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下列词语:
名: 出名 (名作动) 灵:有灵气 (形作动)
馨 : 品德高尚.
博学的人. 鸿儒:
上: 长到(动词)
白丁: 没有学问的人
乱: 扰乱(形作动) 案牍: 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二、翻译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品德(就 不觉得简陋了)。
文言词语——一词多义
之 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无丝竹之乱耳 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渔人甚异之。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辍耕之垄上。 去,往
文言词语——词类活用
名:名作动,出名、著名。
上: 上: 名作动,长到。 乱: 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劳: 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突出作者高洁伟岸、不 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同时又照应了“惟吾德馨” 一句,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作者以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 品德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高洁伟岸的心迹,这 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
文言句式——倒装句 词类活用
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有何陋之
用原文回答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阅金经。无
佛经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乱耳,无
案牍 之
公事文书
劳形。
使……劳累
主谓间 扰乱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宾语前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名:名作动,出名、著名。 灵: 灵验。 斯: 这。 只 惟: 馨: 香气,指品德高尚。 上:名作动,长到。 上: 名作动,长到。 鸿儒: 指知识渊博的学者。鸿,大。 白丁: 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 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了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 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 说笑笑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
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出名、闻名
则灵。
灵异,有灵气
斯是陋室,

惟吾

德馨。
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博学的人
无白。 丝竹
音乐声
可以调素琴,
活动目标:
陋 室 铭
刘 禹 锡
刘禹锡与 《陋室铭》
刘禹锡因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按 规定,他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地方官故意 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 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 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地方官很生气,吩咐差 役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县城北门,由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见景生情,在门上写了两句 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地方官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又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 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刘禹锡身居斗室,提笔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 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托物言志:
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 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举例说出修辞手法 和 论证方法
比(喻)(起)兴 对比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借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对偶 (对仗) 拟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反问、引用 “何陋之有?” 举例 诸葛庐 子云亭 类比 颜回巷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窗帘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浅薄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奏乐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 室 铭
安 贫 乐 环境优美(清幽景) 道 陋室不陋 交友高雅(不俗人) 高 生活情趣(高雅事) 洁 伟 岸 引古贤以自况 反诘点题 设喻引题
山 水比喻起兴陋室 德馨 仙 龙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联系现实,发表见解
你觉得下面的学生铭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 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指佛经。 调: 调弄,弹 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指奏乐的声音。 乱: 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案牍: 指官府的文书。 劳: 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形:身体。 云: 云:说。 之: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的标志。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 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南 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1、陋室陋室,真的陋吗?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
陋 室 不 陋 也
环境 清幽宁静
交往 人物高雅
德馨
生活 闲适、恬淡
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乱 耳,无案 牍劳形。
1. 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 庐”、“子云亭”?用意何在? 运用类比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 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突出了陋室不陋 2、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读准下列字音: 德馨
苔痕 鸿儒
xīn
hé n rú
案牍 西蜀
dú shǔ
1、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 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 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2、解题:“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 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3、韵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有仙则名 (出名)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灵验,神奇)
惟吾德馨 (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蔓到) (方位名词作动词)
无丝竹之乱耳 (使· · · · · · 乱)(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无案牍之劳形(使· · · · · · 劳累)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