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汉字新意辩论三辩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纳汉字新意辩论三辩小结
面对汉字新意,我们更应该持接纳态度
各位评委,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方要论证的观点是:面对汉字新意,我们更应该持接纳态度。
汉字的新意是日常生活中,有区别于原来汉语的新的意义,本质是一种汉语言新的探索方向。
接纳不是无谓的接受,不是无条件的支持,而是一种包容与容纳,持“纳入可接受事件”的态度,汉语文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两个方向来阐述我方观点:
首先,接纳汉字的新意,有利于丰富汉字的内涵,增强汉字的活力。
语言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更新内涵,提升活力。
隋朝时,因商品经济发展,原本只有早中晚市场意思的三市拥有了新意“闹市”,同样,当一类汉字可以反映时代生活,触动当代人的时代共鸣,那么这类汉字就可以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为汉字注入活力。
相反,倘若语言难以跟上时代发展,便容易导致消亡湮没。
以拉丁语为例,探究其逐渐消亡的原因,便是由于其主要作用只限缩在宗教领域,随着时代发展,拉丁语难以更新自己的词库和使用范围,缺少新意,受众逐渐减少,以至拉丁语现在渐渐消亡。
而汉字一直依靠着更新的方式,丰富自身内涵,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其次,接纳汉字的新意,可以提高表达沟通的效率,符合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可满足在信息时代高效率输出观点的需求。
语言的经济原则是近年来研究新词语及网络语言的重要理论之一,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吕叔湘先生曾对其作过相关表述,认为交际双方在信息传递
时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准确无误,二是省时省力,这两个要求合起来则成为效率原则。
最少量的语言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是语言在演化过程中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汉字新意,不仅打破了汉语词汇形音义三者之间的统一,也促使汉语言词汇系统中词派生方式呈多样化的趋势,促进了词汇的发展更新。
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原来表达对某事从抗拒到最后甜蜜打脸需要对这一事件细细叙述,如今“真香”就可以生动贴切地表达出人们的心理活动,提高表达效率。
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在文字新意下得到了实践,满足了信息时代对汉字词语言简义丰的要求。
我方在持接纳态度的同时,提出一些局部问题的斧正方向。
例如在使用时遵循语言工作者提出的“得体性原则”,文雅得体的使用,不掺杂侮辱性成分。
遵循“简洁性原则”,不盲目造词,规范使用,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时应保持理性态度接纳新事物。
综上,我方坚定认为,面对汉字新意,我们更应该持接纳态度。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