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少林梦绿堂枪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少林梦绿堂枪法!

少林棍法,出自神授,名重古今,余颇染指焉。

山高海深,诚称绝业,得其一枝片叶,为俞为将,犹足以专门一时,复何间然。

然枪之为器,则于棍迥异。

古语云:“枪为诸器之王,棍乃枪之奴婢。

”所以然者,枪扎一条线,形影全无,如菽一孔即可竟入。

其入也,千变百幻,莫可控揣。

上下不数,唯中间一点至恶,赖有封闭革之故。

练封闭小成也须三年也。

且其练之也,须得至猛之扎,手如矢如电而入,又须知双头枪、子午枪、月儿侧等,至难御之。

扎法者,以扎我至二年之久,见肉分枪坦然如无,而后谓之有根本,乃教以破法。

其法不繁,往无不中,而皆不利于封闭,所以称奇绝。

棍则不然,打一大片,形影广阔。

又皆一直而来,更无变幻,御
之非难。

所练革之功,不及枪百分之一二,其制胜全赖架势脚步,师徒注心,全在于此。

少林诸僧曾不觉知,同类而等视之,以其棍之点为扎,然非透臂之扎也。

以其棍之封闭为革,然非御双头、子午之封闭也。

以其棍之脚步架势登游场,然枪之妙用,初不在乎脚步架势也。

宇内知枪者,本无其人,所以公然行教耳。

少林僧洪转,彼家堂头也。

所著梦绿堂枪书,有八母、六妙、五要、三奇之法,洪转与洪记为昆弟。

敬岩少时,与洪记至真定,同见刘德长校技,而所执竿子为德长所击落,则洪转可知矣。

余久得是书,今附置于峨嵋之末,欲使见者知所去取焉。

时戊午岁桂秋下浣,古吴沧尘子吴殳shū氏修龄序。

枪法八母
封:我立四平,彼扎我圈里,我略开门户,诱彼枪进满,我前腕向前一覆,后腕向后一仰,枪项离彼前手六寸许,用力封开彼枪,即扎彼虎口。

然须后脚必得用力一踹,枪根贴则重有根,不离正中,紧顾圈里,防彼串枪。

闭:我立四平,彼扎我圈外,我略开门户,诱彼枪进满,我前腕向后一仰,后腕向前一覆,枪项离彼前手六寸许,用力闭开彼枪,即扎彼心肋。

然亦必须后脚得力一踹,腰间着力,则重而不横,紧顾正中,时时取直,防彼串枪。

提:我枪立势稍高,下部虚,彼于圈里扎我膝脚,至进满时,我后手提高过头,枪尖垂下,就势起枪,于彼前手尺五寸许,提开彼枪于圈里,即斜身进步,扎彼膝脚。

若彼枪就势削前手,我用拗挂,详于后巧枪内。

掳:我立高势,彼于圈里扎我膝脚,我两手离胸,前手一覆,后手一仰,腰力向前一摆,掳开彼枪于圈里,就势将彼手压下,前手抬上,扎彼心穴。

彼若跳出,换步取圈外,则用高搭袖破之。

拿:我枪立势稍低,则上空虚,彼乘空扎我面门,我待彼进满,我前腕向前一覆,后腕贴身向里一仰,枪项离彼虎口尺许,用力拿下,复手推根,扎彼面门腰肋,当用勾手,内外皆然。

拦:拦者,救败者也。

单手扎人,若枪被击落,即用边裙二拦以
救之。

边拦者,我从圈外发扎,彼必开我枪于面前,我以后手仰阳遮身,后脚移上。

彼若扎我下,则覆手压落彼枪,落步立四平。

若扎我上,则伸手掤起彼枪,覆手收枪,落步立四平。

裙拦者,我从圈里扎,彼必开我枪于身后,我则以彼手收枪遮护,身向前,脚斜蹈,侧身蹲倒,待彼枪上来则,下来则压,落步立四平。

法曰二拦收败枪者,正此意也。

还:我枪着彼,不可因胜而怠,须防从死中返活,弃怠还枪。

若彼枪着我,我必就努力还枪。

若彼收定,则无及矣。

法曰吃枪还枪也。

缠:缠者,如绳之缠物,上下四面周匝而无空处,令彼不能知我所向,我得以乱彼之出进。

其法必须两手紧固,枪根着腰,二足用力,使枪尖左右旋转无隙,如碗大,所谓两手不动枪稍圆,其妙在精熟,生疏者不能为之。

枪法六妙
一截:法曰此直来横受也,彼枪从我枪底正中,扎我手背及腹,则我之封闭提拿皆不能用矣。

须将后脚移上,侧身将枪横下,如锯之截木,即以我枪贴彼枪削上,伤彼前手,凡彼枪正中来急,我不及拿提者,均可用之,然须防彼钩起。

二进:法曰步步要紧进,然非无法而能进也。

盖封闭提拿,防人之扎,所谓应兵。

若但应而不能攻,应多力衰,为人所欺,则当于人未发之先,相击而进。

于人即发之后,乘势而进。

三乱:乱者,乱而取之也。

彼此立势,坚固静暇,若必伺其动而进,则久而气怠,又难必其动中无变,当以梨花摆头、凤点头之类,或出或入,倏左倏右,使彼心手俱乱,而不知我之所向,则我可以因乱而进矣。

