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品尝“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写作特色。

感悟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深趣。

3、培育诵读和品尝文言文美丽语言的力量。

4、正确评价课文中反映出的的思想情趣,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尝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色。

2、教学难点:感悟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深趣。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观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

2、文句的理解、评析及对情感的把握,在老师指导下以同学为主通过课堂争论来完成。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课文
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的是谁的作品?
答: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唐田园诗人王维诗作的高度评价。

其实不光他的诗作,他的文章也布满了诗情画意。

今日,我们就通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书信体的散文来领会这一艺术风格。

2.请同学供应课前查找到的资料。

(1)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
也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

(2)王维(701-761),字摩诘。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诗人。

官至尚书右丞。

擅长诗与画,兼通音乐,并能使诸艺互通,尤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诗歌著称,他继承和进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也有一些是反映边塞和送别的诗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

作品有《王右丞集》。

(3)背景:王维后半生,无心仕途,常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
辋川别业之间,亦官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

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

3、检查大家预习的状况
(1)指名诵读。

(2)理解下列黑体词语的意思(投影)
故山殊可过
复与疏钟相间
因驮黄檗人往
4、初步感知
思索:这封信写了那些内容?
点拨: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假如自己写信邀请好友上自己住处来玩,会如何写?
明确:文中先概写自己游山的经过,再描绘山中美景,抒发思念朋友之情,最终想象山中春景的奇妙,发出真诚邀请。

5、重点分析
(1)朗读课文,将文中描绘自然风光的两处文字找出来,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说说这两段文字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用精确的词语为这两幅图命名。

(同学朗读,体会、赏析。

老师点拨、板书。


明月
山影
水波
其次段:寒山月夜图:灯火明灭安静清幽
犬声
夜舂声
疏钟声
草木
鲦鱼
第三段:山村春色图白鸥清爽朗秀
露水
麦陇
朝雊
(2)本文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山中景物的描写上?争论后沟通。

同学争论、发言
参考:○表达了对山中美景和美妙生活的观赏。

○暗含对朋友的邀请。

○也表现了期望闲适山水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

(3)文中是如何表现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的?
同学发言。

如:第一段写独游的索然无味,但“不敢相烦”。

其次段忆往昔携手赋诗,欢乐同游。

第三段热忱邀请--“倘能与我同游乎?”
明确:全文表达了对朋友的款款深情。

6、深化探讨
本文描绘美景的句子生动精练,试找出一些,说说有何艺术效果?
示例:用词精确,如蔓--扩散。

表现了春回大地,草木茂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点拨:○“轻鯈”又称白鲦,一种银色小鱼,游动轻捷。

能否把“轻鯈”改成“白鯈”,为什么?
○“矫”能否换为“举”或“展”,为什么?
7.齐读课文,体会感悟。

8.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其次、第三自然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四。

(3)课外延长阅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青翠,秋水日潺湲①。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②。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③。

[解释]
①青翠:青绿色。

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②墟里:村落。

孤烟:直升的炊烟。

③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在这里是代指裴迪。

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

这是诗人自比。

[赏析]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

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青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气的田园山水画。

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
迪的闲居之乐。

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新唐书。

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这首诗即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