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DSA;MRA检查区别

合集下载

DSA、CTA、MRA、TCD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DSA、CTA、MRA、TCD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DSA、CTA、MRA、TCD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摘要]:脑梗死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增加而不断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如果能在梗塞发生前发现脑血管狭窄并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对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公认为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金指标”,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且检查费用昂贵等原因而无法作为脑血管病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TA(CT血管造影)和MR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等无创性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也明显提高。

本文就DSA、CTA、MRA、TCD对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DSA、CTA、MRA、TCD、颅内血管狭窄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70%与颅内血管狭窄有关[1]。

而且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存在着国家和种族差异,发达国家和白种人中,颅外段血管狭窄多于颅内段,而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和亚洲人种以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多见[2、3]。

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影像增强技术、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立在图像相减的基础之上,将造影剂进入血管前的一帧或几帧图像采集存储下来作蒙象,并以造影剂进入血管后的图像一帧、一帧的依次相减。

在减影图像中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使低浓度的造影剂所充盈的血管在减影中显示出来,并可以动态显示出血液流动情况,因而能清晰的显示病灶。

DSA的检测方法是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插管,直接在靶血管注射对比剂,它对大脑末梢血管的显示较好,除能观察血管解剖结构外,还能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它可以显示从颈部到颅内的所有血管,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血管内通过的全过程,而且经过减影后处理的图像更加清晰可辨,并能够动态观察血流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情况。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 cta mra) 课题 文章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 cta mra) 课题 文章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 cta mra) 课题 文章脑血管造影是一种用于检查脑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管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目前,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主要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1. DSA:DSA是最早使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也是目前最准确的脑血管造影方法。

它通过注射碘剂,使血管在X光下显影,然后通过电脑进行图像处理,去除骨骼和其他软组织的影像,只留下血管的影像。

DSA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位置和血流情况,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有很高的价值。

但是,DSA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有一定的风险。

2. CTA:CT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它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脑部的三维影像,然后通过特殊的软件进行处理,生成血管的二维或三维影像。

CTA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位置,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CTA不能显示血流情况,对于一些需要观察血流动态的疾病,如动脉瘤破裂,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

3. MRA: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它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脑部的二维或三维影像,然后通过特殊的软件进行处理,生成血管的二维或三维影像。

MRA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位置,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而且,MRA不需要注射碘剂或使用放射线,对患者的身体没有伤害。

但是,MRA的图像质量受到磁场强度和梯度场强度的影响,对于一些复杂的血管病变,可能无法提供清晰的影像。

DSA、CTA和MRA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最适合的脑血管造影方法。

CTA与MRA检查的区别

CTA与MRA检查的区别

.MRA是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饱和效应、流入增强效应、流动去相位效应。

MRA 是将预饱和带置于3D层块的头端以饱和静脉血流,反向流动的动脉血液进入3D层块,因未被饱和从而产生MR信号。

扫描时将一个较厚容积分割成多个薄层激发,减少激发容积厚度以减少流入饱和效应,且能保证扫描容积范围,获得数层相邻层面的薄层图像,使图像清晰,血管的细微结构显示好,空间分辨力提高。

MRA对中等流速血液敏感,颅底动脉环显示良好。

MRA不仅是对血管腔内结构的简单描述,更是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

MRA与CTA、DSA比较更具有无创性、安全性,其优点是无需注射造影剂,对病人无创伤性、无痛苦,亦无辐射性损害,造影剂反应和并发症显著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3D TOF图像对比取决于组织的纵向磁化幅度及T1值,短T1组织(如脂肪、高铁血红蛋白等)可误为流动质子表现为高信号,如亚急性血肿在3D TOF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有时掩盖病灶信号;受慢血流及湍流影响,使血流信号丢失,而常有夸大狭窄程度的倾向,空间分辨率也不如DSA 目前认为:MRA显示颅内动脉瘤同DSA结果相比较具有相等敏感度,均为97%。

