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第二次质检试题不分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0月第二次质检试题不分版本
济钢高中2013级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①本试题分第一卷和第二卷。
第一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②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值为150分。
第一卷〔共52分〕
一、〔每题3分,共36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处.理/处.所协.查/提携昭
..示/着.陆亵渎./赎.罪
B.场.院/场.馆饶恕./夙.愿舟楫./编辑.慰藉./国籍.
C.拮据./据.说害怕/商榷旷
..世/粗暴湖泊./糟粕.
D.蛤.蜊/花蛤.阻挠./妖娆.仿效./发酵.毗邻./聆.听
2.以下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跟帖.(tiě) 弱冠
..(guàn) 闷.葫芦(mēn) 假设即.假设离(jí) B.更.名(gēng) 骠.勇(biāo) 根状茎.(jīng) 方枘圆凿.(záo) C.蓦.然(mò) 混.浊(hún) 电饭煲.(bāo) 间.不容发(jiān) D.绷.脸(běng) 烘焙.(bèi) 夹.生饭(jiā) 经.史子集(jīng)
3.以下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滥殇记传体要言不烦韬光养晦
B.蛊惑淋巴结返璞归真嘉言懿行
C.赝品亲合力沐猴而冠张皇失措
D.惦量备不住变换莫测捧为圭臬
4.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B.由于垄断行业多数靠控制国家资源和公共效劳获利,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和公共资源,他们因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倍受诟病。
C.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祥地〞、“南戏故土〞美誉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迭出。
D.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撤除了。
这样的事例举不
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5.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清华大学一学生说:“我每天坚持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
..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
B.真金不怕火炼
......,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被发现,被开掘出来。
C.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D. 依然是北世界,依然是黑土地,暌违
..五年后,著名作家迟子建的2015新作《群山之巅》一如既往地让人期待,期待那片广袤严寒的土地上再次上演精彩的故事。
6.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祥地证明并存 B.发源地说明共存
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说明共存
7.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冲动,以至情不
自禁地拍案叫绝
....。
B.近期,随着A股市场连续暴跌,网络上各种传言也风生水起
....,让一些散户投资者对股市后期走势不再看好,纷纷选择逃离。
C.季羡林先生虽已仙逝,但他那平易近人
....的文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给人们永久的回味。
D.《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
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独辟蹊径
....之举。
8.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________。
②为了保存这些书籍,使之流传后世,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_______建造了一座藏书楼,起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
③《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着党和人民________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A.惨淡经营筚路蓝缕苦心孤诣B.惨淡经营苦心孤诣筚路蓝缕
C.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筚路蓝缕 D.筚路蓝缕苦心孤诣惨淡经营
9.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随着香港非法“占领中环〞活动的结束,香港特首梁振英提醒广阔市民,要深刻反思一下香港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民主的问题?
B.市安监局近期检查了局部酿酒企业,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厂区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齐全,应对措施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
C.中国比拟文学学会在四川大学举行颁奖典礼,向乐黛云、陈悖、谢天振等九位在比拟文学领域作出卓越奉献的专家颁发了“中国比拟文学终身成就奖。
〞
D.李光耀强行将英语作为新加坡中小学的第一教学语言,并反对将华人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列入学校教程,以免因国人说多种方言而造成社会分裂。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美词藻装饰起来的
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美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②③⑥①⑤④ B.①⑤④②③⑥ C.③⑥①⑤②④ D.②⑤③④①⑥
11.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济阳的“三轮大爷〞不但进入三轮车禁行区域非法停车载客,而且辱骂、拉扯执法交警,这实属是藐视法律尊严的违法行为。
B.刘翔退役之所以被人关注,一是因为他在田径赛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二是因为他背后的商业运作气息屡屡被人诟病。
C.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对促进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开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B.2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布评论,文章赞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究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
C.本轮巡视组首次实行“一托二〞的形式,这将有利于尽快实现今年内完成对中央管理国有重
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的目标。
D.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二、〔每题2分,共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
〞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
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
〞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晏子闻之,笑曰:“婴其耽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
〞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
〞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
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
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
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
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
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
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
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
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那么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
甚乎!今之令不然。
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
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
〞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
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
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
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
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
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僻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
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君树槐县.令县:通“悬〞,悬挂
B.不益.刑益:增加
C.又不以私恚.害公法恚:怨恨
D.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贼:盗贼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而.问焉拔剑切而.啖之
C.去其腥臊者.而已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其.皆出于此乎?
