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治疗中温针灸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的应用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腹泻治疗中温针灸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的应用观察
发布时间:2022-11-07T00:47:15.2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6期作者:陈丽峰程祖耀
[导读] 探讨温针灸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慢性腹泻患者84例,均于2018.2-2020.2就诊,随机分至对照组和
陈丽峰程祖耀
湖州市吴兴区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慢性腹泻患者84例,均于2018.2-2020.2就诊,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2例,前者实施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后者与温针灸配合,对比治疗效果和肠道功能。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予以慢性腹泻患者温针灸+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方案,效果好,可改善肠道功能,存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腹泻;温针灸;吴茱萸贴敷;临床疗效;肠道功能
慢性腹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普遍存在,疾病发生后,可使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量增加、大便溏稀、腹痛、腹泻等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也会损坏患者肠道功能[1]。

此病在中医学中归为“久泻”范畴,应以温阳益气为治疗原则。

温针灸可温阳行气、疏经通络;穴位贴敷可对特定穴位予以刺激,促进药物吸收[2]。

为此,本文将慢性腹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总结温针灸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的作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中研究对象为84例慢性腹泻患者,研究自2018年2月起,到2020年2月止,随机分组。

对照组42例,23例男,19例女,20-65岁,均值(40.12±3.54)岁,病程6-20个月,均值(12.18±1.56)个月;观察组男女各为21例,最低22岁,最高64岁,均值(40.24±3.68)岁,病程8-18个月,均值(12.21±1.54)个月。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一致(P>0.05),有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口服1.36g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分2次用药;9g蒙脱石散,分3次用药。

对照组用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往5g吴茱萸细粉中加入适量黄酒制成糊状,外露肚脐,予以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往神阙穴放入药糊,予以无菌敷料固定,每次敷贴6h,隔日换药,14d为1个疗程;存在水疱、灼热、瘙痒等情况者,应及时清除药物,予以抗过敏治疗。

观察组与温针灸合用,取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和上巨虚,使用无菌针灸针垂直进针,行提插捻转法,得气后,于针尾处固定长度为2cm的艾柱,经艾柱点燃,使热效应传至体内,直至局部有温热感;各处穴位灸3壮,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

两组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疾治疗效果比较
判定依据[3]:患者每天排便次数不超出2次,排便量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每天排便3次及以下,粪便成形为有效;患者每天排便在3次以上,排便不成形,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恶化趋势为无效。

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两组肠道功能对比
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处理10min,取上层清液,经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软件SPSS 22.O录入后统一处理,临床疗效为无序分类资料,经百分数(%)表示,x2检验,肠道功能为名义变量资料,由x±s和t表示检验,P不及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率与对照组对应指标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腹泻病程通常在4周以上,多由胃源性疾病、肠源性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保守药物方案是治疗此病的常用措施,抗胆碱
药、肠道微生态制剂均可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但长期用药可存在不良,停药后易复发,需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中医学认为[4],此病多由外邪侵犯所致,其病机为湿邪困脾、脾失健运,需遵照补益脾胃、祛湿止泻这一治疗原则。

吴茱萸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之效,神阙穴外通经络,内连脏腑,于此处予以吴茱萸贴敷,可有疏通气机、温中止泻之效,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温针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是对针刺和艾灸的结合,前者利于肠道蠕动,可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发挥,后者有温通、温补之效;二者联合,可温中止泻、温补脾阳,也可调节机体系统,改善代谢状态和功能,加快康复速度。

天枢为大肠募穴,足阳明胃经腧穴,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对上述穴位予以针刺,可调理肠胃、健脾和胃;中脘为胃之募穴,予以针刺可调理中焦胃肠之气机;上巨虚为大肠手阳明下合穴,予以温针灸,可升清降浊、健脾和胃、固本止泻[5]。

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表明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温针灸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方案,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之,温针灸联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方案效果好,改善肠道功能作用明显,存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3):111-112.
[2]汤永龙, 阙彬福, 曾源. 温针灸结合右归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 36(6):723-724.
[3]刘海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6):148-149.
[4]李梅琴, 周建洲. 俞募配穴温针灸法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 2019, 14(10):2783-2786.
[5]王威岩, 刘军, 孔令丽,等. 温针灸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27(1):108-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