CTA的技术原理和影像特点CTA可显示脑血管的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并可进行任意方位和任意角度的旋转,以使AN得以最清晰地显示,定位准确,清晰地显示AN的形态、大小、瘤颈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解剖关系,模拟手术入路,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降低术中风险。

CTA作为一种无创、快捷、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临床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已可以大部分取代DSA造影检查。

文献报道CTA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7%~100%。

但对于颈内动脉尤其是海绵窦段颅内动脉瘤,由于受到颅底骨质影响,CTA难以充分显示瘤体全貌及瘤颈,易漏诊。

而且CTA 不能确定血流方向,难以完全分开动脉期和静脉期,大脑静脉血管影像的干扰难以排除,然而MRA 对于CTA的这些缺点来讲可以完全克服。

颅内动脉瘤的CTA、MRA及DSA的对照评价

颅内动脉瘤的CTA、MRA及DSA的对照评价
3 讨 论
放射性 : T C A所需要 照射 量仅为 D A的 13 但 仍有 一 S /, 定 的放射性 。 安全性 : T C A为微创检查 , 无需插入 导管 , 但需 经周 围静 脉注 入造影 剂 , 极少 数敏 感 者可 引起 过敏 反 应和 肾功 能 衰
竭。
3 1 C A 的成 像 特 点 . T
是诊 断颅 内动脉瘤 的“ 标准 ” 然 而 由于其风 险性高 、 金 , 操作 复杂、 存在造影剂 过敏 和 肾毒 性 、 可逆 的 和永久 的神 经并发
症, 应用受到一定 程度 的限制 。随着 C T及 MR血 管造 影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和完善 , 计算机体 层摄 影血 管造影 ( T 及磁 C A) 共振血 管造影 ( A) 颅 内动 脉瘤 检 出中 的地 位 越显 突 MR 在 出 。C A、 A及 D A 已成 为 目前 公认 最有 价值 的颅 内血 T MR S
例 , 没 有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 体 时 无 意 发 现 1 。4 但 查 2例 2例 行
曝 光获得 原始数 据 , 中第 1次 旋转 为蒙片 图像 , 其 复位 后 自
动 行 第 2次 旋 转 , 时 向靶 动 脉 注 射 对 比 剂 获 取 实 时 减 影 图 同
C A造影及 三维重建 ,7例行 脑血管 造影术 ( S 、 转数 T 4 D A) 旋
21 0 2年 4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 a fC ieeP o l at dc lJu n o hn s e pe SHe h l l
Ap . 01 r2 2
第2 4卷
下半月
第 8期
V0 . 4 S 1 2 HM No 8 .
【 临床研究 】

MRA、CTA及DSA对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评估研究

MRA、CTA及DSA对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评估研究

a n d CT a n g i o g r a p h y( CTA)o n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VOS . Me t h o d s Pa t i e n t s we r e g r o u p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a g e ,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VOS o f 3 3 9 c a s e s we r e a s s e s s e d a n d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DS A; s i mi l a r l y , 2 5 4 c a s e s we r e a s s e s s e d a n d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CE M RA s t u d y , 2 5 9 p a t i e n t s b y
Re s e a r c h o f t h e a s s e s s me nt o f M RA , CTA a nd DSA o n v e r t e b r a l a r t e r y o s t i a l s t e no s i s Dai Zi l un, We i Yi n g, De n g Zh i qi ang
( De p a r t me n t o / Ra d i o l o gi c a l , Ne i j i a n g Tr a n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o s pi t a l , Ne i j i a n g, Si c h u a n 6 4 1 0 0 0 , C h i n a )
CT A , t he n t h e r e l a t i o ns hi p be t we e n pr e va l e nc e a n d p a t i e nt a g e wa s a na l y z e d b y 。t e s t . Re s u l t s The pr e v al e nc e o f VOS a s s e s s e d b y D SA wa s 5 .8 , whi c h wa s r e l a t e d t o a ge of pa t i e nt s; Ve r t e br a l Ar t e r y Os t i a l St e n os i s wa s no t f o un d i n pa t i e nt s un de r 4 0 ye a r s b ut 1 2. 5 of pa t i e nt s we r e ov e r 7O ye a r s . Th e pr e va l e nc e of V OS a s s e s s e d by CE M RA wa s 2 1 , t he p r e v a l e nc e of VO S a s s e s s e d b y

