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中化趋势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I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产业集中化趋大学研究生院 涮 匕 保定
0 7 1 0 0 0
[ 摘要】 近年来 , 区域协调发展一 直是我国区 域 经济发展 的重要 内容, 在产业集中化背景下, 探讨我国四大经济 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 的现实意
业化部 门, 区位商越 大, 专业化水平越高 , 如 果区位商小 于或等于 1 , 则认 步。 为 该产业部 门为 自给性部 门, 根据 《 中国区域经济统 计年鉴2 0 1 1 ) ) 、《 中 国工 业经济统计 年鉴2 0 1 1 ) ) 相 关数 据 , 本文计算 了2 0 1 0 年我 国四大 经济 区域 2 O 个 制造 业行业 的区位商 。 为了研究 需要, 本 文将 区位商值标准 作 了微调 , 把 区位 商值位于O 一0 . 5 之间的产业定 义为非优 势产业 , 区位 商 值位于0 . 5 一1 . o Z 间的定义为 次优 势产业 , 区位商值 大于l 的定义为优 势 产业 。 经 计算 , 2 0 1 0 年 我国东北 地 区的优势产业包括 : 食品加工 业、 石 油 加工和 炼钢 工业 、 普 通机械 制造业 、 交通运 输设备制造 业等 , 次优 势产 业包括 : 食 品制造 业、 饮料 制造 业 、 医药制造 业等I 非优 势产业有烟草 加 工业 、 纺织 业等。 东 部地 区的优势产业包括 : 纺 织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 造 业、 化 学纤 维制造 业 、 金 属制 品业、 普 通机械 制造 业 、 电气机 械及器 材制造 业等。 次优 势产业有食品加工 业、 食品制造 业等 ; 无 非优 势产业 。 中部地 区的优势产业包 括 : 烟草加 工业 、 非金属 矿物 制品业 、 有色金 属 冶 炼及 压延 业 , 次优 势产业有 : 纺织 业 、 医 药制造 业等 , 非 优势产业包 括: 化 学纤维制造 业、 金属制品业等。 西 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包括 : 饮料 制 造业、 烟草 加工 业 、 有 色金属 冶炼 及压 廷 业 , 此优势产 业有 : 非金 属矿 参考文献 【 1 】 王胜今 等. 论中国 特 色区 域 协调发展战略体 系【 J 】 . 吉林大学社会科 学 物制品业 、 交 通运输设 备制造 业等 ; 非优势产业包 括 电气机械 及器材 制 造 业、 电子 及通信设备 制造业 、 仪器仪 表及文化办公机 械制造业等 。 学报, 2 0 0 8( 2 ). 通 过对 我 国四大 经济 区域制 造业 区位商 的分析 , 可 以得 出导 致 我 [ 2 】 金祥荣等. 基础设施 、 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 J 】 . 浙江大学学报, z o  ̄ z ( z ) 【 5 】 张少军. 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 : 从 全球价 值链走 向国内价值链 国四大 经济 区域发展 差 异性的三 方面原 因。 首先 , 我 国产业布局的 自发

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产业 自 发性转移 , 致使产业 向优势 区域集 中, 影 响区域 协调发展 , 从而应 省、 河南省等 。 西部地 区包括 : 内蒙古 自 治 区、 广西壮 族 自 治区 、 重庆市、 当将政府 与市 场相结合, 发挥 “ 1 + 1 > 2 ” 的作用。 四川省等省份。 其次, 合 理布局 , 突 出优 势。 由于各地 区自然 因素 , 社 会条 件和人 随着 经济 的发展, 我 国四大 经济区域 的生 产总值 是逐年 增加的 , 东 北地 区2 0 1 2 年地 区生产总值 为5 0 4 7 7 . 2 5 亿元 , 同比2 0 1 1 年增长 l 1 . 