rǎo hàn zhěn tà xiàn
骚扰震撼听诊器糟蹋有限
()()()()()
(2)形近字:
扰——优、忧、拢诊——珍限——很、狠
蹋——塌、踏
口头汇报词语理解
预设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生:字典中骚扰意思是扰乱使不安宁。
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飞蛾扰乱着我,使我无法静心写稿)
师:孩子们,理解词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联系生活,让我们结合生活经验想象飞蛾会怎样骚扰作者?
生想象汇报。
(师板书: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实际)
②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生:欲望的意思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师: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生:用查字典的方法。
(板书:查字典)
师:让我们再放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谁想达到什么目的?(飞蛾
拼命挣扎,希望“我”能放开它,获得生命)(师板书:联系上下文)
③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生:震撼震动、摇撼的意思。
师: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把震撼换成震动。
文中指作者听到自己的心跳,心里被震动,引起了对生命重视和思考。
(师板书:换词)
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除了查阅工具书,还有换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这些方法常常可以同时使用,我们的词语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提炼理解词语的方法,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总结过渡:看看我们多么能干!突破了字词这一刀难关,学习课文,就难不倒咱们!
【设计意图:小组汇报的过程既是展示自我的过程,又是集体学习建构的过程:展示小组学生按个人学习水平,每人展示一个内容,既是一种能力训练有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台下学生认真倾听,与展示同学互动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提升的过程。
通过整个倾听、互动、质疑解疑,彼此相得益彰。
】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
1.在第二次读课文之前,孩子们,我们先认识认识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好吗?
2.学生交流搜集的杏林子资料。
教师总结,出示。
请一位金嗓子为大家播报。
3.认识了杏林子,从大家的脸上,我看到了敬佩和感动,你想说什么?再读课文,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几个事例探讨有关生命的话题?请大家用短语概括:谁怎么样?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结合作者生平事迹,让学生走近作者,披文以情。
】
4.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批注
5.全班交流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6.你能结合板书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7.小结:看,你们高度的概括能力把课文读短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谁干什么”短语归纳片段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用加一加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两种概括内容的方法。
】
四、再读课文
这篇课文尽管不长,但三个事例如隆隆春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如涓涓细流浸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
五、生字书写:屈、茁、蹋
1.观察比较,分析字形;
2.占格要点
3.练写、展评
【设计意图:对于第二学段学生的书写指导不必面面俱到,采用抓典型字例,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正确占格、工整书写的能力,提高写字质量。
】
板书设计:理解词语的方法:
飞蛾求生查字典
生命生命瓜苗生长换词
静听心跳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