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阅读 7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9/2021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了解常考出题角度
一、同一诗人描写相似内容 1.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 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 分析。 3.分析思想感情时,用语要准确恰当,不能胡乱套用。 4.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准 确把握思想感情。
12/9/2021
12/9/2021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牢记常考表达技巧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下辖“表现手法”“表达方 式”“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
12/9/2021
12/9/2021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面的题目。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答案: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本诗 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 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 和无奈之情。
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吴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 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李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 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12/9/2021
类型四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12/9/2021
例4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12/9/2021
类型二 语言比较鉴赏
12/9/2021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2/9/2021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 阳而作此诗。
学案7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12/9/2021
2016年高考试题,延续2014、2015年的考查风格,诗歌的 比较鉴赏题比重依然较大,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浙江省卷 皆有比较鉴赏题。这类题目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够 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为此,我们特别设置 了本学案,列举部分示例,以期对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有所帮 助。
12/9/2021
谢谢观看!
12/9/2021
12/9/2021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了解常考出题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 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 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 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答题模板:列观点+释运用+析效果
12/9/2021
12/9/2021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2/9/2021
暮春氵产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注】,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 明。 严 __诗 ___用__“__水__悠__悠__”__象__征__离__别__的__惆__怅__和__友__情__的__悠__长__。__韩__诗__借 _“__宫__前__水__”__的__不__断__流__淌__来__抒__发__对__人__生__、__历__史__以__及__社__会__的__感__慨__。
12/9/2021
[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木芙蓉的逍遥闲适,任凭风吹雨 打;范诗则写了木芙蓉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 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 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2/9/2021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了解意象、意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 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 是作者的情思。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 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
12/9/2021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描写的情景有机融合 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情和景的关系。一方面,相似 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用 不同的环境来表现。在这一点上,比较鉴赏开拓了人们认识情 景关系的新格局。
一般来说,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 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 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 “境”。
12/9/2021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鉴赏一首古诗的命 题角度基本相同,都是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和情感等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 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诗歌的比较鉴赏 在设题上基本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在题材相同或相近 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有一个 鉴赏的方针——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 “同”赏“异”。
2.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后面问题。 念奴娇 朱晞颜
倦怀无据,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吴楚风烟遥入望,独 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兴来携手, 与君更上高处。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①戴甲,力与蛟龙拒。拟访临幕清夜 鹤②,谁解坡仙神遇。断壁悬秋,惊涛溯月,总是无声句。胜 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12/9/2021
考生在读诗、审题和作答时可参考以下模式:
12/9/2021
类型一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12/9/2021
例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12/9/2021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注】①金鳌:传说中大海里的神龟。②鹤:古人认为是 一种神异的鸟,故称仙鹤。
词家认为“寒江斜注”中的“注”字颇为传神,“胜游如 扫”中的“扫”字较为独到,试简要分析。
_①__“__注__”__字__写__出__了__江__水__的__迅__猛__之__势__。__词__人__居__高__临__下__看__到__那 _浩__浩__江__水__斜__穿__大__地__,__其__流__势__迅__猛__,__如__同__喷__注__一__般__,__颇__为__传__神__。_ _②__“__扫__”__字__十__分__形__象__地__写__出__了__词__人__此__刻__“__倦__怀__”__全__释__、__烦__恼__尽_ _消__的__愉__快__心__情__;__同__时__,__也__与__词__首__“__倦__怀__无__据__”__遥__相__呼__应__,__全__词_ _浑__然__一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答案] 吴诗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借游人的纵情、黄 莺的恣意,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而归,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流莺于柳林间啼鸣飞 翔,可见景色清丽宜人。陈诗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诗人于 清明卧病处境冷落,内心压抑凄楚。而城内城外人声鼎沸,节 日气氛浓烈;两相对照,更见凄恻之情。(或:欲扬先抑、先 抑后扬。后两句写诗人凝神注目,一改诗歌凄楚之情。微风习 习,杨柳袅袅,顿觉百媚滋生、神爽志清。给读者以峰回路 转、抑扬顿挫的艺术享受。)
苏 辙【注】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12/9/2021
【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 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 老。
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 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 1.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 2.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三、答题模板 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写了××,表现出××的心情。 ②不同点:前诗侧重表现××,后诗侧重表现××。
12/9/2021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游西湖
12/9/2021
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首词中的“醉”:梅花的娇美姿色让人欣 赏,雪缀琼枝、月照梅花的清新意境让人迷恋,劝人饮醉,表 达了词人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悦之情。 第二首词中的“醉”:年年都醉,但如今却是伤心泪,表 达了词人感伤自己天涯海角飘泊不定,感伤世事动荡变化、岁 月流逝,而人生衰老的忧伤怨恨之情。
12/9/2021
类型三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12/9/2021
例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2/9/2021
清明二绝(其二) 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 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答案] 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这一句运用了拟人 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的高兴心情。此句写大雁有意 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 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 更新颖。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 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 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
12/9/2021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 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 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挼:搓揉。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了解常考出题角度
一、同一诗人描写相似内容 1.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 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 分析。 3.分析思想感情时,用语要准确恰当,不能胡乱套用。 4.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准 确把握思想感情。
12/9/2021
12/9/2021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牢记常考表达技巧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下辖“表现手法”“表达方 式”“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
12/9/2021
12/9/2021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面的题目。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答案: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本诗 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 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 和无奈之情。
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吴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 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李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 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12/9/2021
类型四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12/9/2021
例4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12/9/2021
类型二 语言比较鉴赏
12/9/2021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2/9/2021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 阳而作此诗。
学案7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12/9/2021
2016年高考试题,延续2014、2015年的考查风格,诗歌的 比较鉴赏题比重依然较大,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浙江省卷 皆有比较鉴赏题。这类题目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够 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为此,我们特别设置 了本学案,列举部分示例,以期对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有所帮 助。
12/9/2021
谢谢观看!
