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
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

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5页“做一做”。

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再独立填写在教材上。

2.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

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5页“做一做”。

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再独立填写在教材上。

2.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
【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3。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完成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并能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1格代表5个单位,并能完成用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咱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学生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课件播放2分钟),你们看,道路上有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呢?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开过的四种机动车的数量?(提示学生:车很多,开得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是能分工合作)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2.播放车辆来往情况(速度较慢),各小组记录汽车数量。

(有用数数的方法,有用写正字的方法,有用做记号的方法……)
小组介绍统计的方法,得出哪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好。

(正字统计法)
3.投影小组记录单(核对数据)。

4.刚才我们把各种车的数量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三、探索方法
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

如果想形象地看出谁最多,谁最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画条形图)〖HJ3mm〗
2.制作条形统计图。

(1)电脑出示。

(2)学生试画统计图,产生矛盾。

(1格代表1辆,格子太少,1格代表2辆,也不行……)
(3)小组讨论怎样画统计图。

(4)分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明确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的制作方法)
形成矛盾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矛盾的策略。

(5)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8页)。

3.展示学生的统计图,进行订正和分析。

(1)评价、订正统计图。

(2)看图分析,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完成教材第98页第(1)~(3)题)
(3)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机动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4.学习小结。

由于数据比较大,用1格代表5辆的方法比用1格代表1辆或2辆更清楚,更适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果碰到更大的数据,还可以用1格代表10或20,甚至更大的数。

四、实践应用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内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

2.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

(2)小组交流完成第(1)~(3)题后,讨论第(4)题的三个问题,然后独立完成统计图。

3.教材“练习十九”第6、7题。

小组讨论交流,先确定1格代表多少,然后完成统计图,并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总结
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直条图”.条形图可画成竖条,也可画成横条.从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作图定标尺.先画纵轴,确定一定的比例(即标尺),作为长度单位;再画横轴,纵、横轴的长短要适中.3.画直条.条形的宽度、间隔要一致.
4.写上条形统计图的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