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放射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放射病”
放射病指由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全身放射性损伤。
(1)急性放射病短时间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病变,多见于事故性照射和核爆炸。
可分为3型。
骨髓型:最多见,主要引起骨髓等造血系统损伤。
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和感染性出血。
以口咽部感染灶常见。
胃肠型: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水样便或水便,可导致失水,并常发生肠麻痹、肠套叠、肠梗阻。
脑型:精神萎靡,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抽搐、躁动和休克。
(2)慢性放射病较长时间受到超限制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损伤,多发生于防护条件差的外照射工作场所,或不重视核素操作卫生防护的人员。
早期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表现为头痛、头昏、睡眠障碍、疲乏无力、记忆力下降等,可伴有消化系统障碍和性功能减退。
后期检查可腱见反射、腹壁反射减退。
妇女有月经紊乱、经血量减少或闭经。
外周血检查见白细胞总数线增加后减少,骨髓相晚期增生低下。
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为了达到防护目的,按照剂量限制的基本原则,减少各类人员的内、外照射剂量,应采取的方法有:
(l)控制辐射源的质与量,是根治放射损害的方法。
在不影响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源的强度、能量和毒性。
(2)减少照射时间。
外照射的总剂量与总照射时间成正比,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受照射时间。
可采取减少不必要停留时间、轮换作业、提高操作技术等措施,减少个体受照射时间(3)加强屏蔽防护。
在放射源与人员之间设置防护屏,吸收或减弱射线的能量。
对于X射线和Y射线,可选用铅、铁、水泥、砖等作防护房材料;对卢射线,可用铝、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做防护屏;对于中子辐射,可用石蜡、硼酸材料防护。
(4)距离防护。
点状放射源的剂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操作中应尽可能远离放射源,切忌直接手持放射源。
(5)围封隔离。
对于开放源及其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封锁隔离”的方法,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空间,防止向环境中扩散。
(6)除污保洁。
操作开放型放射源,使用开放型放射性元素时,要随时清除工作环境介质的污染,监测污染水平,控制向周围环境的大量扩散。
(7)个人防护。
要合理使用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工作鞋帽、服装等;遵守个人防护规则,在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中,禁止一切可能使放射性元素侵人人体的行为,如禁止饮水、吸烟、进食、化妆等。
放射源的危害与防护
把放射性物质密封在不锈钢壳中就制成了奇妙的放射源。
外观看来,它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圆柱体,一般只有铅笔粗细,和普通的金属棒并无不同。
但是,它在自己的寿命期限内,时时刻刻都在放射出肉眼看不到的穿透力很强的放射线。
这些放射线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却有着极大的危害。
如果人被辐射后,轻者头晕、疲乏、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重者会恶心、呕吐,还会引起白血病及骨、肺、甲状腺癌变甚至死亡;同时,放射线还能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从而危害到下一代的健康。
大家可能看过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里面的主人公幸子正是受到放射源的辐射,才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最后导致死亡
的。
正因为放射源有如此大的危害,所以在正常状况下放射源都是密封在铅罐里的,并标上国际通用的“三叶”电离辐射标志。
如果不知情的人打开密封罐,放射源暴露出来,就会对周围的人和动物造成辐射。
就拿一个100毫居里的铯-137放射源来说,一旦暴露在外,方圆50米以内的人和动物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危害。
一旦放射源外壳破损,里面的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中,就会造成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如果放射源被混入一般废钢铁中重新熔炼,再流向社会,那后果将更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专家提醒:
1.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积小却较重的金属罐(特别是铅罐)时,首先请远离现场,既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这些物品,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要迅速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2.看到亮晶晶的金属圆柱体应提高警惕,不要随便捡拾。
国内已发生多起因捡拾放射源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
3.因为拣拾或接触疑似放射源的金属圆柱体,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向医生说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