然须前手圆活,后手坚固,又不可深入,防彼以静待动,此中元机当熟讲也。

四定:定者,以逸待劳也。

如被先发,必俟发满而应,若未满而应,则彼易于变换巧法,所谓隔水偷花也。

若彼枪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浅出浅入,是谓乱。

我但须坚固两手,定而不动,待彼久而力衰,我以养成猛力,因衰进攻,以逸待劳,无不胜矣。

总之,坚固正中,则彼自不扎我,我何虑彼之乱乎?法曰能乱人勿为人乱,正谓此也。

五斜:斜者,言身法也。

盖彼此枪身长短相等,我能着彼,彼亦能着我,封闭提拿之法,亦彼此均晓之,必须进步扎枪,使彼难避,若竟直身进扎,则反受彼之扎,当待彼枪进时,斜身偏闪,使彼枪从我胸前背后过去,而我则斜行进步发扎,则彼自不及革矣。

兵法所谓以迂为直,以难为利也。

六直:直者,言枪杆也。

盖身既以斜进,枪须紧对彼之心喉头面,在我可以照顾正中,在彼难于封闭。

法云时时取之是也。

枪法五要
一圈:法曰:“先有圈枪为母,后有封闭提拿。

”圈枪者,取其左右圆活,上下旋转,无有定准,使彼心手摇惑,我即乘机而进。

其法较之缠法稍疏,其转动之圆活处,全在身法。

后手将枪根转动,前手则仍固正中,若两手俱摇,则恐彼乘虚而加力分排,取我之正中也。

二串:串枪之法,在上下左右因势而攻开进扎,使彼不能闪转躲。

如彼用铁牛耕地等低势利起,我故上扎以就其,及彼起,则我先串于下,因其往上之势而起之,未有不胜者也。

左右与上下皆然,循环无方,变化不一,如活龙生虎,不可拿捉。

知此者,进乎技矣,学者不可不讲也。

三排:排者,我枪未动,彼枪从左右浅进出以乱我,则我用分排之法,后手固根不动,前手持紧左右,两下着力排开彼枪,直取正中,连身挨步进扎咽喉,势如破竹,彼虽急退,亦难躲闪,所谓中间一点难招架也。

四压:压者,我枪从上压下彼枪也。

我立四平,彼枪于虎口之下,脚膝之上而进,我之封闭提拿均不便用,虽有高搭袖可破,然恐急而莫及,法当先挪身略斜,以避彼枪,后手推枪,抬在后膝上,则出枪枝,专前手用力,将枪尖向彼虎口压下,则彼落枪而虎口必受伤矣。

五扎:法曰:“当扎不扎,是一大病也。

”持枪相对,彼此各存猛力,若彼扎来,我或用封闭以落之,或用偏闪以空之,彼枪既落坐,则力过矣。

此时不扎,彼得收枪定势,新力复生则难以进扎,故必于彼旧力才过,新力未生时,进步扎之,则不能躲闪革架。

若彼此立势未动气力,坚固之时,而先扎,则彼可架革而我先力,此谓不当扎而
扎也。

枪法三奇
一软:兵法有云,柔能制刚,弱能胜强,即此中之软硬之道也。

盖彼以硬进,我以硬进抵,两家用力,是为犯硬。

力弱者必败,或力同而斗久何能必胜。

若于彼枪用力刚猛之时,我用穿钩退步之法,候彼进深,猛气已过,却挪斜步扎之,则彼无所用其力,即巧中之斜步单撒手也。

又如我枪先发,彼以猛力提拿,我却变为软,使彼力空,乃乘其不备之所取之,此皆谓之以软破硬。

又如彼此立势,而我软势,吞吐进出,使彼不防,我于进后,方用硬力疾速取彼,此谓借软用硬也。

此中变于无形,动于无声,学者不可不讲也。

二闪:法曰:“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枪来只不招架也。

如彼枪扎飞来,我革落之,彼必退出,此时我若进枪,则彼出,我追着亦不深,非胜算也。

故必于彼进枪之时,左右斜闪而直进扎彼空处。

使彼不及收枪,而我枪已着身矣。

且彼来我往,着则无不深也。

闪法详于诸巧法之内,乃枪中神境,不可忽也。

三赚:古语曰:“香饵可以钓鳌,”即此意也。

盖能扎枪者,必非庄家,定是会手。

若我立势坚固,则彼不肯满进,彼进不满则我之以进亦不深,必先落空处,以赚彼进扎,而我乃以巧法取之,此中元机不可枚举,知此者进乎技矣。

八母,本也。

六妙,用也。

五要,变也。

三奇,巧也。

尽此诸法,枪可以冠诸艺矣。

洪转,明代正德(1506--1521)时出家少林寺,后随师叔、著名
武僧周友和尚习武,尤精棍法,为一代棍法大师。

明万历中,俗家弟子程宗猷到少林寺习武,曾从洪转演习少林棍法。

《少林棍法阐宗》云其:“师年逾八十耆老,棍法神异,寺众推尊。

”洪转不仅是棍法大师,而且对枪法颇有研究,曾著有《梦绿堂枪法》一卷传世。

洪转在嘉靖时还曾任登封县僧会司僧官。

洪转对少林棍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搏正气:传武器械推广第一自媒体平台。

传递武博古兵文化,重塑国人尚武精神!
喜欢这个视频,欢迎转发到群、朋友圈,一起推广武术!
如果您也有自己擅长的兵器,可以联系我们投稿,我们会注明练习者、所练兵器相关介绍,帮助大家更好的推广武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