2 4 %I 文环 境 的差异 , 需 要地方各级 政府 结合本 地 区实 际, 科学、 合 理布局相 东北地 区需要在重 点保持原有 产业优势 的情 况下, 改 造升级 优 东 部 地 区2 0 1 2 年地 区生 产总值 为 2 9 5 8 9 2 . 0 4 亿元, 同比 2 0 1 1 年 增 长 关产业 。 9 . 0 4 %; 中部地 区2 0 1 2 年地 区生产总值 为1 1 6 2 7 7 . 7 5 亿元 , 同比2 0 1 1 年增 势产业 , 提高产 品科技含 量 和附加值 , 进 一步壮 大产业链 条; 东 部地 区 应 积极 同其他 区域寻求合作 , 转移 夺 长1 1 . 3 0 %I 西部地 区2 0 1 2 年地 区生 产总值为 1 1 3 9 0 4 . 8 亿元 , 同比2 0 1 1 年 在提 升现 有优 势产业质量 的 同时, 增长1 3 . 6 4 %。 这 说 明我 国西部 地 区、 中部地 区、 东 北地 区发展 势 头 良 区域 的夕阳产业 ; 中部地 区应结 合本地实 际, 努力挖掘 现有产业 发展潜 大 力建设 基础 设施 , 做好承 接发 达地 区转移而 来产业 的准备 ; 西部 好, 保持 着较 高的增长速 度 , 但 是四个区域在 经济总量上 的差 距依然 较 力 , 地 区在 资本 、 劳动力等方 面相 对匮乏 , 需 要更多的政策 支持。 大。 再 次, 加强区 际交 流与合作 , 发挥 互补优 势。 加 强全 国统一市场建 二 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发展差异性原因J ) - ' S f 充分发挥市 场机制在调 节 区域分工 , 产业 空 间布局 等方面 的调 节功 为了分析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 本文运用区位商对 设 , 我 国四大 经济 区域差异性进 行了论 述。 区位商是指 一个地 区特定 部门的 能 l 完善 各级 政 府特 别是 中央政 府对 欠发 达地 区 的扶植 措施 , 为 该地 加强区际间互 助与合作 , 鼓励和 支 产值 在地 区工 业总 产值 中所 占的 比重与全 国该部 门产值在 全 国工业 总 区经济 发展和建设创 造 良好 的环 境 ; 使各 区域 间共 同发展 , 共 同进 产值 中所 占比重之 间的比值 。 区位商大于1 , 可以认为该产业 是地 区的专 持 区际间开展互 利共赢 的经济技术合 作 ,
制造 业下游链 条 , 产品附加值 不大 , 缺乏竞 争力; 东部 地 区优 势产业基
本 以高 端制造 业为 主 , 产品 附加值 高, 竞 争优 势 明显 , 而 中部 、 西部地 饮 料制造 业为优势产业 , 基础薄 弱, 缺乏优 势。 再次 , 区 义。 本文分析了 我国四大经济 区发展 的差异性 , 结合我 国历年制造 业各行 区主要 以烟草 、 际间产业转移力度小、 速度慢 。 东部地 区的某些 中下游优 势产业 应 逐步 业相关情况, 从产业集中的角度剖析了造成差异性的原因, 进而提 出了 促进 向其他 区域进 行转移 , 但受政 策、 区位 条件 等因素 限制 , 转移 速度 较缓 我 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政 策。 【 关键词】 四大经济 区 域; 产业集中化; 区 域协调发展 ; 区 位商

慢。
三 我国四大经济区位协调发展相关对策
首先 , 增强政 策引导, 完善顶 层设计。 第一 , 立 足实 际, 因地制宜 。 而非把 自己的发展 建立在 抑制其他 地区 发 我 国四大经济 区域分 别指东北地 区、 东部 地 区、 中部地 区 、 西部地 各地 区应 充分发挥 自身潜力 , 或者建 立在垄 断发 展机会之 上。 第二 , 正确处 理好政 府与 市场 区。 其 中, 东 北地 区包括 :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东部地 区包括 : 北 展之 上 , 的关 系。 单靠政 府 调节会导 致产业 效率 低下, 而单靠市 场调 节, 会引起 京 市、 天津 市、 河北省、 上 海市等 , 中部地 区包括 : 山西省 、 安徽省、 江 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