彩超、DSA、CTA及MRA在检测兔创伤性动脉瘤中的价值比较

彩超、DSA、CTA及MRA在检测兔创伤性动脉瘤中的价值比较

【 摘
要】 目的 : 比较彩超 、 S C A及 MR D A、T A在检测兔创伤性动脉瘤 中的价值 。 方法: 新西兰兔 2 , 0只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建立兔
股 动 脉 动 脉瘤 (su onuym,A) 型 , 术 后 1d 术 后 7 1d股部 形 成 搏 动 性 包 块 ) 彩 超 、S C A 及 MR Pedae r P 模 s 于 2( -l 行 D A、T A检 查 , 比较 其 检查 结 果 , 与 尸 检结 果 对 照 。 果 :0只兔 1 并 结 2 6只建 模 成 功 , 检 显示 1 个 瘤 体 伴 血栓 形 成 。 尸 1 彩超 、S C A及 MR D A、T A检查 ,
瘤体显示率均为 10 供养动脉 显示率彩超 为 8 . %(31 )另 3种均为 10 瘤颈显示率分 别为 8 . %(31 )8 . 0 %, 1 5 1/6 , 2 0 %, 1 5 1/6 、75 2 %
(41 )3 . %(/6及 3 . %(/6 , 栓 显示 率分 别 为 8 .2 91 )1.8 21 ) 1. %(/1及 3 .6 41 )结 论 : 1/6 、75 61 ) 1 5 51 )血 0 2 1 %(/1 、81%(/1 、81 21 ) 6 %(/1 。 8 8 3 在创伤性兔股动脉 P A瘤 体 及 供 养 动 脉 的显 示 上 , 超 、 S C A及 M A 问差 异 无 显 著 性 意 义 , 瘤 颈 的 显 示上 , 超 、S 彩 D A、T R 在 彩 DA 优 于 C A及 MR 在瘤 体 内附 壁血 栓 的 显示 上 , T A, 彩超 优 于 MR D A及 C A。 A、 S T

5 1一 8

著 文 章编号: 5—662 8 508—3 0 332( 0) — 1 2 0 0 5 0

三种血管检查方式的优缺点-表格

三种血管检查方式的优缺点-表格
1)、对血管分辨率高,对比剂用量少,且属于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2)、具有实时成像和介入治疗操作。
不足点
1)、禁忌症:患者体内有铁磁性植入物(如钢板、钢钉等),心脏起搏器、早起妊娠、有闭恐惧症患者。需要带监护设备的危重病人不能进行检查。
2)、检查设备价格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检查价格:头颅MRI平扫=约750元/次,头颅MRA=约1500元/次)
7)、MRA所用的对比剂虽然很少引起副反应,但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可以发生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8)、MRA容易血管搏动的影响,对颈部血管的显示较差。
1)、CTA使用X线,且辐射剂量显著高于传统X线检查,对于孕妇、幼儿慎用。
2)、检查价格相对较高。(检查价格:约1400/每部位)
3)、CTA使用的对比剂,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骨髓瘤患者,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1)、DSA属于有创性检查,且检查价格比较高。(检查价格:3000元/次)
2)、DSA使用X线,且辐射剂量显著高于传统X线检查,对于孕妇、幼儿慎用。
报告者:李清金
4)、MRA对脑实质的血管畸形(如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等)显示良好,检出率较高。
1)、检查时间比MRA短,与DSA相比CTA属于无创性检查。
2)、可以较好地显示颅骨和血管的解剖关系,有利于指导诊疗方案的选择。
3)、便于发现超早期血管病变(如早期血管硬化、血管毛糙等),对钙化病灶显示良好。
4)、可以多方位成像,有利于观察处于隐蔽部位的血管病变,且有利于筛查早期、无临床症状的动脉瘤。
3)、MRA检查时间偏长,大约20-30分钟不等,如果患者不配合时,检查效果差。
4)、对钙化灶的敏感度远远不如CT,难以对病理性钙化为特征的病变作出诊断。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文章导读众所周知,人的大脑里面的血管是非常丰富的,而针对大脑的血管出现的疾病有好几种,比如大家熟知的脑拴塞、短暂性脑缺血以及脑血栓等等,除此之外,高血压或者脑肿瘤等都会导致脑出血,这些疾病的危害都很大,患者需要到医院对脑血管进行科学检查,目前最流行的检查方法有下列这几种。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1、脑结构学检查CT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简称CT,是电子计算机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对鉴别脑出血与脑梗塞的准确率几乎100%,目前是诊断脑卒中的首选方法。

