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友人》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
1. “孤蓬”在诗中指的是什么?它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2. “浮云”在诗中是如何比喻游子的心意的?请结合诗句解释。

3. “落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它与故人的情感有何联系?
4. “萧萧”一词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它传达了怎样的氛围?
5. “班马”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什么?在诗中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句子翻译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
1. 请将“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这两句诗在诗中的作用。

2. 请将“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孤蓬万里征”的意义。

3. 请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这两句诗如何通过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4. 请将“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探讨“萧萧班马鸣”这一描写对整首诗情感氛围的增强作用。

三、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请根据诗句的上下文,填写缺失的字词:
1. 青山______北郭,白水______东城。

2. 此地______别,孤蓬______征。

3. 浮云______意,落日______情。

4. 挥手______去,萧萧______鸣。

四、内容理解与概括(10分)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并分析诗中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比喻手法和情感抒发来表现这一主题。

五、描写手法分析(15分)
1. 诗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举例说明。

2. 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手法来增强诗中的离别情感的?
3. 请分析诗中的“浮云”和“落日”两个意象是如何相互映衬,共同构建
起诗的情感基调的。

六、句子赏析(15分)
选择一句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诗句,进行以下分析: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2.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诗句在整首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诗句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20分)
1. 请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和友人。

2. 描述诗中的环境特点,并探讨这些环境描写对诗的情感氛围有何影响。

3. 分析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诗句表现出来的。

八、主旨剖析(20分)
1. 请阐述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 诗人是如何通过诗中的形象、情感和哲理来表达这一主旨的?
3. 这首诗的主旨对于当代读者有何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
1. “孤蓬”在诗中指的是随风飘荡的蓬草,它在诗中象征漂泊无定的旅人,表现了友人即将踏上漫长且孤独的旅程。

2. “浮云”在诗中比喻游子的心意,行踪不定,象征着友人的未来不确定,如同天边的云彩,随意飘散。

3. “落日”在诗中象征着故人的情感,如同夕阳的温暖与深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

4. “萧萧”一词在诗中用来形容马叫声,它传达了离别时的凄凉和哀愁氛围。

5. “班马”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离别的马,在诗中它起到了强化离别情感的作用,通过马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二、句子翻译与解析(每题5分,共25分)
1. 翻译: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北的城墙外,清澈的河水环绕着城的东面。

解析:这两句诗描绘了送别的背景环境,通过青山和白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为接下来的离别情感做铺垫。

2. 翻译:在这里我们相互告别,你将像孤蓬一样踏上万里征程。

解析: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的事实,以及友人即将面临的漫长旅途,突出了“孤蓬”这一象征意象。

3. 翻译:你就像天边的浮云,心意不定;我则像落日一样,充满对你的不舍之情。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浮云”和“落日”的比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游子的不确定性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4. 翻译:我挥手从这里离去,班马发出凄凉的长鸣。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挥手”和“班马鸣”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无奈和马儿似乎也感受到主人情绪的情景,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三、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1.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四、内容理解与概括(10分)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北郭青山和白水东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情祝福。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如“孤蓬万里征”象征友人的漂泊,“浮云游子意”和“落日故人情”则对比出游子的不定与故人的深情,最终以“萧萧班马鸣”的凄凉声音作为结尾,将离别的悲伤情感推向高潮。

五、描写手法分析(15分)
1. 诗中使用了自然描写、比喻、拟人等手法。

例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使用了自然描写,勾勒出送别的环境;“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则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和故人的情感。

2. 诗人通过描写手法来增强诗中的离别情感,如“孤蓬万里征”通过比喻强调了友人的孤独旅程,“萧萧班马鸣”则通过拟人手法让马儿也似乎感受到了离别的悲伤。

3. “浮云”和“落日”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共同构建起诗的情感基调。

“浮云”象征游子的漂泊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落日”则象征着故人的深情和不变的情感,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六、句子赏析(15分)
选择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 诗句原文及翻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翻译:你就像天空中飘忽不定的云朵,象征着游子的心情;我则像即将落山的夕阳,充满了对老朋友的深情。

2.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游子的心意比作浮云,将故人的情感比作落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

3. 诗句在整首诗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句是诗的情感高潮,通过对比手法,加深了读者对离别情感的理解,是整首诗情感表达的核心。

4. 诗句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诗句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同时营造出一种既有漂泊不定又有温暖深情的意境。

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20分)
1. 诗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和即将离别的友人。

诗人形象通过其对友人的不舍和深情得以体现,而友人的形象则通过“孤蓬”和“浮云”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即将踏上漫长旅途的游子形象。

2. 诗中的环境特点是宁静而略带忧伤。

北郭的青山和白水环绕的东城,构成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为送别的场景提供了背景。

这种环境的宁静与即将发生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离别的哀愁氛围。

3. 诗中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游子、故人情感的比喻,将这些情感细腻地表现出来。

例如,“孤蓬万里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担忧,“落日故人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

八、主旨剖析(20分)
1. 这首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在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

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游子对未来旅程的迷茫和对故土的眷恋。

2. 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生动的比喻和情感抒发,将这一主旨传达给
读者。

例如,通过“青山”、“白水”、“浮云”和“落日”等意象的运用,诗人不仅描绘了送别的环境,还隐喻了友人的心境和自己的情感。

3. 这首诗的主旨对于当代读者有以下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聚时光,因为每一次的离别都可能是一次长久的分别;其次,它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变动和不确定性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最后,它强调了情感的重要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挚的情感都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启示尤其重要,因为快速的生活节奏和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变得更加脆弱和珍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