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分析
摘要: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进,财务结算也由过去以现金结算为主的传统模式向无现金结算方式转变,据此,回顾了我国高校结算方式的变迁,阐述了无现金结算的优势所在,最后就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的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无现金结算;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14202
1 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概述
1.1 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的含义
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是指高校传统的现金结算方式以
外的其他结算方式的统称,具体包含但不限于支票电汇柜面交易支付、网上银行支付、手机银行支付、ATM柜员机转账支付、单位POS卡支付、公务卡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以及“无现金报账”支付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子支付手段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收支主体接受了无现金结算的理念。
无现金结算可以统一结算规则、优化结算流程、降低结算成本、提升结算效率。
1.2 我国高校财务无现金结算的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高校财务结算业务主要有收支两条线。
其中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年度内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可能取得的用于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的非偿还性资金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年度内用于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的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了恢复重建的轨道,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的财政拨款,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结算为主,无论是高校收入还是支出,主要是现金支付为主,其原因一方面现金结算的便利性和通用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过去我国高校财务支付的结算了比较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得益于国家的重视与投入,我国高等教育驶上了高速公路,特别是2000年高校扩招以后,高校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和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育经费和高校的各项收支量翻着倍地增长,高校财务现金结算的压力加大,传统的资金结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增长的需要,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2.1 现金安全性、成本性问题
现金结算方式下,高校需要每天备付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现金,无论是从银行支取还是在单位金库或保险柜保存,
都有一定的风险性,给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现金结算庞大的安保支出和搬运现金的人财物支出,都给高校增加了许多的财务成本。
1.2.2 财务出纳岗的压力增大
随着高校结算业务量的增加,现金结算方式下财务出纳岗收付差错风险、伪钞假钞风险都会不断增加,收付效率伴随着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
出纳岗一旦出现问题,追索起来相当困难。
1.2.3 过度依赖现金结算限制了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创新
与推广
过度依赖现金结算除了使得现金在高校与银行之间来
回搬家,浪费了整个货币流通体系的现金资源,更为关键的是禁锢了人们拘泥于现金结算的思维,久而久之限制了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创新与推广,人们没有兴趣与动力去探索新的结算方式。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一些高校逐步开始探讨脱离现金结算方式。
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行的依然是部分无现金结算方式,即对收支业务结算部分采用无现金结算(银行转账结算),
另一部分仍然采用现金结算。
无现金结算主要应用体现在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来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学生的培养、生活补助,收取学生学费、住宿费、代办费等,另外一些高校
开展了财务报账pos机转账。
2 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的优势分析
2.1 优化结算流程,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无现金结算可以规范和优化收支流程,参与人员无需多次返于不同签字人之间,只需在审核制单和凭证复核两个环节进行人工线下操作,剩余流程全部在系统中进行,大大节省了经办人员等待的时间;另一方面,高校财务系统与银行支付系统的无缝连接,使得经办人员无需再到财务部门现金出纳窗口排队领取款项。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无现金结算模式下的高校财务系统具有自动记忆功能,第二次进行资金划转时出纳人员无需重复录入,直接提取已存储的相关汇款信息,银行票据实现自动填写,避免了大量的手工重复劳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支付的准确性。