核磁共振(MRI):适宜于观察CT扫描为等密度的亚急性脑内血肿。

脑梗塞的发现MRI 比CT扫描要早,一般起病后6小时MRI即可出现异常。

脑干和小脑腔隙性梗塞灶的探测,MRI 明显优于CT。

2、脑血管检查彩色双功能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Dupplex):对颈部和颅内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评估和筛选有重要的提示价值。

经颅多普勒(TCD):主要应用于脑供血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诊断和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微栓子的检测。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不仅能显示大血管病变,也能良好显示小血管(直径0.5mm)、静脉系统以及侧支循环状况,同时可为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详细资料,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8%。

CT血管造影(CTA):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利用螺旋CT进行薄层体积扫描,然后计算机三维重建血管,从而整体反映血管及钙化情况。

主要用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狭窄等的检查。

MR血管造影(MRA):是利用MRI技术中流动血液的MR信号与周围静止组织的MR信号的差异建立图像对比度,不需要引入任何造影剂的非侵入性磁共振造影技术。

适用于年老体弱,全身状况差及不能行DSA的患者。

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清楚的血管图像包括Wills环,并能三维观察血管成像。

对大血管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塞显示满意,对20mm以下动脉则显示不佳。

由于MRA成像与血流有关,分叉处血流,涡流等会导致信号丢失,从而夸大血管狭窄程度。

CTA、MRA及DSA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CTA、MRA及DSA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个瘤体 , 其中 4 4 例为单发状态 , 另 3例 均 含 2个 瘤 体 。经 MR A 检查 发 现 动 静 脉 畸 形 2 4例 , 经C TA 检 查 发 现 动 静 脉
畸形 2 3例 , 经 DS A检 查 发 现动 静 脉 畸形 2 5例 , 最 后经 3 种 方法联合检查确诊动静 脉畸形 2 5例 。 3种 检 查 方 法 对 脑 动 脉 瘤 和 动 静 脉 畸形 的 敏感 性 、 特 异 性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均 P> 0 . 0 5 ) 。结 论 MR A无 需使用造 影剂 , 不 含
Z h e n gz h o u 4 5 0 0 5 2 , He n a n, Ch i n a;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y, Ka i fe n g C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 Ka i f e n g 4 7 5 0 0 0 , He n a n,
( 1 . 郑 州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神 经 内科 , 河南 郑州 4 5 0 0 5 2 ; 2 . 河 南 省 开 封 市 中 心 医 院 神 经 内科 , 河 南 开封 4 7 5 0 0 0 )
摘要: 目的 研 究 比较 C T A、 MR A 及 DS A 检 查 在 脑 血 管 疾 病 临 床 诊 断 中 的意 义 。方 法 选 取 2 0 0 0年 2月 一
Q I U L i — h o n g , XU Y u — mi n g .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 y,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CTA、DSA、MRA及动脉瘤

CTA、DSA、MRA及动脉瘤
100.00%
95.35%
98.84%
320CTA、DSA诊断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比较

