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BS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常见原因:①皮肤置管部位的侵入。
皮肤表面的细菌能够从置管部位沿导管外表面向内迁移,形成导管皮内段至导管远端的细菌定植。
短期置管(<10天)者,此途径感染比较常见;②导管接头处侵入。
由于多次使用接头,易发生细菌从接头处侵入导管内表面并定植,细菌生长繁殖后进入血流,此多见于长期留置导管(>10天)者;③远处感染的血流播散。
远处感染来源(如肺部感染)的细菌进入血循环后与导管血管内段接触后,细菌在导管上黏附定植,而作为异物,导管常诱发其周发生血栓,形成血流停滞、营养丰富并有利于致细菌生长的微环境;④污染的液体或药物直接输入。
临床表现:1、插管部位炎症置管部位的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
2、临床严重感染和严重疾病状态具有下列任何一个症状或体征而无任何证据
发热(>38℃),寒战,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少尿(<20ml/h)
3、导管相关并发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和其他迁移性病灶诊断标准:
在ICU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小时,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或低血压的患者,需送检相关细菌学培养。
一、保留深静脉置管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来自中心
静脉,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分钟)
1、如果两套血培养阳性且为同种菌:如缺乏其他感染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
2、如果仅是来自导管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可能为定植菌或标本污染。
3、如果仅是来自外周静脉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但如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或念珠菌,在缺乏其他感染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4、如果两套血培养为阴性:不是CRBSI。
二、不保留静脉置管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
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
剪下5cm导管尖端培养。
1、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且导管末梢培养阳性,根据鉴定和药敏提示两种培养
为同种菌,提示可能为CRBSI。
2、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导管末梢培养阴性,如培养为金葡菌或或念珠菌且
缺乏其他感染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3、如果血培养为阴性而导管末梢培养为阳性,提示为导管定植菌,不是CRBSI。
4、如果两套血培养和导管末梢培养均为阴性,不是CRBSI。
预防:
1、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尽量避免股静
脉。
2、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
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3、加强操作时手卫生,敷料定期更换: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无菌纱布为1次/2
天,如出现潮湿、松动及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肝素帽)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
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
液管路。
6、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7、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
治疗:
1、怀疑中心静脉导管导致的发热,同时合并严重疾病状态(如低血压、低灌注状态和脏器功能不全等)及穿刺部位的脓肿时应当立即拔除导管。
2、药物治疗:糖肽类抗菌药物作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推荐万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