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学期第3次月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学期第3次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①天然降水较少②夏季气温高③光照强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黄土高原上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沙化B.地表裸露C.水土流失严重D.草场退化
3.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诗句是()
A.燕山月似钩B.柳暗花明又一村
C.长河落日圆D.千树万树梨花开
4.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下列有关玉树所在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5.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花生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农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6.下列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中,与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①气候湿热②耕地以水田为主③河网密布,水运便利④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下列事物中能够反映这一特色的是:
()
A.长城、故宫B.明祖陵、周恩来故居
C.外国大使馆、跨国企业机构D.人民大会堂、中关村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藕、竹笋是常见食材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9.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来源()
A.风成说B.河流冲积而成
C.人为因素堆积而成D.沙漠移动形成
10.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造成塞北与江南景观差异的因素是()
A.资源B.气候C.地形D.河流
1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个省区C.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塞上江南” D.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别明显
12.下列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成都平原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盛产柑橘和椰子
13.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门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B.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英国
C.澳门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
D.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深圳以南
14.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地广人稀15.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岛上树种丰富的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地
B.河流水量大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农业技术水平高
16.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约1098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97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17.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A.天然气土地淡水
B.太阳能风能水能
C.可燃冰森林煤
D.潮汐能铁矿石电
18.下列选项符合台湾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A.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B.基隆是台湾最大城市
C.水果之乡,盛产苹果、香蕉和芒果等D.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19.有下列哪种疾病的人,不能到青藏高原去旅游
A.支气管炎B.肩周炎C.糖尿病D.咽喉炎
20.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力量雄厚③较好的工业基础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选择题
21.读“我国南,北方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我国“南船北马”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南北气温高低的差异B.南北人口分布的差异
C.南北植被类型不同D.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
2.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技术C.气候D.土壤
3.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食材丰富,请你挑出一种不是产自南方地区的食材()A.莲藕B.竹笋C.椰子D.哈密瓜
22.某旅行团沿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新藏线219国道旅行。
下图示意219国道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公路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B.冈底斯山脉C.祁连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2.沿途可以观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A.沙滩椰树B.风吹麦浪C.水田连片D.雪峰高耸
3.行程中可品尝到的当地特有美食有()
①牦牛干②粽子③青稞酒④海蛎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旅行团想体验民俗旅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品湘味、湘情和湘风应到台湾省
B.想感受表达丰收喜悦的“那达慕节”,应去西藏自治区
C.想感受木卡姆艺术,品尝当地特色羊肉抓饭、馕等应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想感受“雪顿节”,看赛牦牛、马术表演要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3.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 。
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区③青藏高原④云贵高原⑤江南丘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2.图示区域
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
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D.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为主
2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区域分界线甲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地形D.土壤
1.地理区域分界线乙大致与我国哪条界线重合(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1.能体现M区域地理环境主要特征的是( )
①气候冷湿,松林成海②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③稻米满仓,荔枝成行④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N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
A.冷湿B.湿热C.干旱D.高寒
25.读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
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个省区
C.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塞上江南”
D.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1.甲、乙两阴影区域示意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A.煤、铁等矿产资源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D.邻近港澳,有金融、技术、管理上的优势
26.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拉萨的气候特征,推断青藏高原的农业主要以为主。
()
A.畜牧业B.林业C.渔业D.种植业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的()
A.拉萨的年降水量比济南少B.拉萨年气温的变化没有济南年气温变化大C.济南地区为雨热同期D.济南地区更合适种植青稞类
27.下图是北京市二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北京市的二环线路中,有些地段呈“凸”字形分布的原因是()
A.地形因素B.地价因素C.气候因素D.历史因素
1.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土楼B.骑楼C.吊脚楼D.四合院
1.北京市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不断涌现,对传统建筑应()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
C.把旧建筑整体迁移到别处
D.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2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海拔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1.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29.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问答。
1.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分布特点是呈
A.网状B.“之”字形C.点状D.环状
1.该地河流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A.处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
B.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
C.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降水多
D.夏季上游来自境外河水暴涨的影响
3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理的角度看“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因为玉门关
A.纬度高,春天开始晚B.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C.位于第一级阶梯,夏季风难以到达D.地处干旱区,降水稀少
1.与青藏地区相比,诗词中描述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B.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沃野千里D.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能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
天然降水较少是限制农业生产的条件。
所以正确的是D。
2.C
解析:C
【分析】
本题考查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要理解记忆。
【详解】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C正确,故选:C。
【点睛】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3.B
解析:B
【详解】
A燕山月似钩、C长河落日圆、D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描写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
B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4.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
玉树位于青海省,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汇聚成了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成为我国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等,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5.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以“黑土地”著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以“黄土地”著称,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考点:该题考查东北平原的特点。
6.D
【解析】
试题分析: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候湿热,属于湿润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河网密布,水运便利,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
7.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解: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上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故选A.