在所有86例患者中,320CTA诊断动脉瘤阳 性病例70例,与最终诊断69例相比较,正 确诊断67例,误诊了2例,漏诊2例。DSA 诊断动脉瘤阳性病例68例,与最终诊断比 较,正确诊断68例,漏诊1例患者
四格表资料分析320CTA与DSA灵敏性
动脉瘤所在部位 Acom Pcom ACA MCA 检出例数 CTA 27 13(1△) 4 8 DSA 27 13 4 8 (1 △) 显示瘤颈、瘤体情况 CTA Ⅲ(25)Ⅱ(3) Ⅲ(12)Ⅱ(1) Ⅲ( 3 )Ⅱ(1) Ⅲ( 6) Ⅱ(2) DSA Ⅲ(22)Ⅱ(5) Ⅲ(11)Ⅱ(2) Ⅲ( 2) Ⅱ(1)Ⅰ(1) Ⅲ( 5) Ⅱ(2)Ⅰ(1)

分别将320CTA和DSA诊断结果与动脉瘤确诊 结果进行对比,综合评价320CTA和DSA诊断 方法灵敏性、特异性与准确性以及对动脉 瘤三维形态与空间关系的显示能力优劣。 对320CTA动脉瘤术后复查同DSA进行比较, 评价320CTA与DSA检查在动脉瘤术后复查方 面的优势与不足。



86例病例动脉瘤的数目及部位
参照动脉瘤诊断标准 组别 真阳性 假阴性 合计 灵敏性
320CTA(例)
DSA(例) 合计
67
68 135
2
1 3
69
69 138
97.10%
98.55% 97.83%
(四格表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运用SPSSll.5软件计算,算出P值为:p=0.38,按 a=O.05检验水准,p>O.05,提示不能认为两者在灵敏性上有差别)

主要以显微外科和血管内治疗为参照标 准,对320CTA、DSA检供的数据进行分析, 明确320CTA与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 的价值,便于以后指导临床合理选择。

CTA和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CTA和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CTA和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目的:针对CTA和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脑动脉狭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CTA组和MRA组,使用CTA、MRA对患者的脑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针对脑动脉狭窄轻度患者的MRA、CTA的敏感度分别为70.59%、72.22%,特异度分别为90.74%、92.73%,MRA、CTA针对中度脑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7.50%、93.33%,特异度分别为92.73%、94.64%,MRA、CTA针对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8.24%、94.12%,特异度分别为94.83%、96.61%,两种检查方法针对脑动脉闭塞的敏感度均为100%,MRA与CTA对脑动脉闭塞的特异度分别为96.67%、98.33%,两组检查方法对轻度脑动脉狭窄、中度脑动脉狭窄、重度脑动脉狭窄、脑动脉闭塞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CTA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MRA的敏感度、特异度,所以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将CTA诊断方法作为筛选的首选手段,可以为MRA诊断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诊断结果。

标签:MRA;CTA;脑动脉狭窄;诊断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梗死、脑梗塞、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也使得脑血管疾病成为当前人类致残、死亡的重要疾病。

在临床治疗中,脑血管疾病大多是脑动脉狭窄、闭塞等造成的,一旦发生脑动脉狭窄、闭塞,将为产生较大的危险性,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临床你治疗中,针对脑动脉狭窄患者,实施早期的诊断、干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CTA是一种无损伤性的诊断方法,当前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MRA是一种新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技术,也具有无创等多种优点。

本文针对CTA、MRA诊断技术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先报告如下。

DSA与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对比分析

DSA与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对比分析

DSA与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对比分析摘要: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DS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的总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MRA检查,能对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综合的诊断,为临床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MRA;DSA;脑血管狭窄疾病;血管造影一、引言脑血管狭窄是由于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患者中,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中又以高血压、高脂血症为主,可引起远端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缺血性病变,甚至发生脑梗塞。

