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教具
2.学生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现象:有很多相同的东西排成一排,比如一排排的树木、一列列的火车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乘法来表示这些现象。

2.展示图片:一排排的树木、一列列的火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乘法符号
(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3×4=12
(2)讲解乘法符号的含义:3表示有3个相同的数,4表示有4
个相同的数,×表示相乘,12表示3个4相加的和。

2.学习乘法口诀
(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表,发现规律。

(2)讲解乘法口诀的读法: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等。

3.练习乘法计算
(1)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3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2)讲解乘法计算的步骤:先写乘法算式,再读乘法口诀,写出答案。

(2)讲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一种表示多个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题巩固
(1)出示练习题,如:5×3=?、4×6=?等。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检查答案。

2.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
2.强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乘法的身影。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乘法表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乘法计算方法。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乘法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
一、教学重点补充
1.通过具体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乘法表示的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学难点补充
1.引导学生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乘法概念,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列出乘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补充: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玩游戏或者吃零食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候我们会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比如说,吃5颗糖果,每颗都
是同样的。

学生:是的,老师,我吃5颗糖果的时候,每一颗都是巧克力味的。

教师:很好,那如果我要吃5次这样的糖果,每次吃一颗,我们可以怎么算出我总共吃了多少颗糖果呢?
学生:就是5颗糖果乘以5次,总共是25颗糖果。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乘法符号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

我们先来看看乘法符号长什么样子,3×4=12,这里的“×”就是我们说的乘法符号。

学生:老师,“×”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横杠,把两个数连起来。

教师:对,这个横杠把两个数连起来,就是告诉我们把这两个数重复相加。

2.学习乘法口诀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乘法口诀,比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这里的“得”就是等于的意思。

学生:哦,我明白了,就是1加1等于2,2加2等于4。

教师:很好,那我们一起来试试“三三得九”吧。

3.练习乘法计算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假如我有4个苹果,每堆放3个,一共是多少个苹果呢?
学生:就是3个苹果乘以4堆,等于12个苹果。

教师:正确,那你们能自己试试列出算式,计算一下吗?
(学生各自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做题巩固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出示一个乘法算式,你们快速说出答案,比如2×5=?
学生:10!
教师:太棒了,那4×3=?
学生:12!
2.小组讨论
教师:我想请大家分成小组,想想我们平时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可以和组员们分享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四)课堂小结
教师: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乘法,也知道了乘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一些重复相加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乘法的用处。

教学难点要点补充:
1.在教学乘法符号时,通过实际操作,如摆放小棒或糖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3个4相加和4个3相加是相同的,从而理解乘法的含义。

2.在练习乘法计算时,通过设置具体情景,如购买物品、分水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乘法,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3.在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班级人数、购物数量等,让学生体会乘法的实际意义。

4.在课堂小结时,强调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帮助学生建立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他们探索更复杂的乘法问题;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多一些耐心,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帮助他们理解乘法的概念。

2.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抽象的术语,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注意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4.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注意适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乘法的乐趣和成就感,特别是当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或完成了挑战性的任务后。

6.注意在教学方式上多样化,结合讲解、示范、练习和游戏等多种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7.注意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既要能够巩固课堂所学,又不能过
多增加学生的负担,尤其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