8.C
解析:C
【分析】
根据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农业以旱作为主。
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可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
结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考查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9.A
解析:A
【分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详解】
黄土高原的形成以风成为主,其次为水成的。
黄土风成说最有力的证据是黄土分布在沙漠和戈壁的下风区。
因此,黄土高原正好形成在蒙古高原南缘是最好的证据。
北风送土,填山没壑,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风势逐渐减弱,加上南方气候湿润加速土质分化,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故选A。
【点睛】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
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
10.B
解析:B
【解析】
由题目可知,“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造成塞北与江南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两地由于纬度的不同导致气候差异大,与资源、地形和河流无关,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通过一首古诗,形象地证明南北方因纬度的不同,导致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11.C
解析:C
【分析】
【详解】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故A叙述正确;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故B叙述正确;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塞上江南是指西北地区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故C叙述错误;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别明显,故D叙述正确.故选C。
12.C
解析:C
【解析】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故河流的水位变化不大,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茶叶和橘子、椰子等水果,成都平原位于南方的四川盆地内,故选C.
13.A
解析:A
【详解】
澳门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香港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深圳以南。
所以正确的是A。
14.B
解析:B
【解析】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故A不正确;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地势高,是大江大河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正确;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故C不正确;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地狭人稠。
故D不正确。
根据题意选B。
15.A
解析:A
【分析】
【详解】
台湾位于亚热带和热带,降水丰富,并且海拔差距大,森林资源极丰富.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所以,影响森林类型与面积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形成“亚洲天然植物园”的原因,要认真分析。
16.C
解析:C
【解析】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相连;澳门的陆地面积为3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1万人;经济支柱有博彩业、旅游业、工业、建筑业;澳门于1999年12月30日回归祖国,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澳门相关知识,需要识记的是澳门位置、陆地面积、人口经济等相关知识。
17.B
解析:B
【详解】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们提供能量和资料的物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组资源中,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
18.A
解析:A
【分析】
【详解】
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故A符合题意;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
故B不符合题意;台湾省的水果中,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体,被称为水果之乡,苹果是温带水果。
故C不符合题意;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考查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19.A
解析:A
【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所以对有支气管炎的人不利。
故选A。
20.C
解析:C
【解析】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该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有利的条件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等.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理解记忆即可。
二、选择题
21.1.D
2.C
3.D
【分析】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
解析:1.D
2.C
3.D
【分析】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1.
由于南方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习惯,北方地区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分布少,人们的交通以陆运为主,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拉大车;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湖泊众多,历史上人们多以水运为主,如今形成了“南船北马”的交通特点,可见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D正确。
故选D。
2.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北方地区位于温带,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位于亚热带、热带,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因此导致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C正确。
故选C。
3.
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莲藕、竹笋、椰子都产于南方地区,哈密瓜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水果,D正确。
故选D。
【点睛】
22.1.A
2.D
3.A
4.C
【分析】
青藏地区,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区,高原也因此而得名。
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但是草场广布,是我国重
解析:1.A
2.D
3.A
4.C
【分析】
青藏地区,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区,高原也因此而得名。
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但是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受气温的制约,本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的谷地,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称为“谷地农业”。
1.
根据图可知公路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昆仑山脉,A正确,所以B、C、D错误。
故选A。
2.
沙滩椰树是南部热带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所以A错误。
风吹麦浪是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所以B错误。
水田连片是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所以C错误。
雪峰高耸是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所以D正确。
故选D。
3.
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牦牛肉,和糌粑是这里人们的主食,所以①正确,粽子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人们的一种食品,所以②错误,青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青稞酒是该地区人们的一种饮品,所以③正确,海蛎煎是沿海地区人们的一种菜,所以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要品湘味、湘情和湘风应到湖南省,所以A错误。
想感受表达丰收喜悦的“那达慕节”,应去内蒙古自治区,所以B错误。
想感受木卡姆艺术,品尝当地特色羊肉抓饭、馕等应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以C正确。
想感受“雪顿节”,看赛牦牛、马术表演要到西藏自治区,D 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23.1.A
2.A
【分析】
1.从图中可知,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没有经过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故A符合题意,故选A。
2.从图中可知,图示地区主要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解析:1.A
2.A
【分析】
1.从图中可知,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没有经过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故A符合题意,故选A。
2.从图中可知,图示地区主要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是航运价值低,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A 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
24.1.B
1.C
1.B
1.B
【分析】
1.
地理区域分界线甲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确定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其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故选B。
1.
青藏地
解析:1.B
1.C
1.B
1.B
【分析】
1.
地理区域分界线甲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确定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其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故选B。
1.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乙线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也就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故选C。
1.
以上四组描述中,“气候冷湿,松林成海”、“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和“山环水绕,平原居中”属于东北地区的现象,“稻米满仓,荔枝成行”是指南方地区,故选B。
1.
N我国南方地区是指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在0°C以上,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湿热特征明显。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地理特征。
25.1.C
1.D
【分析】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云南省、广西壮
解析:1.C
1.D
【分析】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塞上江南是指西北地区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别明显,故选C.
1.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沪宁杭工业基地,乙区域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工业和农业相关知识。
26.1.A
1.D
【分析】
根据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
形成冬寒夏凉的高原气候,日温
解析:1.A
1.D
【分析】
根据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
形成冬寒夏凉的高原气候,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进行分析解答。
1.
读图可知,拉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草场广布,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A正确。
故选A。
1.
拉萨的年降水量比济南少,A正确。
拉萨年气温的变化没有济南年气温变化大,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