在脑血管狭窄发生之前,如果能较早的发现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的危险。

因此,当出现脑血管狭窄时,要及时到医院做超声、 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血管造影(DSA)等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

MRA是一种绿色、无辐射、无创、快速的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快速地分析和诊断血管的血管狭窄;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最准确的"金标准",由于无法准确地反映出血管的形态和邻近情况,而且手术技术复杂,属于有创检查,不能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

当超声、CTA、 MRA等影像学证实有血管狭窄(尤其是颅内血管狭窄)时,需要做导管造影。

该检测能动态、全面地观察脑血管血流、变异、侧支代偿及 Willis环的完整性[1]。

目前,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而 CT和 MRA技术虽然可以对脑血管狭窄进行早期诊断,但由于图像不清晰,很容易漏诊。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其在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3.0T MRI的广泛使用, MRA图像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在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中,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取代 DSA?这些都是现阶段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

二、脑血管狭窄的MRA影像学表现MRA是指由于其快速的血液流动而引起的流空效应,通常表现为无信号区,而血液流动缓慢,信号较高。

头颅MRA,头颈部CTA以及头颅DSA对一侧椎动脉优势的评估意义

头颅MRA,头颈部CTA以及头颅DSA对一侧椎动脉优势的评估意义

头颅MRA,头颈部CTA以及头颅DSA对一侧椎动脉优势的评估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头颈部CTA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及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115例疑似单侧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RA与DSA、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

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单侧椎动脉狭窄位置、程度和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结果DSA诊断的灵敏度为86.44%,特异度92.86%,符合率89.57%;MRA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DSA诊断和MRA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281)。

结论DSA在单侧椎动脉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较于MRA和CTA而言诊断准确率较高,DSA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观察血管壁情况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在单侧椎动脉检查中的敏感性较高,可有效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MRA;DSA;CTA;单侧椎动脉评估意义引言有研究表明后循环脑梗死与其主要供血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形态及结构异常密切相关。

椎-基底动脉系统形态及结构异常包括椎动脉单侧优势、椎动脉迂曲、基底动脉迂曲延长、起源变异等。

研究表明椎动脉优势可导致基底动脉易向优势动脉侧弯曲,这种变异易诱发桥脑、延髓及小脑发生梗死。

同时有研究者发现椎动脉优势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椎动脉优势时患者更易发生后循环PICA供血区梗死及BA供血区梗死。

一侧椎动脉优势可导致其动脉发生弯曲、粥样硬化,可诱发同侧脑部供血区缺血;发病后患者多会出现眩晕、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等症状,目前临床尽早确诊并采取合适的诊断方式,才能尽早帮助此类患者明确血管情况,从而降低致残及死亡风险。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头颈部(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单侧椎动脉患者进行检查,本研究就头颈部(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单侧椎动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CTA,DSA;MRA检查区别

CTA,DSA;MRA检查区别

你好,CT血管造影即CTA,主要是来观察诊断血管病变的。

MRA就是磁共振血管造影,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比CTA更准确。

指导意见: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

主要是对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和治疗做依据。

动脉瘤的复查当然是DSA最精确,但是,如果自身条件所限,也可以做高分辨率的CTA,这个准确度也近乎97%,当然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因为原始图像采集是一方面,后期处理制作的技术也很关键。

另外对侧动脉瘤没处理是为什么?费用还是手术难度?最好拿片子来我院咨询。

我每周一下午出门诊。

希望能帮到你。

做DSA一般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有治疗的需要可以来我们广州华侨医院,我们开刀夹闭和介入栓塞都可以。

DSA要住院才能做。

CTA门诊当天就可以做出来。

你来我们医院的话,我帮你安排。

DSA要5000左右,CTA要1000左右。

你好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

笑星赵本山二年前在上海郊区拍电影时曾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做了介入栓塞治疗。

中国黄种人是世界上脑动脉瘤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动脉瘤复查以MRA 或CTA 为好。