15.以下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B.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C.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D.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1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醉酒碰撞了槐树,遭到拘捕,并被判罪。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
C.撞树者的女儿就其父误撞槐树一事向晏子进言,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但不应因此伤害国君的大义,最终打动了晏子。
D.晏子劝谏景公,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提并论,悖逆民心,难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最终使景公幡然醒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
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
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
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
群臣如袁盎等称呼虽切。
常假借用之。
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
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
死者天地之理。
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
伤长幼之
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
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
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
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
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
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
罪人不帑,不诛无罪。
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
朕既不敏,不能识。
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
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
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
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③乡改④正服⑤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
②世:古代以十年为一世。
③廪廪:犹庶几,渐进。
④乡改:更改历法。
⑤正服:更改服色。
17.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先:做典范
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靡:倒下
C.以离.寒暑之数离:遭遇
D.德厚侔.天地侔:比得上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专务以.德化民不赂者以.赂者丧
D.善人之.治国百年邻之.厚,君之薄也
19.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20.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
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那么。
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典范。
C.孝文皇帝有着比拟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侍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普及四海。
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
第二卷〔共98分〕
三、〔20分〕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 “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
〞使人送之归。
(3分)
(2) 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
(3分)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3分)
(2)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3分)
23.根据语境提示,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8分)
(1)《论语·学而》中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是有修养的君子的两句是“,〞。
(2)《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有类似描写“,〞,侧面显示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描绘了自秦八蜀途中山势高峻,甚至可以摸到星宿,令人惊恐不已,长吁短叹的情景。
(5)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精神。
(6)“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他用“,〞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古代诗词常以“月〞衬托意境。
譬如
(7)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
(8)姜夔《扬州慢》中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
〔18分〕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
..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
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
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
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
....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
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
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
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
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
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
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
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
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怕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
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
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清扫得干干净净。
冬天清扫的是雪,夏天清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
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
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
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
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
....。
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
老哑巴很快乐,因为他是爱花的。
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
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
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
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
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
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那么是清一色的男人。
老哑巴开始抗议着,
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
后来,他终于安静了。
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
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
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清扫院子,常蜷缩在角落里打瞌睡。
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
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又会到哪里去一样。
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
....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24.“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中的“积雪〞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25.“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表达了老哑巴怎样的情感?刻画了他怎样的形象?〔4分〕
26.第②⑥⑦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
〔4分〕27.作者刻画“老哑巴〞这个人物有哪些用意?(6分)
五、写作〔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锋利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济钢高中2013级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1.C【jū/jù,qiè/què,, kuàng/guǎng, pō/pòA. chǔ/chù, xié, zhāo/zhuó, dú/shú B. cháng/chǎng, shù/sù, jí, jiè/jí D. gé, náo/ráo, xiào/jiào, lín/líng】
2.D【A闷葫芦(mēn)——〔mèn〕B骠勇(biāo)——〔piào〕。
C混.浊(hún)——混.浊(hùn)】3.A【A殇——觞,记——纪;C合——和;D惦——掂,换——幻,捧——奉】
4. C【A.主旋律 B.备受诟病 D. 生死攸关】
5. D【A.任意:指没有任何条件的;不受拘束、限制,爱怎样就怎样。
此处应用“任何〞。
B.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坚强或正直的人经得住考验。
C.殆尽:几乎没有剩下。
与前文“几乎〞重复。
D. 暌违:别离,别离。
】
6.A【“发源地〞指河流起源的地方;“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
所以第一个空宜填“发祥地〞。
“说明〞指表示清楚;“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说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考古发现〞应为“可靠的材料〞,所以第二个空宜填“证明〞。
“并存〞指同时存在,“共存〞指共同存在,第三个空宜填“并存〞。
】
7.B【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
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感情色彩不当。
】8.B【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
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达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孤诣,单独到达的境地。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艰苦。
】
9. D【A问号改为句号,B“等〞后的逗号改为句号,C句号应放到引号外面。
】
10.A
11. B【A项成分赘余,“实属〞中的“属〞与后面的“是〞重复,故“是〞字应去掉;C项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D搭配不当,“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提供〞与“作用〞搭配不当。
】
12.C【A项成分残缺,“针对……的现象〞;B项杂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个;D项否认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
二、13.D【贼:残害】
14.B【解析A.兼词“于之〞/语气词。
B.都是表承接关系。
C“的〔局部〕〞 /表提顿。
D.表反问语气/表推测语气。
】
15.D
16.C【解析:由“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可知“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理解错误。
】17.B〔没有,不〕
18.D(D项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于是,就/才;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