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社会救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10-05
浅谈社会救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民⽣⼯程投⼊⼒度的加⼤,社会救助资⾦管理⽅⾯的⽭盾也⽇渐显露。

本⽂笔者从社会救助资⾦作⽤、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应对策等⽅⾯进⾏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救助资⾦管理问题对策
社会救助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标、最低纲领。

社会救助是由政府对⽣活在社会低层的⼈给予救助,雪中送炭,使⼈能活下去。

社会救助的项⽬有:灾民救助、城市贫民救助、农村五保户救助、城乡特殊对象救助、流浪乞讨⼈员救助等等。

社会救助资⾦是为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活、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医疗困难、以及农村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难,专项⽤于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低保边缘户以及其他特定救助对象的补助资⾦。

主要包括城乡低保资⾦、城乡医疗救助资⾦、农村五保供养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弱职⼯救济资⾦、临时救助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保障资⾦等。

⼀、社会救助资⾦的作⽤
1、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

着⼒保障和改善⼈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的基本⽣活,是党对⼈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有了救助资⾦,可以免除社会最低层⼈的⽣存危机、疾病恐惧;有了救助资⾦,可以对在⽇常⽣活中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基本⽣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真正做到解燃眉之急,起到救急救难的作⽤。

2、社会救助是实现公共财政基本⽬标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

公共财政基本⽬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必须建⽴财政救助体制,保障最低⽣活,确保⽣活在最低层的⼈“有饭吃、有⾐穿、有地⽅住、有病能治、有学能上”。

3、社会救助是服从“三保⼀宏扬”⼤局的需要。

总书记春节期间考察江西期间提出了“三保⼀宏扬”的指⽰,即“保增长、保民⽣、保稳定,宏扬井冈⼭精神”,明确提出:“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度关注民⽣”。

这些都要求我们将社会救助摆上重要议事⽇程,以保障最低层⼈民群众的基本⽣活。

⼆、社会救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尽⼒⽽为与量⼒⽽⾏⽭盾⽇渐突出。

是进⼊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临形势最为严峻的⼀年,⾦融危机迅速蔓延,其波及范围之⼴,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超出⼈们预料,贫困⼈⼝也随应增加。

为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活,社会救助保障项⽬和保障标准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相适应,但⼜要量体裁⾐,充分考虑经(来源:站)济社会发展和各级财政的承受能⼒,不给未来的制度运⾏造成过⼤压⼒。

尽⼒⽽为与量⼒⽽⾏的⽭盾也随之突显出来。

2、部门公共财政意识淡薄。

笔者曾经对社会救助资⾦在有关部门之间做过⼀些社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极少数部门认为社会救助资⾦反正是财政的钱,不⽤⽩不⽤,好⼈不做⽩不做,权⼒保、关系保、救助对象随意性扩⾯等⼀系列问题依然存在。

“应救助的救助,不该救助的也救”,临时救助变成长期救助,“好⼈好事”做完了,救助资⾦也没了,造成真正符合条件急需救助的对象反⽽没有得到救助,⽽经办部门对急需救助对象的解释是:财政局没钱了,我们也没办法。

3、⼈员机构不健全,基础薄弱,“三公布、四公开”透明度不⾼。

社会救助⼯作直接与⽼百姓的吃穿住⾏连为⼀体,须得⾛进每家每户进⾏摸底调查。

随着⼈⼝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家庭收⼊来源的⽇益多元化,对救助对象的界定更是难以明确,更是加⼤了社会救助经办部门的⼯作量和⼯作难度。

⽽⽬前县、乡两级,特别是乡镇⼀级机构不够健全,⼈员配备不⾜,有些乡镇连民政⼲部只有1—2名。

再者,有些地⽅政府对社会救助进⾏直接⼲预,造成不符合救助的对象也得到救助。

三、应对措施
1、⿎励和动员社会各级⼒量,尽可能最⼤限度地筹集社会救助资⾦。

政府投⼀点,财政补⼀点,更重要的是动员社会互助、家庭⾃救,⿎励社会组织和个⼈提供捐助。

2、部门联动,资源共享。

切实推进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形成以民政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管理运作机制,将所有救助资⾦有效整合管理,将救助对象的资料形成共享资源,增加社会救助资⾦审核与审批⼯作的透明度,切实提⾼资⾦的使⽤效益,提⾼社会救助资⾦⼯作效率,发挥最⼤社会救助效应。

3、严格资⾦审批程序,加强救助资⾦的动态管理。

严厉杜绝救助指标由上⾄下的直接分配,严防权⼒滥⽤。

对社会救助应该做好以下⼏个⽅⾯的⼯作:⾸先救助资⾦评审必须程序化,救助对象必须经居(村)委会评议、街道(乡镇)审核、县(区)民政部门审批的“三审”程序,杜绝“⼈情、关系救助”;其次公⽰制度化。

对“三审”结果和救助资⾦发放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阳光救助;再次监督多元化,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群众民主等多管齐下,确保资⾦安全。

4、健全机构,成⽴社会救助专门办公室。

社会救助制度执⾏的好坏,关键有两个因素“钱”和“⼈”。

真正把钱⽤到实处,做
到“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最关键的还是我们⼲部队伍建设的好坏。

笔者认为:社会救助属最低层的救助,直接关系到低层⽼百
姓的⽣存,对社会救助资⾦的管理应该设⽴专门办公室,配备⼀⽀⾼素质的⼲部队伍,专门负责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救助对象调查摸底、救助标准和救助⾦额的审核等等,真正深⼊基层,全⾯掌握困难群众的⽣活情况。

社会救助办公室直接⾪属于县(市)政府,对政府负责,受⼈民监督,办公室经费直接由市县两级财政安排,确保机构⾼效运⾏,真正做到以⼈为本、为民解困。

5、将群众和社会监督结果纳⼊社会救助资⾦管理⽬标考核内容。

将群众和社会对社会救助资⾦管理的监督情况作为⽬标考核内容之⼀,更有利于保证社会救助资⾦管理的阳光操作,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1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浅谈社会救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