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京学院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西京学院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有______个
2、从汉字所记录的对象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______。

3、“钢笔、毛笔、铅笔、蜡笔”等所指称的事物形状不一,颜色各异,但这些“笔”都
是“写字画图时用来书写的工具”,这说明词义是具有______性的。

4、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看,“语言、思想、生产”属于______式合成词,“晴天、网购、开水”属于______式合成词。

5、“火”字的第三个笔画为______,“丑”字的第二个笔画为______,“齅”字共有
______个笔画。

6、甲骨文是通行于_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7、从句类的角度分“咱们快走吧”是______句。

8、“独立语”可分为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和______。

9、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西安话属于______方言,广州话属于______方言。

10、“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釆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二、判断题
11、“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
12、元音、辅音、声调都是音质音位()
13、“雨”和“瓜”都是象形字,“甘”和“明”是会意字。

( )
14、《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
15、“全家人都希望她出国留学”是兼语句。

()
16、定语是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

()
17、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
18、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
19、很多语言也有量词,但不一定像汉语一样有个体量词。

()
20、壮语是一种方言。

()
三、选择题
21、“不”在()读35。

A.句末
B.去声前
C.去声后
D.非去声前
22、“动用”两字的韵母依次属于()。

A.开口呼、齐齿呼
B.开口呼、撮口呼
C.合口呼、撮口呼
D.合口呼、齐齿呼
23、下列都带补语的一组是()。

A.住了一天、读了一本 B.踢了一脚、打了一下
C.买了一斤、吃了一个 D.等了一个小时、用了一个小时
24、下列短语是动宾短语的是()。

A.买醉、打他、等你 B.打一下、打电话、等几分钟
C.买一次、买包子、打一下 D.等一下、打跑、啃父母
25、“第三次浪潮方兴未艾,第四次浪潮何时到来?今晚听托夫勒
说‘三’道‘四’。

”这里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A.改变词语原有的词性 B.改变词语原有的意义
C.改变词语原有的搭配关系 D.变换词语构成成分的位置
26、“春天不知不觉地悄悄地来了”运用的修辞格是()。

A.夸张 B.比喻 C.借代 D.拟人
27、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纯粹的借词的是()。

A.电话咖啡电视 B.咖喱可乐蛇果
C.吉普坦克手机 D.沙发麦克风拷贝
28、普通话中“笔尖儿”有()。

A.三个音节三个语素 B.三个音节两个语素
C.两个音节三个语素 D.两个音节两个语素
29、“取”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30、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又、及、取、行B.犬、下、益、伐
C.口、甘、莫、菽D.目、耳、嵩、嶺
四、名词解释
31、语流音变:
32、文字
33、义项分类
34、词类
35、修辞
五、简答题
36、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37、理性义与色彩义有什么区别?
38、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六、分析题
39、念下列各字,体会声调的高低升降,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调值和调类。

安定团结改革
开放齐心协力
建设祖国
40、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灿烂沙发孑孓恍惚婆娑铿锵扑克涤纶秋千踟蹰拮据婀娜腼腆
41、下面的诗文都用了什么辞格?
①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

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

②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

(周恩来《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③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④要不是咱们今天搞到这口袋小米,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

(杜鹏程《保卫延安》)
⑤我妈呀,心里总想着别人,就是不想自己,老是说:咱是人民代表,只能奉献,不能索取。

别人家里都现代化了,我们还是一贯制。

⑥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是别人的;他坦率地说出了对顶头上司的全部看法——都是优点。

42、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的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

①他迅速地从球场东头跑到西头。

②从球场东头跑到西头的学生很多。

③小丽用棍子把虫子拨到水里。

43、下面哪些字不是规范字?
偿(偕)丽(麓)场(埸)(剔)仐(食)临(臨)丝(絲)厢(廂)争(爭)换(換)赊(賖)
4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并说说与传统的成分分析法相比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1)学校那几座新教学大楼。

(2)派人去通知小李马上来公司报到。

(3)我知道他非常喜欢看哲学书。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21
【解析】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22个辅音音素,nɡ只能作韵尾,其余21个可以充当辅音
声母。

声母共有22个,除了这21个辅音声母之外,还有一个零声母。

2、【答案】音节(或语素)
【解析】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根据它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文字可以被分为几类:①记录音素的音素文字,如英文;②记录音节的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③记录语素
的语素文字,如汉字。

由于汉字是既表音又表意的意音文字,而不是完全按照一字一个
音形的原则,区别于纯粹的表音文字,因此又被称为语素音节文字。

3、【答案】概括
【解析】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这个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舍弃具体的、个别的特征,“笔”舍弃了具体每一种笔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这就是词义的
概括性。

4、【答案】联合;偏正
【解析】联合型复合式合成词主要是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组合而成,“语言、思想、生产”正属于此类;偏正型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的类型,“晴天、网购、开水”属于此类。