一般不需要DSA的全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治疗有外科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会逐渐扩大,在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是易于破裂;脑动脉瘤是脑子的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成熟,介入是微创伤技术,发现脑动脉瘤主张尽早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单纯栓塞、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内支架腔内封堵等技术。

根据动脉瘤大学、形态、位置不同而科学选择。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CTA,MRA)的比较全网发布:2013-04-25 16:25 发表者:赵沃华2793人已访问诊断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

MRA与CTA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对比分析

MRA与CTA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对比分析

MRA与CTA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均行MRA及CTA检查,以DSA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验方式脑血管疾病诊断的结果。

结果:经DAS动脉造影检查(金标准检查方式)后,76例疑似脑血管病患者共检出脑血管病患者62例,阴性14例;MRA共检测出阳性54例,阴性22例,其中误诊1例,漏诊7例;CTA共检出阳性64例,阴性12例,其中误诊2例,无漏诊。

检测结果一致性高(Kappa值=0.900,95CI为0.434-0.873,P=0.000);MRA及CTA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4% VS 97.37%、98.15% VS 96.88%、92.86% VS 85.71%、98.15% VS 96.88%、59.09% VS100.00%。

结论:CTA检查方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与DAS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诊断结果一致,CTA诊断价值较MRA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取适配诊断方式。

【关键词】MRA;CTA;脑血管疾病;诊断;预测值脑血管疾病包含脑动静脉瘘、脑动脉炎、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等,症状严重时患者甚至会残废或死亡。

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对早期疾病确诊价值重大。

近年来MRA及CTA成像于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其中MRA具备病灶显示清晰,应用无创的特点,检查中可清晰显影颅底血管网;CTA技术能对颅内血管形态多角度成像,便于医师获取颅内血管周边组织解剖结构关系。

有学者[1]研究显示,通过对上述两类检测方式予以综合,能够提升检测准确率水平。

为验证这一结论,笔者特选择2021年10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开展研究,数据汇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CTA和MRA危重病人难以完成

CTA和MRA危重病人难以完成

CTA
和MRA均可了解动脉瘤的位置、形态、血流情况以及破裂
的迹象,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

但对危重病人常难以
完成。

CTA和MRA孰优孰劣,各有评价,有报道认为核磁
增强成像发展迅速,较CTA有明显优势。

对肠系膜上动脉
分支血管动脉瘤(BSMAA)超声不易发现,而现代多排螺旋
CT及三维重建技术和新一代MRA技术明显提高了检出
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是SMAA的最佳检查手
段,可以明确诊断,了解动脉瘤所处位置、形态、血流情况,
并能评估可否采用腔内技术治疗。

对破裂的病人造影时可
以采用球囊临时止血,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其缺点是
有创检查,设备、技术要求较高。

造影过程中可以导致
SMAA破裂或血栓脱落。

瘤腔有大量附壁血栓的病变会影
响DSA对瘤体的判断。

1. 2肠系膜上动脉瘤的治疗Tsuji等[10]认为病人出现下
列情况时须积极治疗: (1)出现肠道缺血症状; (2)动脉瘤
直径进行性增大; (3)有压迫症状; (4)囊状动脉瘤,有破裂
迹象或者引发远处栓塞。

传统外科手术曾是治疗SMAA的
惟一选择,尤其是在急诊的时候。

是否预防性地应用β受
体阻滞剂以及如果瘤体边缘有钙化影是否相对安全仍不明
确。

但Stone等[11]在其研究中报道,所有破裂性SMAA的
病人均未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瘤体边缘均无钙化影
X。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有关SAH后脑DSA检查的时机一直存在争议。

过去认为出血后早期造影可引起脑动脉瘤破裂,故主张在出血3周后造影。

但有研究表明,SA H后3天内DSA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4天后逐渐增加,第2-3周最高,3周后又降低。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只要患者呼吸循环情况允许,应尽早行DSA全脑血管造影,争取在出血后3-24小时内进行造影,从而争取早期(72小时内)甚至超早期(24小时内)开始病因治疗。

