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 STEM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STEM课程地被引入到小学课堂的教学之中。
教师借鉴了STEM课程的成熟的教育思想,将其运用在小学素质教育的课堂
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
文主要探讨了STEM课程在小学课堂中的建设与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小学教学;STEM课程;建设;实施路径
我国正在逐渐地深入素质教育,而STEM 课程的教育主旨正好与我国的素质
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这两者都更加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交融,以及学生
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希望将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多能力的人才[1]。
但是我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
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借
鉴STEM 课程的先进教育思想,将其更好的运用在小学教学的课堂之中。
1.
STEM课程的概述
顾名思义,STEM课程就是 Science、Technology、Egineering、Maths这四
门基础课程的缩写,STEM课程起源于美国,因此,它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思想教育。
目前,小学教学不再仅限于单一学科的教学,而是更加倾向于学生的综合教学。
并且美国的STEM课程的教育思想不仅在课堂中渗透,而且更加重视实践的教学,试图将STEM课程的教育思想贯穿关于学生的成长之中。
STEM课程的教育主要是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得以顺利进行,让学生
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探究,逐渐的是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和实践
能力。
1.
STEM课程在小学课堂的建设及具体的实施路径
1.
建设完善的STEM课程体系
建设完善的STEM课程体系是指将Science、Technology、Egineering、
Maths这些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延伸,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简
单地将这几个课程的知识进行叠加,这样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
因此,
这对我国的STEM课程的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优势挑战。
所以我国在建设完善的STEM课程体系时,应该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且融合我国自身所具有的特
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建设,既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将Science、Technology、Egineering、Maths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继而实现小学课堂中的STEM课程
的转型。
1.
与生活相结合,开拓实践方式
STEM课程有一个特点就是将学生的教学内容融合在实践之中。
在实际的教学
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综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庭
与学校间的关系,使STEM课程的教育思想更加符合我国的教育特点。
教师在设
计生活化实践活动时,应该确保一定的情景性,让实践活动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
日常生活,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在
必要时还可以运用道具搭建出特定的情景生活,尽可能地保证实践活动具有真实
性[2]。
有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还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家长来参加实践活动,这样
一方面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家人面前会更加自然,也更加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也促进了学生与父母之间
的沟通与表达。
1.
学生之间分组合作,完成学业任务
在进行STEM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迸发集体智慧。
在进行STEM
课程的教学时,学生不一定能够独自完成教师安排的实践任务,这就需要学生之
间进行合作。
因此,在学生进行实践任务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并且
鼓励他们在合作时用于探索,永不放弃,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认真地钻研教师留下
的实践任务,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中
迸发集体智慧,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
同时,团队协作也是 STEM 课程的教学中
重要的培养方向。
在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不可能独自一人进行学习和生活。
因此,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小学生应该从小就注重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通
过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来运用STEM课程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团队协作,促
进学生之间的们交流与合作。
这样,不仅使得STEM课程的教育思想更好的融合
了我国的教育特点,还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了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和学生的创
新能力,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3]。
(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虽然,STEM课程的教学时表面上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综合能力,但更深层
次却是希望学生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后,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然后
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STEM课程的教学的要求之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最富有想象力的阶段。
在小学的课堂上应该将创
新意识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实践
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去创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具体地表现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在进行STEM课程的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地调动社会资源。
如:科技馆、少年宫、博物馆等等。
让这些公益性机构为学生的实践课程提供场所和空间。
教师可
以带领学生去科技馆、少年宫、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实践活动,或者可以邀请这些
机构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课,开始与STEM教育有关的课程或项目,对学生进行
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STEM课程的教学中。
充分地调动社会资源可以有
效地减轻教师在STEM 课程的教育思想在课堂中渗透的压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挖
掘社会中的教学资源,使之运用在学生的教学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STEM课程在小学课堂中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使STEM课程更好地融入在小学课堂之中,小学教师应该竭尽所能,不断开创新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郭明真.基于STEM教育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本土化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06-107.
[2]李小函.基于STEM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探索[J].科技风,
2021(08):44-45.
[3].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