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英语八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爱英语八年级Unit4 Topic2 Section A说课稿
说课时间:地点:均口中学
说课人:张淑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仁爱版这套教材是以话题为线索编排的,话题之间密切相关,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我上的这节课是八年级(上)第4单元的第2话题的Section A,是围绕现代科技展开话题的,通过谈论机器人的优缺点,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还特别渗透了动词短语与介词短语的区别以及be sure句型的表达方法,在九年级义务教育八年级教育体系中占重要位置。
从教学内容层次上看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be sure的否定形式奠定基础,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二)教材的处理
新课标倡导用教材教会学生学习而不要死教教材,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前布置预习作业,帮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视觉以及听说入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的整合教材。
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加。
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首先展示学习目标,检测预习情况,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单词,接着展示机器人,完成课本的第二部分听力,再通过听对话完成1a部分教学,最后让学生讨论、发表关于机器人的观点。
本节课我还对教材进行拓展,设计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做一份介绍机器人的报告。
总之,整堂课以机器人为线索由浅入深的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各种任务,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各项任务中,使学生在实践任务过程中感知和运用语言。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1. 知识目标:
a. 教学生学会一些单词和短语:robot,scientist,appear,situation,repair machine,truck,mend,take the place of
b. 初步掌握be sure句型的用法。
c. 谈论机器人的优缺点。
2. 能力目标:通过谈论机器人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预习导读提纲、课堂检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观察对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维、合作探究能力;通过伙伴交流,师生问答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机器人感受现代科技文明,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渗透自主努力学习的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以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理念以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宗旨,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交际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重点:谈论机器人的优缺点和be sure 的句型。
难点: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的区别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立重点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机器人这部分知识感兴趣,会有很多话说,会积极参与。
2.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能力。
三、说教法:
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了:
1、任务型教学法:带着问题去听说课文。
2、启发式教学法,采取导学、自悟启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
3、竞赛教学法:根据初中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采用竞赛方法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确立教法的依据: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为依据。
三、说学法:
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有自我的观点和看法,不满足于教科书的内容,而希望通过课本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开拓视野。
因此,我们不能把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交流合作, 倡导体验、实践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实际与课文主题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地寻找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信息。
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英语能力的提高。
确立学法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
四、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这节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因此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己去探究,去学习。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实践“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满堂学,从听说
读写四个方面对所学内容进行设计,经过三个认知层次:从整体感知到自主探究,达到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流程
第一、展示学习目标
1.Master the sentence patterns:
“I’m sure…”and “Are you sure?”
2.Talk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obots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习及掌握的内容。
第二、热身活动(2分钟)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请小老师教新单词。
设计意图:实现先学后教,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呈现(Presentation)(12分钟)
1、展示两个机器人,与学生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由What can robot do in our life ?这个问题导入第二部分听力短语的学习,并完成听力训练。
3、让学生阐述What else can robots do?引出小组竞赛机制。
设计意图:根据初中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采用竞赛方法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4、突破本课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对比动词短语take the place of 与介词短语instead of的区别,并造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归纳自己的观点的学习策略。
5、听1a 对话填空,让学生学习机器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下面讨论机器人的优缺点奠定基础。
第三、巩固(Consolidation)(5分钟)
1. 听录音,学生跟读1a,模仿语音语调。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有准确的发音和语调。
2.学生自己朗读1a.
3.角色表演。
通过多媒体呈现让学生与Maria 或Kangkang 进行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中,感觉对话的语境。
4. 写出机器人的优点,完成1b。
设计意图:通过听对话进一步了解关于机器人的信息,为下面讨论机器人作铺垫。
第四、练习(Practice)(8分钟)
完成课文第三部分内容,小组讨论机器人的优缺点并加入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交流合作,倡导体验、实践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地寻找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信息。
为下一步综合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第五、综合探究活动Project (10分钟)
小组讨论假设学生是科学家,发明了一个机器人,写一篇关于这个机器人优缺点的小短文,并做报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第六、随堂练习(Do exercise) ( 5分钟)
所给提示词写五句机器人好处的句子。
save; in danger
ask for pay
do some work; faster and better
do; kinds of jobs
do difficult work; than
设计意图:根据重难点设计练习,现学现用,达到“堂堂清”
第七、小结(Summary) ( 2分钟)
总结本课的重难点,比如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的表示方法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归纳学习知识的能力,再现当堂的知识点,符合记忆逻辑。
第八、布置作业(Homework)(1分钟)
1、继续完成机器人的写作。
2、预习Section B,自学新单词,找出课文中的新短语,自学be sure 的否定句。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知识,引导学生预习新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