对于有颅内血肿、脑疝征象或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者,可急诊行DSA检查。

脑血管造影虽有导致脑动脉瘤破裂的可能,但其发生率很低,不应视为推迟造影的理由。

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CTA)MRA对直径3-15mm脑动脉瘤检出率可达84%-100%,但显示脑动脉瘤颈部和穿通支动脉不如DSA准确;对发现脑血管畸形很有帮助,但因其空间分辨率较差,故尚不能取代DSA检查。

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捕捉经造影剂显影的动脉期血管图像,进行计算机重建,可获得良好的颅内血管三维结构,这种血管图像可按任意平面进行旋转,以便于寻找病变原因和决定手术入路。

目前已能分辨2 ~3mm的脑动脉瘤。

CTA与MRA的敏感性相同,对MRA检查禁忌证的患者,如装有心脏起搏器、颅内强磁性银夹、严重幽闭恐惧症患者可选择CTA 检查。

5.头颅MRI头颅MRI主要用于排除可能引起SAH的其他病因,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对DSA阴性的SAH患者尤其重要。

过去认为头颅MRI很难区别急性SAH和脑实质信号,但目前研究提示MRI对SAH的检出率与CT检查相似。

对于后颅凹、脑室系统少量出血及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判断多发性脑动脉瘤中破裂瘤体等,MRI优于CT,但价格昂贵、操作费时是其缺点。

头颅MRI检查是否引起颅内金属动脉瘤夹移位,目前说法不一,故脑动脉瘤夹闭后,在不了解颅内动脉瘤夹特性前,慎用头颅MRI 复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好,CT血管造影即CTA,主要是来观察诊断血管病变的。

MRA就是磁共振血管造影,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比CTA更准确。

指导意见:
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

主要是对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和治疗做依据。

动脉瘤的复查当然是DSA最精确,但是,如果自身条件所限,也可以做高分辨率的CTA,这个准确度也近乎97%,当然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因为原始图像采集是一方面,后期处理制作的技术也很关键。

另外对侧动脉瘤没处理是为什么?费用还是手术难度?最好拿片子来我院咨询。

我每周一下午出门诊。

希望能帮到你。

做DSA一般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有治疗的需要可以来我们广州华侨医院,我们开刀夹闭和介入栓塞都可以。

DSA要住院才能做。

CTA门诊当天就可以做出来。

你来我们医院的话,我帮你安排。

DSA要5000左右,CTA要1000左右。

你好
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

笑星赵本山二年前在上海郊区拍电影时曾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做了介入栓塞治疗。

中国黄种人是世界上脑动脉瘤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动脉瘤复查以MRA 或CTA 为好。

一般不需要DSA的全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治疗有外科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会逐渐扩大,在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是易于破裂;脑动脉瘤是脑子的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成熟,介入是微创伤技术,发现脑动脉瘤主张尽早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单纯栓塞、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内支架腔内封堵等技术。

根据动脉瘤大学、形态、位置不同而科学选择。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CTA,MRA)的比较
全网发布:2013-04-25 16:25 发表者:赵沃华2793人已访问诊断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

MRA的特点是无创,甚至可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分辨率是最差的,可以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

CTA也是一种无创的方法,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肾功能情况(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可以快速完成,病人痛苦少,分辨率也较MRA有所提高,可以作为
快速诊断脑动脉瘤的方法。

DSA是最准确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分辨率最高,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缺点是需要进行动脉插管,有少部分创伤。

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通过MRA或CTA检查,考虑有脑血管疾病的情况,特别是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时候,往往还是需要通过DSA检查最后明确诊断。

如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可以急诊行CTA检查,如发现脑动脉瘤,可以行DSA检查,同时行介入栓塞治疗。

DSA检查对于脑动脉瘤开颅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后的定期复查也是必须的。

如病人确实不愿意行DSA检查,个人经验是对于开颅手术后的病人,可以行CTA检查;介入栓塞后的病人,可以行MRA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