2.2 减少现金周转量,降低财务风险
无现金结算模式下,可以改变过去财务部门一到开学收学费、年末集中报账时通宵排队、人山人海的景象,实现“人不到场,钱不出场”的轻松局面。
结算的款项直接通过银校互联平台将资金划转到相关单位和个人的银行卡中,每日不再发生现金的支付,大大减少了财务部门每日的现金周转量,不仅避免了重复清点现金,更省去了会计出纳岗的人力成本,减少了学校沉淀资金。
无现金结算模式在减少现金周转量的同时,更进一步完善了现金内控机制,有效规避了涉及现金
的各类风险,如出纳配款的差错风险、保管现金的风险以、假钞风险及感染一些细菌疾病的风险等。
2.3 资金划转及时,利于高校各项事业开展
无现金结算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需到现金出纳处领取现金,通过银校互联平台实现资金的划转,所以即使是大额的现金支付款项也无需提前预约,可以确保款项的及时划转,确保各项事业顺利开展。
另外,无现金结算模式采用网络支付方式,节省了教职工的精力,为其提供了更为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科研业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
3 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的现状分析与完善建议
目前,少数高校开始探索全面无现金结算,对日常收支业务全部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减少了高校日常的备份资金量,甚至做到了零现金收支和零现金库存,大大降低了持有使用现金的各种风险和压力,但是总体来讲,我国高校无现金结算还存在一些不足。
3.1 无现金结算范围窄,导致资金支付总体效率不高
3.1.1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政资金支付尚无法完全使用无现金结算方式
长期以来,基于安全可靠、保密性强的要求,财政资金支付都是通过各省市自治区财政厅构建的财政国库集中支
付系统(简称“金财网”)实现,资金支付的所有流程,如
数据录入、审核、查询、输出、交换以及支出票据的打印均需在财政专线连接的专门网页上实现,外部数据包括高校财务系统的数据无法直接被金财网使用,一般均需手工逐笔录入。
这种情况下,无法使用无现金结算方式。
3.1.2 无现金结算部分对公结算效率尚不如企业网银
无现金结算系统是高校财务系统的子系统,是商用财务系统开发者开发并逐步完善的,对银行的关联度不如银行自行开发和运行维护的企业网银系统。
所以在一些收款人开户行比较陌生的对公结算中,无现金结算系统支付失败的报错率较高,一般会转向使用企业网银系统结算。
3.2 无现金结算的软硬件安全需要强化
安全是无现金结算方式的最根本最关键底线,高校使用无现金结算,财务数据要通过互联网与银行以及相关对手方进行交互,信息系统软硬件需要进一步加强,使得无现金结算能够抵御外来黑客的攻击,能够实现连续稳定准确及时的进行。
3.3 无现金结算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
无现金结算方式的便利、迅速、数据可持续更新等优势是建立在无现金系统的软硬件系统保障基础上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明确无现金结算的适用范围和账务处理,还要正确完整录入、更新相关财务支付信息并激活无现金结算指令。
资金支付人员只能对符合操作规范的支付指令进行支付,否则
予以退回,无权修改任何支付信息,这也从流程上实现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会计内部控制。
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直接决定了无现金结算的成败和效率。
3.4 无现金结算全面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与加强
现金为王的观念在不少高校还是根深蒂固,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还不太适应刷卡缴费、网银、微信、支付宝转账等方式,无现金结算还需要进一步向这些群里作深入的推广。
另外,一些合作单位由于所处的地区相对比较闭塞,无现金结算普及相对有一些困难,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传播新的结算理念。
总之,随着高校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结算的时效性、准确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大高校的财务部门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无现金结算的水平,不断传播推广无现金结算理念,切实做好做实无现金结算业务,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玉彬.高等院校实施“无现金”报账情况分析[J].经济师,2012,(01).
[2]李敏,吴应宇.网上预约报销在高校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12,(01).
[3]周明亮,王微微.高校财务无现金结算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07).
[4]徐成彪.高校实行网络预约报账的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7).
[5]尹作海.高校无现金报账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
[6]张甫香.高校无现金结算模式新探[J].财会月刊,2012,(06).
[7]李洋.会计信息化下高校网上预约报账的探索[J].经济师,2012,(06).
[8]周芦慧.浅谈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下的无现金结算[J].绿色财会,2010,(12).
[9]陈军.无现金报账模式下高校财务报销业务流程再造[J].财会月刊,2012,(09).
[10]许志俊.高校网络预约报账实践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22).
[11]赵育林.建立节约型财务报账体系的思考[J].陕西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