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 峰 入 云
高 峰 入 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 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 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 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 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图解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 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 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蘅。
பைடு நூலகம்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想一想?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
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 以说明。
沉浸能够在体 味出山水之美, 沉浸在和古代 名人为知音而 感到无限的愉 快。——不
写作思路探究
• 景物描写最讲究的是如何 安排所要描述内容的先后 顺序 • 其次是如何进行生动描写
高峰入云 仰 视
视 线
俯 视
清流见底
平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 季
时 间
早 晚
时 间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 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 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 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 时候。由于苏轼的改革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 派的反对,苏轼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以后又做 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在他为官之处, 注意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所到之 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 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 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 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 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 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 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 色了。
想为官
在赏月的欣喜、 悠闲之中,包 含着无限的感 慨、无奈,甚 至是悲凉。— —
政治上不得志, 遭到贬压
; /ask/ 在线医生咨询
uxd41vzu
说中午要给我们摊鸡蛋煎饼吗,太好了!今儿个不用小青姐姐给我们三个送饭了,我们的水果全卖完了,我们回家来吃,我来 帮您打鸡蛋吧!”乔氏此时正在背着身子用湿毛巾擦脸呢。听到耿直欢快的呼唤,她尽量努力平静地说:“娘娘还没有准备好 面糊呢。你先去玩儿吧。一会儿准备好了,娘娘喊你来打鸡蛋!”耿直答应一声,就好像兔子一样又蹦跳着从西屋里了蹿出来, 差点儿跟刚走进过厅的小青撞了一个满怀。而此时刚刚走进过厅的小青却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了:为什么耿直刚才那样喊叫, 但耿伯伯还在大敞着门儿的东屋床上面朝里侧卧着呢?进了西屋再看一眼母亲的脸色,虽然已经擦洗过了,但仍然还能明显地 看出来哭泣过的痕迹,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她马上想到,姆妈现在不至于为了已经去世的爹爹再不时不晌地这样伤心了啊! 若要说母亲现在最挂心的,莫过于自己和耿正的事情了。所以此情此景,只能让她以为是:耿伯伯不愿意应允耿正和她的亲事, 而使自己的姆妈伤心不已了。于是,她暗下决心,趁着今儿下午没有事情,一定要向耿正挑明这件事!恰在此时,耿英和耿正 一前一后走进过厅了。耿英探头看到爹爹正在睡觉,就伸出右手轻轻地拉上屋门,同时左手举食指竖在嘴巴之前,无声地噘起 嘴“嘘”了一声,和哥哥一起转身欲往西屋里去。小青一个急转身挡在门口,装出很高兴的样子对二人说:“姆妈刚才说了, 叫咱们去新屋里仔细查看一番,看一看所有的墙面和顶棚是不是全都干透了。今儿个下午,她要带我们去买刷家用的粉末和毛 刷,顺便再去街上转悠转悠呢!”于是,大家一起来到新屋内,一面一面仔仔细细地查看亮好了的墙壁。确认所有的墙壁已经 全部干透了以后,小青又说:“不知道顶棚上的石灰泥是不是也干透了?顶棚上抹得多,只怕还没有干透呢!”耿正也说: “对,亮顶棚用的石灰泥很多,我们应该特别查看一下!外面的石灰泥必须充分干透了,竹帘子里面挤进去的石灰泥小球球才 有可能也干了呢!”于是,小青和耿英扶着高架凳子,耿正踩在上面仔细地检查了每一间屋子的顶棚,确认都已经干透了。然 后,大家又在各间屋子里随便走走看看。小青环顾这些洁白的新屋,非常感激而又深感歉意地说:“真是不容易啊,把耿伯伯 累成那样!”又看着耿正深情地说:“你也很不简单呢,看你亲自亮的东边那间屋子的侧墙,一样地平滑光洁,根本就看不出 来是两个人亮的!你虽然比我小一岁,但处处都是一个大人样!”耿英笑着刮了一下小青的鼻子,调侃地说:“是啊,哪像你, 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样子,哪里像一个姐姐呀!”小青不好意思地小声儿说:“长不大才好呢。以前常听老人们说,‘长不大的 女人才有福气’呢!”耿英吃吃地笑起来,瞥了她
理解课文
• • •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高兴)起行。 念(考虑,想到 )无[人]与(和) [吾]为乐者, • 遂(于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睡), 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 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 。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 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如何描写景物
1. 抓住景物的特征(不同季节、时间变化、气候 不同、地理特征) 2. 要选好观察的角度(远近仰俯) 3. 安排好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陶弘景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 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 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 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 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 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仙乐一 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 人又称之“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