5、【答案】撇(大撇);竖;24
【解析】“火”的笔顺为:点、撇、(大)撇、捺;“丑”的笔顺为:横折、竖、横、横;“齅”字共有24画。

6、【答案】殷商
【解析】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
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商朝后期(前14~前 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
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7、【答案】祈使
【解析】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称为祈使句。

“咱们快走吧”是祈使句中表请求
的一类,用语气词“吧”带有商量的口气。

8、【答案】拟声词
【解析】句子里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语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
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称为独立语。

从表意作用看,有以下四种: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词
9、【答案】北方;粤
【解析】西安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北方言。

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是西北方言。

粤方言是中国七
大主要方言区的方言之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
部的约一百来个县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

10、【答案】顶真
【解析】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

上递下接,这种辞格称为顶真,也称“联珠”。

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种文
体的文章中。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误
【解析】音色又称为“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其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
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天”的音节拼写为“tiān”,“田”的音节拼写为“tián”,可见,两者的音色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天”是阴平,“田”是阳平。

12、【答案】错误
【解析】元音、辅音都属于音素,是音质音位;声调是非音质音位。

13、【答案】错误
【解析】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称为象形字,
如“雨”“瓜”。

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
的意义的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称为会意字,如“明”。

而“甘”属于指事字。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14、【答案】错误
【解析】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它把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

明代梅膺祚于1615年编成《字汇》一书,将部首合并为214部。

15、【答案】错误
【解析】此句为主谓短语作宾语。

与兼语句的区别主要有:①停顿处不同。

第一个动词后,兼语句不能停顿,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可以。

② 插入状语的位置不同。

在第一个动词后,兼语句不可以插入状语,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可以。

③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
配的对象不同。

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或是表情感动词,支配的是人,不是一件事,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动词无使令意义,一般是言语动词或感知动词,像“想、希望、知道、证明、标志”支配的是一件事,不是人。

16、【答案】错误
【解析】一般来说,体词性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是定语,谓词性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
分是状语。

但实际上定语和状语的区分并不那么简单,原因在于:①体词性成分可以作
状中结构的中心语,例如,“刚好五位”;②谓词性成分可以作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例如,“经济的振兴”。

17、【答案】错误【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例如,“天、地”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蝴蝶、马虎”等;还有三个
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巧克力、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等。

18、【答案】错误
【解析】词典除了收录词,还收录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固定短语,例如,“破釜沉
舟”“耍花招”“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等,这些固定短语是大于词的单位。

19、【答案】正确
【解析】量词通常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
大类。

“个体量词”是名量词的一个子类,是相对“集合(集体)量词”而言的。

汉语
中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是相对固定的,如“一只鸡、一条狗、一头牛、一匹马”。


其他语言虽也有量词,但没有这么丰富的个体量词,比如英语中,单数时可以没有量词,比如“one sheep”,复数时则用集体量词“a flock of sheep”。

20、【答案】错误
【解析】汉藏语系包括汉傣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以及壮侗语族。

汉语属于汉傣语族,壮语属于壮侗语族,两者分属不同的语族,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
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
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

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
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

三、选择题
21、【答案】B
【解析】“不”字基调是去声,阴阳上前不变更,去声之前改中升,叠字当中要念轻。

22、【答案】C
【解析】“动”的韵母是:合口呼onɡ[uŋ];“用”的韵母是:撮口呼 ionɡ[yŋ]。

23、【答案】B
【解析】B项,“踢了一脚”和“打了一下”后面都是动量补语。

A项,“读了一本”后
面带的是宾语。

C项,“买了一斤”后面带的是宾语。

D项,“用了三个小时”可变换
成“把三个小时用了”,所以“三个小时”是宾语。

24、【答案】A
【解析】A项中都是动宾短语。

B项中,“打一下”“等几分钟”是动补短语。

C项中,“买一次”“打一下”是动补短语。

D项中,“等一下”“打跑”是动补短语。

25、【答案】B
【解析】“说三道四”本是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其中的“三”和“四”为名词词性,指发表的没有依据和可信度的言论,用在这里特指“第三次浪潮”和“第四次浪潮”,
临时改变了词的指代意义。

“说三道四”仍然是动宾关系,构成成分也没有发生位置上
的改变。

26、【答案】D
【解析】拟人是比拟的一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目句子中“悄悄地来”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动作、情态,在这里用来描述春天,是把春天
拟人化了。

27、【答案】D
【解析】借词是指音和义都借自外族语言的词。

借词根据吸收和改造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
几类:音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前后加注汉语语素、借形词几类。

纯粹的借词就是指其
中的音译词。

A项,“咖啡”是音译词,“电话”和“电视”是意译词,不属于借词。

B
项,“咖喱”和“可乐”是音译词,“蛇果”是半音译半意译。

C项,“吉普”和“坦克”是纯音译的借词,“手机”是意译词。

D项,都是音译,是纯粹的借词。

28、【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但是,用作后缀的“儿”字,只表示
韵母的卷舌动作,并不表示一个独立的音节,因此“笔尖儿”有两个音节。