12/9/2021
12/9/2021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了解常考出题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 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 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 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答题模板:列观点+释运用+析效果
12/9/2021
12/9/2021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2/9/2021
暮春氵产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注】,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 明。 严 __诗 ___用__“__水__悠__悠__”__象__征__离__别__的__惆__怅__和__友__情__的__悠__长__。__韩__诗__借 _“__宫__前__水__”__的__不__断__流__淌__来__抒__发__对__人__生__、__历__史__以__及__社__会__的__感__慨__。
12/9/2021
[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木芙蓉的逍遥闲适,任凭风吹雨 打;范诗则写了木芙蓉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 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 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2/9/2021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了解意象、意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 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 是作者的情思。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 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
12/9/2021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描写的情景有机融合 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情和景的关系。一方面,相似 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用 不同的环境来表现。在这一点上,比较鉴赏开拓了人们认识情 景关系的新格局。
一般来说,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 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 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 “境”。
12/9/2021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鉴赏一首古诗的命 题角度基本相同,都是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和情感等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 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诗歌的比较鉴赏 在设题上基本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在题材相同或相近 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有一个 鉴赏的方针——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 “同”赏“异”。
2.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后面问题。 念奴娇 朱晞颜
倦怀无据,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吴楚风烟遥入望,独 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兴来携手, 与君更上高处。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①戴甲,力与蛟龙拒。拟访临幕清夜 鹤②,谁解坡仙神遇。断壁悬秋,惊涛溯月,总是无声句。胜 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12/9/2021
考生在读诗、审题和作答时可参考以下模式:
12/9/2021
类型一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12/9/2021
例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12/9/2021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注】①金鳌:传说中大海里的神龟。②鹤:古人认为是 一种神异的鸟,故称仙鹤。
词家认为“寒江斜注”中的“注”字颇为传神,“胜游如 扫”中的“扫”字较为独到,试简要分析。
_①__“__注__”__字__写__出__了__江__水__的__迅__猛__之__势__。__词__人__居__高__临__下__看__到__那 _浩__浩__江__水__斜__穿__大__地__,__其__流__势__迅__猛__,__如__同__喷__注__一__般__,__颇__为__传__神__。_ _②__“__扫__”__字__十__分__形__象__地__写__出__了__词__人__此__刻__“__倦__怀__”__全__释__、__烦__恼__尽_ _消__的__愉__快__心__情__;__同__时__,__也__与__词__首__“__倦__怀__无__据__”__遥__相__呼__应__,__全__词_ _浑__然__一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答案] 吴诗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借游人的纵情、黄 莺的恣意,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而归,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流莺于柳林间啼鸣飞 翔,可见景色清丽宜人。陈诗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诗人于 清明卧病处境冷落,内心压抑凄楚。而城内城外人声鼎沸,节 日气氛浓烈;两相对照,更见凄恻之情。(或:欲扬先抑、先 抑后扬。后两句写诗人凝神注目,一改诗歌凄楚之情。微风习 习,杨柳袅袅,顿觉百媚滋生、神爽志清。给读者以峰回路 转、抑扬顿挫的艺术享受。)
苏 辙【注】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12/9/2021
【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 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 老。
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 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 1.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 2.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三、答题模板 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写了××,表现出××的心情。 ②不同点:前诗侧重表现××,后诗侧重表现××。
12/9/2021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游西湖
12/9/2021
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首词中的“醉”:梅花的娇美姿色让人欣 赏,雪缀琼枝、月照梅花的清新意境让人迷恋,劝人饮醉,表 达了词人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悦之情。 第二首词中的“醉”:年年都醉,但如今却是伤心泪,表 达了词人感伤自己天涯海角飘泊不定,感伤世事动荡变化、岁 月流逝,而人生衰老的忧伤怨恨之情。
12/9/2021
类型三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12/9/2021
例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2/9/2021
清明二绝(其二) 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 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答案] 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这一句运用了拟人 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的高兴心情。此句写大雁有意 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 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 更新颖。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 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 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
12/9/2021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 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 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挼:搓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