语素是最小
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类。

“笔尖”是两个词根语素,“儿”是词缀,是一个不成词语素,因此共有三个语素。

29、【答案】B
【解析】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说
文解字》:“取,捕取也。

从又从耳。

”“又”是“右”的本字,作部件用当手讲,“取”是手拿一只耳朵,古代战争中对敌方的战死者割左耳用以记功。

本义为割下左耳,以示战功。

30、【答案】C
【解析】象形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口”甲骨文字形像人张开的嘴巴,本义为
嘴巴,用来说话、吃饭的器官,是象形字。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
号来表示字义,“甘”甲骨文在口(嘴、舌)中加一短横指事符号,指事符号代表口腔
内的舌头或嘴部的动作,本义为用口、舌品尝美味,是指事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
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莫”早期甲骨文像太阳隐没在丛
林之中,从日,本义为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是会意字。

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
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菽”从艹从叔,叔亦声。

本义为作为草本植物
子实的豆子,是形声字。

四、名词解释
31、答: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时,由于受到说话时快慢、高低的不同和邻近
音的影响,发生临时性的语音变化。

在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发出,而是连续地发出的。

在这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

语流音变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使得语言更流畅的表达意义,使得交际更加方便。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脱落等几种。

32、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

从文字最小单位(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从既表音又表义的这一级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字分为语素-音节文字、表词文字。

从起源可以分
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3、答:义项分类是指将词的意义按照常用性或产生的路径进行分类。

义项是指一个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义项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

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

汉语词汇中,一个词的义项的分类大致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基本义。

本义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

引申义指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所形成的意义。

基本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从词义的历史发展和词义联系上命名的,基本义是从词义在当前使用的情况确定的。

本义和它发展出来的引申义、比喻义,都可以成为基本义。

34、答: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

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依此初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35、答: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
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
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
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五、简答题
36、答: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
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

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
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能
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37、答:理性义与色彩义的区别表现为:
(1)概念不同
理性义又称为概念义,在指明词所表示的事物的范围时,理性义起主要作用,它是实词词
义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主要靠它表示相应的概念。

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

(2)重要性不同
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场合(语境)、使用
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关,它们
不是每个词所必须具备的因素。

一个词可以没有色彩义,也可以有两种以上的色彩义,但
不能没有理性义。

38、答: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例如,“爸”(bà)从音色角
度可以划分出“b”和“ɑ”两个不同的音素;而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
最小的语音单位,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音位变体是一个音位
中包含的一些不同的音,例如,音素/a/有[a、ε、A、ɑ]四个音位变体。

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三者的关系主要是:
(1)联系
音素构成音位,音位又有多个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反映和表现。

(2)区别
①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a.划分角度不同。

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
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

b.划分范围不同。

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②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区别 a.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音位变体与音位不是一一对应的。

有的音位只有一个变体,有的音位有多个变体,也
有一个变体可能是两个不同音位在不同条件下的变体。

音位本身是抽象的。

③音素和音位变体的区别
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而音位变体是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的。

音素之间
有些也能区别意义,而音位变体之间是不具有辨义功能的。

六、分析题
39、答:安55(阴平)定51(去声)团35(阳平)结35(阳平)改214(上声)革35(阳平)开55(阴平)放51(去声)齐35(阳平)心55(阴平)协35(阳平)力51(去声)
建51(去声)设51(去声)祖214(上声)国35(阳平)
40、答:(1)双声词:仓促、孑孓、恍惚、秋千、踟蹰、拮据。

(2)叠韵词:灿烂、婆娑、婀娜、腼腆。

(3)音译词:沙发、扑克、涤纶
41、答:例①诗中末句用的是谐音双关。

“羊”与“杨”谐音,指的是敌军师长杨池生、杨如轩。

例② “促退”仿“促进”而造,是仿词。

例③屠戮妇婴的“伟绩”、惩创学生的“武功”,都是反语。

例④ “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是婉曲。

例⑤中末句用的是婉曲和映衬辞格,不直说自己家还没有现代化,不比别人富裕。

例⑥破折号前后语义矛盾,用了设疑辞格。

42、答:①层次分析法:
②层次分析法:
③层次分析法:
43、答:偿、丽、场、临、丝、厢、争、换、绳、赊是规范字,其他为不规范字。

44、答:
层次分析法与成分分析法相比的优点:逐层找出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就是层次分析法。

它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进行句法分析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它包括切分和定性两个方面。

与成分分析法相比,层次分析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

用它来分析一个长单句,更能显示它这方面的优越性;它还可以用于一些歧义句的分析,十分便利,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可以分析成“咬死了|猎人的狗”或者分析
成“咬死了猎人的|狗”,这样就一目了然地看出歧义产生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